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略論古體詩的用韻問題

      2020-11-18 13:10:53
      心潮詩詞評論 2020年4期
      關(guān)鍵詞:仄聲古體詩仄仄

      段 維

      古體詩又稱“古風(fēng)”。個人認(rèn)為,可以再細(xì)分為“前古風(fēng)”(唐代近體詩產(chǎn)生之前的詩歌)和“后古風(fēng)”(唐代近體詩產(chǎn)生以后的詩歌)。王力先生認(rèn)為:“自從唐代近體詩產(chǎn)生之后,詩人們?nèi)耘f不放棄古代的形式,有些詩篇并不依照近體詩的平仄、對仗和語法,卻模仿古人那種較少拘束的詩?!边@實際上指的就是我所稱的“后古風(fēng)”。中唐以后,近體詩的格律逐漸成型。受其影響,詩人們寫古體詩時盡量破律,但仍然難以完全擺脫格律的掣肘,所以慢慢地又形成了古體詩的一些所謂“規(guī)范”。但到底有哪些規(guī)范,人們多用近體詩的視角來審視和總結(jié),所以得出來的條條框框難免會受到先入為主的局限。

      一、古體詩用韻常見規(guī)范

      1.本韻

      古體詩的用韻,一般以押本韻比較常見。也就是用某個韻部的字來押韻,既可以押平韻,也可以押仄韻。先看韋應(yīng)物的《答裴丞說歸京所獻(xiàn)》:

      執(zhí)事頗勤久,行去亦傷乖。家貧無僮仆,吏卒升寢齋。衣服藏內(nèi)篋,藥草曝前階。誰復(fù)知次第,濩落且安排。還期在歲晏,何以慰吾懷。

      全詩用的是平聲“佳”韻。下面我們看常建的《昭君墓》:

      漢宮豈不死,異域傷獨沒。萬里馱黃金,蛾眉為枯骨?;剀囈钩鋈?,立馬皆不發(fā)。共恨丹青人,墳上哭明月。

      整首詩用的是仄聲“月”韻。

      2.通韻

      所謂通韻,就是常說的“鄰韻”,如“真、文、元”互為鄰韻,“寒、刪、先”亦互為鄰韻。古風(fēng)的“通韻”有幾種情況:

      一是偶然出韻:全篇用某韻,只有一個韻腳是出韻的。如:

      初春漢中漾舟

      孟浩然

      羊公峴山下,神女漢皋曲。雪罷冰復(fù)開,春潭千丈綠。輕舟恣來往,探玩無厭足。波影搖妓釵,沙光逐人目。傾杯魚鳥醉,聯(lián)句鶯花續(xù)。良會難再逢,日入須秉燭。

      詩以“沃”韻為主,雜以“屋”韻。

      二是主從通韻:以甲韻為主,摻雜著少量的乙韻。如:

      贈李白

      杜 甫

      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jī)巧。野人對膻腥,蔬食常不飽。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喾Υ笏庂Y,山林跡如掃。李侯金閨彥,脫身事幽討。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瑤草。

      詩以“皓”韻為主,輔以“巧”韻。

      三是等立通韻:所用鄰韻的字?jǐn)?shù)大致相等。如:

      奉和圣制送不蒙都護(hù)兼鴻臚卿歸安西應(yīng)制

      王 維

      上卿增命服,都護(hù)揚歸旆。雜虜盡朝周,諸胡皆自鄶。鳴笳瀚海曲,按節(jié)陽關(guān)外。落日下河源,寒山靜秋塞。萬方氛祲息,六合乾坤大。無戰(zhàn)是天心,天心同覆載。

      該詩“泰”韻與“隊”韻同用。

      現(xiàn)在做詩可以用“詞韻”,甚至“寬韻”,就不再存在以上問題了。

      3.轉(zhuǎn)韻

      關(guān)于轉(zhuǎn)韻問題,王力先生在其《古體詩律學(xué)》中認(rèn)為:“唐詩的轉(zhuǎn)韻,可大別為兩種:第一種是隨便換韻,像古詩一樣;第二種是在換韻的距離上和韻腳的聲調(diào)上都有講究,這樣,雖名為古風(fēng),其實已經(jīng)是一種新的形式了。前者可稱為仿古的古風(fēng);后者可稱為新式的古風(fēng)?!鼻罢呷缍鸥Φ摹朵P(guān)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關(guān)道。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馀。借問潼關(guān)吏,修關(guān)還備胡。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連云列戰(zhàn)格,飛鳥不能逾。胡來但自守,豈復(fù)憂西都。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戰(zhàn),百萬化為魚。請囑防關(guān)將,慎勿學(xué)哥舒。

      全詩先用“皓”韻,再轉(zhuǎn)用“魚、虞”韻。轉(zhuǎn)韻中又夾雜通韻。杜甫作此詩的前三年,安祿山攻打潼關(guān)。在楊國忠的慫恿下,唐玄宗派宦官督師潼關(guān),哥舒翰不得已領(lǐng)兵出戰(zhàn),結(jié)果二十萬將士葬身黃河。本詩通過與潼關(guān)吏的問答,反映了當(dāng)年哥舒翰失守潼關(guān)情況;詩人告誡守關(guān)將士勿輕易出戰(zhàn),表露了詩人的愛國思想。

      后者,即新式古風(fēng)雖然與仿古的古風(fēng)沒有絕然的鴻溝,但卻有自己的特點:一是平仄多數(shù)入律;二是四句一換韻;三是平仄遞用。當(dāng)然也有打破這些規(guī)則,介乎二者之間的古風(fēng)。新式古風(fēng),我們看杜甫的《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這首詩除開首四句的第四句“看”為不入韻外,其余是四句一換韻。共用了“真(元)、麌(遇)、紙、真(文、元)、支(微)、屑”六韻。同樣是轉(zhuǎn)韻中夾雜通韻。

      這種轉(zhuǎn)韻的新式古風(fēng),在唐朝以后才盛行。盡管如此,唐以后,五言轉(zhuǎn)韻的比較少,七言及雜言轉(zhuǎn)韻的最多。

      4.奇句韻

      奇句,就是律詩里的出句。提到奇句韻,我們該先談首句入韻的問題。古風(fēng)也和律詩一樣,五言首句入韻的少,七言首句入韻的多。

      五古的首句入韻,比之五律的首句入韻更為罕見。相對地,七古的首句入韻比七律的首句入韻更為常見。

      需要注意的是:在轉(zhuǎn)韻的古風(fēng)里,每轉(zhuǎn)一韻,第一句總以入韻為原則。非但七古大多如此,連五古也有一部分如此。我們來看孟浩然的《采樵作》:

      采樵入深山,山深樹重疊。橋崩臥槎擁,路險垂藤接。日落伴將稀,山風(fēng)拂薜衣。長歌負(fù)輕策,平野望煙歸。

      這首古風(fēng)在轉(zhuǎn)韻的首句“日落伴將稀”就用了“微”韻。

      5.柏梁體

      柏梁體詩就是句句用韻。且一首詩不一定是偶數(shù)的句子,也有奇數(shù)的句子。奇數(shù)句子中,既有畸零句,也有獨立句。所謂畸零句,就是前面一聯(lián)的出句不入韻,才顯得畸零,故有此稱。所謂獨立句,就是一連兩句以上都入韻,而又不是首句或轉(zhuǎn)韻的第一句,則如此稱謂。下面看李白的《長相思》:

      長相思,在長安。絡(luò)緯秋啼金井欄。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路遠(yuǎn)魂飛苦,夢魂不到關(guān)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這首《長相思》中,“絡(luò)緯秋啼金井欄。微霜凄凄簟色寒”,是兩個獨立句;“美人如花隔云端”則是畸零句。

      雜言詩中,多畸零句和獨立句。凡有了兩個以上的獨立句,就被認(rèn)為是部分的柏梁體。獨立句越多,就越近似柏梁體詩。杜甫的《麗人行》獨立句就相當(dāng)多。

      但真正的柏梁體,必須句句用韻,一韻到底,純七言的平韻詩。反過來說,不是七言詩,不能稱柏梁體;轉(zhuǎn)韻的七古也不是柏梁體;仄韻的七古也不是柏梁體。下面看李白的《白纻辭》:

      吳刀剪彩縫舞衣,明妝麗服奪春暉。揚眉轉(zhuǎn)袖若雪飛,傾城獨立世所稀。激楚結(jié)風(fēng)醉忘歸,高堂月落燭已微,玉釵掛纓君莫違。

      枚乘《七發(fā)》:“于是乃發(fā)激楚之結(jié)風(fēng)?!惫省都こ贰督Y(jié)風(fēng)》皆為曲名。玉釵掛纓,指佳人的玉釵掛在您的帽纓上,描寫的是宮廷中紙醉金迷的生活場景。七言古風(fēng)中句句用平韻,且一韻到底,所以是純正的“柏梁體”。

      二、古體詩用韻疑義辨析

      第一部分,我們基本是用近體詩用韻的思維視角來觀照古體詩的。也就是說,我們只是放開了詩句的平仄律,而用韻還是近體詩的思維,至多就是認(rèn)可古體詩可以押仄聲韻而已。

      以五絕為例,押平聲韻的格律詩有四種格式:

      平平中仄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

      中仄仄平平,平平中仄平。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

      除了首句入韻外,單句是不入韻的,而且用仄聲字腳。

      押仄韻的格律詩也有四種格式:

      中仄平平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仄。

      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

      平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仄。

      依照押平聲韻的規(guī)范,除了首句入韻外,單句是不入韻的,而且用平聲字腳。

      像這樣押仄韻的格律詩,有人稱為仄韻五絕,其實這個應(yīng)該劃入古體詩,因為格律詩要求押平聲韻。

      不管是押平聲韻還是押仄聲韻,如果將每句的平仄律放寬,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平韻古風(fēng)或者仄韻古風(fēng)了。

      但當(dāng)我們檢索唐宋古體詩時,卻發(fā)現(xiàn)其押韻要靈活、隨意得多。

      與第一部分的先下結(jié)論再找例句相反,我們在第二部分則采用先看例詩,再試圖尋找出帶規(guī)律性結(jié)論的做法。

      佳 人

      杜 甫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關(guān)中昔喪敗,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zhuǎn)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bǔ)茅屋。摘花不插發(fā),采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通過上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如下現(xiàn)象:

      1.仄韻五古,首句不入韻,第三句并非為平聲字腳。如:“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2.仄韻五古,首句不入韻,首句并非為平聲字腳。如:“關(guān)中昔喪敗,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3.仄韻五古,首句不入韻,首句和第三句都非為平聲字腳。如:“摘花不插發(fā),采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p>

      下面再看例句:

      詠懷(節(jié)選)

      阮 籍

      二妃游江濱,逍遙順風(fēng)翔。交甫懷環(huán)佩,婉孌有芬芳。猗靡情歡愛,千載不相忘。傾城迷下蔡,容好結(jié)中腸。感激生憂思,萱草樹蘭房。膏沐為誰施,其雨怨朝陽。如何金石交,一旦更離傷。

      仔細(xì)品讀這首詩,我們又發(fā)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

      4.平韻五古,首句不入韻,首句并非為仄聲字腳。如:“二妃游江濱,逍遙順風(fēng)翔。交甫懷環(huán)佩,婉孌有芬芳?!?/p>

      5.平韻五古,首句不入韻,第三句并非為仄聲字腳。如:“感激生憂思,萱草樹蘭房。膏沐為誰施,其雨怨朝陽?!?/p>

      再繼續(xù)看例句:

      行行重行行(《古詩十九首》之一)

      佚 名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相去日已遠(yuǎn),衣帶日已緩。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fù)道,努力加餐飯。

      分析這首古體詩,可得出如下看法:

      6.平韻五古,首句不入韻,首句和第三句都為非仄聲字腳。如:“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p>

      還是繼續(xù)看例句:

      西北有高樓(《古詩十九首》之五)

      佚 名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交疏結(jié)綺窗,阿閣三重階。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清商隨風(fēng)發(fā),中曲正徘徊。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馀哀。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青青陵上柏(《古詩十九首》之三)

      佚 名

      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yuǎn)行客。斗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驅(qū)車策駑馬,游戲宛與洛。洛中何郁郁,冠帶自相索。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兩宮遙相望,雙闕百馀尺。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

      從上述兩首古體詩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更加“離奇”的現(xiàn)象:

      7.平韻五古,四句互不押韻,句尾均為平聲字腳。如:“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交疏結(jié)綺窗,阿閣三重階?!?/p>

      8.仄韻五古,四句互不押韻,句尾均為仄聲字腳。如:“洛中何郁郁,冠帶自相索。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p>

      在第一部分,我們總結(jié)了“柏梁體”古體詩的特征,即押平聲韻,且句句入韻。現(xiàn)在的問題是,有沒有一種古體詩,押仄聲韻,且句句入韻呢?筆者目前沒有發(fā)現(xiàn)按照平水韻押韻的此類例詩。但有一首古體詩卻露出此類端倪。

      秦婦吟

      韋 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東西南北路人絕,綠楊悄悄香塵滅。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鳳側(cè)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借問女郎何處來?含顰欲語聲先咽。回頭斂袂謝行人,喪亂漂淪何堪說!三年陷賊留秦地,依稀記得秦中事。君能為妾解金鞍,妾亦與君停玉趾。

      這首詩除了首句用“屑”韻的鄰韻“月”韻以外,后三句均用“屑”韻。這或許可以看做句句押仄韻的雛形,因為接下來的用韻規(guī)律改變了。但我相信,如果有足夠的文本供分析,押仄韻且句句入韻的詩應(yīng)該是允許的。

      從以上分析來看,古體詩的用韻相當(dāng)靈活,完全可以稱得上相當(dāng)隨意。不僅“前古體”如此,“后古體”亦如此。如果這種結(jié)論成立,我們寫古體詩時就不必太過在意單雙句尾字的平仄交錯問題了,完全可以把重心放在立意和語言的錘煉方面。這是相當(dāng)有意義的。當(dāng)然,我們在寫作過程中,多采用人們習(xí)慣的單雙句尾用字平仄交替的做法,可能會使音律更加錯落有致。這也是“后古體”留給我們的遺產(chǎn)。

      三、古體詩的用韻底線

      我曾在《新古體詩詞論析》一文中,分析了古體詩詞與新古體詩詞的區(qū)別,最終傾向是:古體詩詞可以押平聲韻,也可以押仄聲韻,還可以平仄韻轉(zhuǎn)換,但同韻部的平仄韻字不能通押。而新古體詩詞的本質(zhì)特征就在于同韻部的平仄韻字可以通押。曾經(jīng)列舉的例句是:

      大觀西湖

      賀敬之

      大觀西湖識壯美,九天峰飛仰岳飛。

      于謙清白懸白日,千秋碧水接蒼水。

      詩中的第一個韻腳“美”字在平水韻中屬于上聲“紙”韻,“飛”字屬于平聲“微”韻,“水”字屬于上聲“紙”韻,很明顯地不在同一個韻部。但若按照詞韻來檢驗,“美”“水”均在詞韻的第三部仄聲韻里,而“飛”則在第三部平聲韻里。因此全詩就屬于平仄韻通押了。即便按十八韻和十四韻來檢驗,“飛”均屬于“微”部的平聲字,“美”“水”均屬于“微”部的上聲字,也屬于平仄韻通押。

      臨江仙·憶故人

      周思思

      半縷薄煙半絲柔,回首三世凝眸。閑來醉臥玉龍舟。雨打弦上月,花落杯中酒。 一曲繾綣一曲愁,登臨幾處高樓。碧波長漾水悠悠。華庭未可駐,故園不曾留。

      這首詞的用韻在詞韻中,除了“酒”字屬于第十二部上聲“有”韻外,其他韻腳字均屬于第十二部平聲“尤”韻。全詞屬于明顯的平仄韻通押。再依十八韻和十四韻來檢測,“酒”字分別屬于“侯”部的上聲韻和“尤”部的上聲韻;其他韻腳字分別屬于“侯”部和“尤”部的平聲韻。因此,也屬于平仄韻通押現(xiàn)象。作者似乎并沒有主張自己所寫的詞就是“新古體詞”,但由于作者行文沒有嚴(yán)格遵循詞譜要求的格律,如起句按譜的格律應(yīng)當(dāng)是“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依此檢視,“絲”字應(yīng)仄而平,“首”字應(yīng)平而仄,都“出律”了。因此,將其劃入“新古體詞”陣營應(yīng)該不會冤枉作者。

      在《新古體詩詞論析》一文中,我還提出過這樣的問題:“新古體詩詞”未來的發(fā)展到底能走多遠(yuǎn)?

      為了相對準(zhǔn)確起見,我們將“新古體詩”和“新古體詞”分開來探討。先就“新古體詩”來分析?!靶鹿朋w詩”不管怎樣向前演進(jìn),包括字?jǐn)?shù)、格律、轉(zhuǎn)換韻不拘等,但有一點是“固定”的,那就是必須押韻(包括平仄通押)。再看“新古體詞”?!靶鹿朋w詞”的變化也許會比“新古體詩”要大一些,比如詞牌所規(guī)定的字?jǐn)?shù)可以增減,每一句的字?jǐn)?shù)也可以增減,甚至句式都可以調(diào)整。唯一“固定”的也是應(yīng)當(dāng)押韻(包括平仄通押)。所以就“新古體詩詞”來看,保留“押韻”都是其最后的“底線”。未來的“新古體詞”的發(fā)展可能會產(chǎn)生兩個分支:一個分支還會保留詞的基本框架,只是堅持“平仄律不拘,平仄韻通押”,并在字?jǐn)?shù)、句式上適度調(diào)整;另一個分支可能會進(jìn)一步打破許多既有的“框框”,只保留“押韻”這一條,最后可能會與“自由曲”或稱“自度曲”接近或趨同。為了給大家一個更直觀的感受,我把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自由曲抄錄如下:

      訓(xùn) 驢

      溫 祥

      老農(nóng)趕驢上路,嚼爛道旁窩鋪,又啃了村口苗圃。被抽,哭訴;心疼,安撫:你不該忘了百姓苦,走一處吃一處。記住,別錯以為自己是什么國家干部。

      這首自由曲與“新古體詞”的第二支類似,只堅守“押韻”這一條底線,只不過它還不徹底,押的是仄聲韻,還沒有做到平仄通押。

      也許有人會問,如果“新古體詞”走得最遠(yuǎn)的一支(自由曲)真的只保留“押韻”這一“底線”了,那它與新詩有什么區(qū)別呢?我們知道,新詩從來就沒有把“押韻”作為必要條件。所以,是否押韻(包括平仄通押)就成為“新古體詞”(當(dāng)然包括新古體詩)與新詩的分水嶺了。而某些入韻的新詩或稱“格律體新詩”,“新古體詞”完全可以將其“收編”,納入自身的范疇。

      因此,我始終堅持認(rèn)為,新詩與舊詩的發(fā)展必然走上相互借鑒、相互融合的發(fā)展之路,但誰也不會吞并誰。二者最后的界限不會消失。

      然而,第二部分的分析中卻出現(xiàn)了個別古體詩四句的句尾無論用平聲字還是用仄聲字,都互不押韻的現(xiàn)象。這是否說明,未來的舊體詩與新詩的發(fā)展界限(是否押韻)會完全消失呢?個人覺得,古體詩偶爾的互不押韻,不能否定整體仍然以押韻為特色的本質(zhì)(互不押韻后來沒有流行開來,正說明它沒有成為“定律”),并且不管今后新舊詩體如何相互借鑒和融合,最后的分界線還是會定格在“是否押韻(包括平仄通押)”這一條上。去掉了押韻這一條,無論詩的語言、意象、意境多么具有古典韻味,那也只能算是新詩,就像聞一多的《死水》、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余光中的《鄉(xiāng)愁》、鄭愁予的《錯誤》等等。

      猜你喜歡
      仄聲古體詩仄仄
      天臺山觀景(古體詩)
      鴨綠江(2021年17期)2021-10-13 07:05:48
      “大美羅平”全國古體詩詞大賽獲獎作品
      中華詩詞(2019年2期)2019-08-27 01:59:24
      吟出古詩之美
      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不承認(rèn)古體詩詞與文化失語癥之關(guān)系
      平仄譜:閱讀格律詩的一把金鑰匙
      新閱讀(2018年6期)2018-09-10 14:25:55
      偶感
      學(xué)詩
      古體詩詞確實是無用之用有大用
      中華詩詞(2017年12期)2017-04-18 09:03:19
      深研句式 探尋詩律
      文史雜志(2014年6期)2014-11-06 21:08:08
      貞觀的“觀”讀平讀仄?
      文史雜志(2014年3期)2014-06-09 20:06:42
      阜平县| 迁西县| 东平县| 灯塔市| 保亭| 界首市| 朝阳区| 天等县| 榆社县| 万山特区| 平阴县| 滁州市| 日土县| 青浦区| 区。| 公主岭市| 郁南县| 美姑县| 延边| 绥宁县| 白朗县| 毕节市| 新营市| 松阳县| 南康市| 新安县| 韶山市| 双桥区| 旬阳县| 奈曼旗| 梅州市| 新和县| 栾城县| 东港市| 赣州市| 景谷| 轮台县| 岳普湖县| 莎车县| 偃师市| 富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