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山東服裝職業(yè)學院,山東泰安 271000)
如今我國的教育已經步入了一個全新的發(fā)展階段,整個社會與國家對人才的需求有了大幅提高,學生是否具備優(yōu)秀的動手實踐能力將直接影響其畢業(yè)后的就業(yè)情況。在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yè)之中運用“工作室”制的教育模式可以將實踐活動與理論知識二者有效融合,可以充分增強學生的就業(yè)實力與專業(yè)能力。
“工作室”制是對某種專業(yè)進行針對性開設的模式,是以傳授學生專業(yè)動手能力與理論知識為主的一種新興教育模式[1]。此種教育模式的出現可以有效改善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弊端,改變課堂之中僅僅傳授理論知識的情況,并且提高了師生對實踐能力的注重程度。在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yè)之中應用“工作室”制模式可以將日后工作之中所需要具備的技能在藝術設計課堂之中具體呈現,可以將真實工作作為教學案例,以此對高職學生進行專業(yè)技能訓練。在此教育模式之下,學生接受到的基礎理論知識教學會明顯減少,很多知識的講述往往會圍繞著具體工作開展。因此,“工作室”制模式完全符合當今時代對人才的需求,在高職院校之中開展此類教育策略可以為社會源源不斷地輸送高品質的技術型人才。
在對高職藝術設計專業(yè)的學生開展“工作室”制模式教學時,學校將會聘請設計公司之中的專業(yè)人員作為課堂教學的兼職教師,可以將其按照初級、中級以及高級設計師的標準進行劃分[2]。課堂兼職教師具備專業(yè)的設計水平及開闊的設計視野,而將設計公司的兼職教師與學校內的專職教師進行混合教學,可以保證師資結構的合理化,大幅增強課堂教學質量。
工作室從本質上而言就是一個小型的公司,在此教育模式下,其中CEO 領導團隊可以與成員一同合作完成校內設計項目或者任務。在“工作室”中學生會具備極強的好勝心,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協作能力,還可以提高其日后就業(yè)專業(yè)水平。
當高職院校開展“工作室”制教學模式后,設計專業(yè)的教師與企業(yè)設計師之間可以共同簽訂設計項目與業(yè)務,學生可以在“工作室”之中共同完成教師手下的設計項目與業(yè)務,從而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為學生日后就業(yè)奠定基礎。
在應用“工作室”制教育模式時,教師是學生在動手實踐與理論學習中的輔導者與指引者,占據著重要地位;因此,教師自身專業(yè)能力的高低與教學水平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設計專業(yè)學生的學習成效。從近期開展的“工作室”制模式教學成效而言,很多高職學校內部仍然存在著藝術設計專業(yè)教師自身能力素養(yǎng)偏低的現象,高職教師往往注重于傳授給學生基礎理論知識,卻忽視了對學生進行動手實踐能力的提升。這種現象的出現本質上還是因為教師自身實踐能力較低,僅僅具備較強的理論知識,卻無法將理論知識點應用于實踐過程中[3]。
在藝術設計課堂之中高職教師往往會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教學手段的選擇將會直接影響課堂學習成效。但當前在藝術設計課堂之中應用的“工作室”制模式仍然存在教學手段僵化的現象,并沒有依據時代與社會的發(fā)展調整教學策略,其主要表現為以下兩方面。
一方面,在傳統(tǒng)教學課堂中“滿堂灌”與“填鴨式”形式極其普遍,在“工作室”制教育模式的應用下仍舊未突破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學生仍然沒有占據學習課堂的主體地位,無法充分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課堂氛圍十分凝重。另一方面,在課堂之中,“工作室”制教育模式并沒有充分運用現代技術工具,教學內容相對而言比較片面且局限,課堂缺少趣味性與創(chuàng)新性,無法保證教學效果。
高職學校應有效意識到教師在增強課堂教學質量中的重要功效,打造高水平的教師團隊。
首先,高職學校應對原有的“工作室”制教師開展定期系統(tǒng)化培訓。由于藝術設計專業(yè)的教學具有長期性與復雜性的特征,學校無法采取在短時間之內將工作室教師全部替換的方法提升教學質量,且此種操作也缺少可實踐性[4]。因此,學??梢云刚垖I(yè)人員對教師進行針對性培訓,從而增強教師的實踐能力,保證實踐活動與理論知識的有效融合,增強學生實踐水平。
其次,學??梢詫⒉糠帧肮ぷ魇摇苯處熍汕策M企業(yè)之中進行工作,以此提升教師實踐水平,豐富教師實踐經歷,且學校應鼓勵教師在工作之中積極總結經驗,并將實踐經驗傳授給“工作室”之中的學生。
最后,學校應積極為藝術設計“工作室”引入優(yōu)秀教師,充分拓展學生視野、為學生帶來新的教學理念,保證學生的設計思維跟上時代的潮流。在引入優(yōu)秀教師時,學校應注意不僅需要教師具備高水平的學歷,還應具備較高的實踐經驗與能力,從而營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師團隊,增強“工作室”學生的實踐能力。
首先,“工作室”教師應充分意識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充足的空間與時間讓其自由表達,讓學生勇于質疑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問題,師生之間應融洽和諧交流,教師需要在學生的意見中積極轉變自身教學策略。
其次,“工作室”教師應利用現代技術進行輔助教學,為教學過程帶來創(chuàng)新性與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與探究欲。
最后,對其他學?!肮ぷ魇摇敝颇J浇逃南冗M理念與經驗進行吸收與借鑒,但應注意,學校應充分分析自身教學特點與規(guī)律,不能對其他學校的經驗盲目進行接受。
開展“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時,教師應轉變以往注重學生作業(yè)或理論成績的考核形式,不能僅僅依據成果對學生進行考核,應將整個學習過程都作為考核依據。因此,教師在考核中,應注重“工作室”中的學生在藝術設計之中制作方法、構思以及靈感的付出;注重學生在“工作室”中發(fā)現、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水平;注重在實踐中應用學生的作品;注重學生是否獲得各項獎項。通過多個角度的綜合評價最終評定學生課業(yè)成績,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
“雙教師”策略是當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yè)“工作室”制教育模式開展的重點與特色,學校對校內專業(yè)教師開展能力培訓,積極鼓勵教師在企業(yè)之中進行頂崗實踐,增強教師設計實踐能力。與此同時,學校應聘請行業(yè)專家或企業(yè)設計師擔任“工作室”之中的輔助教師,達成優(yōu)勢互補,學校應加強校企合作,從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為學生日后工作打下基礎。
在高職院校之中進行“工作室”制教育模式完全符合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滿足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此種教育模式可以為社會輸送大量應用技術型人才,為藝術設計專業(yè)的教學開展新局面,保證高職院校之中藝術設計專業(yè)的學生畢業(yè)就業(y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