劉先秒,鄧志明,連銀城
(肇慶市高要區(qū)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廣東 肇慶 526040)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一種消化系統(tǒng)疾病,大多由慢性淺表性胃炎發(fā)展而來,繼而隨著疾病的進一步演變,還可發(fā)展為胃黏膜異型增生,甚至是胃癌[1]。相關研究已指出慢性萎縮性胃炎發(fā)展為胃癌的比例是0.5%~1.0%,風險較大因而需及時干預治療[2]。目前對于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研究還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其發(fā)病因素尚未完全明確,但通常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胃酸分泌異常相關,臨床通過三聯(lián)(質子泵抑制劑+2種抗生素)或四聯(lián)療法(再增加鉍劑類藥物)可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但隨著耐藥性的出現(xiàn)導致部分患者的治療療效不佳。本次研究為提高治療療效在三聯(lián)用藥的基礎上增加瑞巴派特治療,取得了理想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104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2例。對照組中男27例,女25例;年齡28~78歲,平均(52.4±7.5)歲;病程1~14年,平均(7.2±2.6)年。觀察組中男27例,女25例;年齡26~76歲,平均(52.2±7.4)歲;病程1~16年,平均(7.3±2.5)年。本次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2017年)》[3]中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診斷標準;②患者自愿配合本次研究;③隨訪、復診記錄完整。
排除標準:①對本次研究中使用的抗生素、質子泵抑制劑、瑞巴派特過敏;②合并其他嚴重消化系統(tǒng)疾??;③合并主要器官功能嚴重障礙;④治療依從性不佳;⑤合并惡性腫瘤;⑥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
1.2方法:對照組常規(guī)三聯(lián)療法治療,觀察組再增加瑞巴派特治療。
1.2.1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三聯(lián)療法治療,予以患者奧美拉唑(廠家:AstraZeneca AB,規(guī)格20 mg,批號:國藥準字J20130093/H20181233),劑量20 mg/次,1次/d。克拉霉素(廠家:江西匯仁藥業(yè)有限公司,規(guī)格:0.25 g,批號:國藥準字H20033513),劑量0.5 g,2次/d。阿莫西林(廠家:廣州白云山醫(y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藥總廠,規(guī)格:0.5 g),劑量1g/次,2次/d。
1.2.2觀察組:再增加瑞巴派特(廠家:浙江大冢制藥有限公司 規(guī)格:0.1 g,批號:國藥準字H20020541)治療,0.1 g/次,3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8周,觀察療效。
1.3觀察指標:①以放射免疫分析發(fā)檢測患者的胃動素(MOT)、生長抑素(SS)、胃泌素(GAS)指標水平;以ELISA法檢測患者的生長激素(GH)水平并對比,檢測時間為治療前、治療后。②以放射免疫分析檢測患者的可溶白細胞介素-2受體(sIL-2R)指標水平,單克隆抗體免疫光法檢測患者的CD4+T細胞百分比、CD8+T細胞百分比,檢測時間為治療前、治療后。
2.1兩組患者的MOT、SS、GAS、GH指標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GAS、MOT、SS、GH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GAS、MOT、GH指標水平均呈現(xiàn)上升狀態(tài),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SS指標水平均呈現(xiàn)下降狀態(tài),且觀察組患者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MOT、SS、GAS、GH指標比較
2.2兩組患者sIL-2R、CD4+T細胞百分比、CD8+T細胞百分比對比:治療前,兩組患者的sIL-2R、CD4+T細胞百分比、CD8+T細胞百分比指標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sIL-2R、CD8+T指標水平均呈現(xiàn)下降狀態(tài),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CD4+T指標呈現(xiàn)上升狀態(tài),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sIL-2R、CD4+T細胞百分比、CD8+T細胞百分比對比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表現(xiàn)為胃黏膜上皮萎縮變薄,黏膜基層增厚的慢性消化系統(tǒng)疾病?;颊甙橛猩细共孔仆础啔?、食欲不振、惡心等癥狀,同時大部分患者合并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胃癌的發(fā)病的重要因素[4]。既往在治療CAG中主要采用常規(guī)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三聯(lián)/四聯(lián)藥物治療,但近年來陸續(xù)有報道指出幽門螺旋桿菌對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抗生素的耐藥性提高,療效越來越差[5]。瑞巴派特是一種保護胃黏膜的藥物,通過清除羥基自由基,降低脂質過氧化作用,同時通過阻止幽門螺旋桿菌黏附到胃黏膜上皮細胞上,達到輔助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目的。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常規(guī)三聯(lián)用藥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瑞巴派特治療。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胃腸激素水平調節(jié)作用更明顯,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通過瑞巴派特+三聯(lián)藥物治療,能夠更為有效地調節(jié)患者胃腸道激素分泌水平,MOT的作用是促進胃腸道和膽道的運動,促進胃腸道內容物的清掃;GAS由腸道黏膜內G細胞分泌,可保護胃腸道黏膜;SS對GGS具有抑制作用,當其分泌下調后有助于保護胃黏膜;而GH是胃腸黏膜的主要營養(yǎng)因子,其含量上升對促進胃腸功能恢復有重要作用。同時研究也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腸道免疫功能恢復更為理想,sIL-2R表達量上調導致T淋巴細胞增殖被抑制,機體免疫功能降低;而觀察組患者CD4+T上升,CD8+T下降,并且調節(jié)程度更明顯,則提示患者的免疫功能恢復得更為理想。
綜上所述,瑞巴派特聯(lián)合三聯(lián)療法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療效明確,能顯著改進患者的胃腸道激素分泌,提高患者的機體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