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崇陽知縣

      2020-11-18 16:48:32■李
      長江叢刊 2020年25期
      關(guān)鍵詞:崇陽崇陽縣馮友蘭

      ■李 專

      崇陽知縣是個出名人的崗位。

      宋以前稱縣令,宋及以后基本稱知縣,名人大多出在知縣崗位上。崇陽知縣中的名宦集中在宋和清,宋以前縣令聲名不彰,名姓都沒能留下幾個,元朝時間短,即使是時間長的明朝,知縣中杰出者也不多。宋自張乖崖開先“名宦接踵”,清“則赫赫多有聲矣”。宋以前,朝廷對咸寧這塊地方一直不怎么上心,從北宋始,才開始“經(jīng)營”此地?!敖?jīng)營”之舉,就是派來了張乖崖,和張乖崖之后眾多的能官。

      崇陽知縣中的名人有歐陽修的叔父歐陽曄,有包公的賢孫包永年,有馮友蘭的父親馮臺異,有夏明翰的父親夏紹范。夏明翰就是那位“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著名烈士。夏紹范于宣統(tǒng)元年(1909)調(diào)任崇陽知縣,宣統(tǒng)三年(1911)調(diào)任南漳知縣。剛到南漳即遇武昌起義,這位早有革命思想的知縣,積極響應(yīng)了推翻自己“東家”的革命。夏紹范從崇陽知縣崗位離任后,清廷還茍延殘喘了幾個月,應(yīng)該繼續(xù)委任了新的崇陽知縣,所以,夏紹范應(yīng)該不是最后一任崇陽知縣,只是個身份有看點的崇陽知縣。

      我的這篇文章寫4位崇陽知縣,是最有看點的崇陽知縣。

      1、張乖崖:三尺童子能傳其風流善政

      某年,當我在黃鶴樓側(cè)看到了那座乖崖亭,我便以為張乖崖不僅是位崇陽縣名人了,還是位湖北省名人哩?,F(xiàn)在才知道,張乖崖是個《明史》里有傳的人,是位不折不扣的全國名人。只是,崇陽是他高調(diào)登上中國政壇的出發(fā)地。

      南宋羅大經(jīng)的《鶴林玉露·一錢斬吏》載:張乖崖為崇陽縣令。一吏自庫中出,視其鬢旁巾下有一錢,詰之,乃庫中錢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錢何足道,乃杖我耶?爾能杖我,不能斬我也!”乖崖援筆判云:“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自仗劍下階斬其首,申臺府自劾。崇陽人自今傳之。蓋自五代以來,軍卒凌將帥,胥吏凌長官,馀風至此時猶未盡除。乖崖此舉,非為一錢而設(shè),其意深矣,其事偉矣。

      經(jīng)過一千多年的歲月流變,“一錢斬吏”的典故依然體現(xiàn)著兩個方面的價值。一方面,是張乖崖所踐行的“其意深矣,其事偉矣”的從嚴治吏之風。另一方面,是張乖崖判詞所創(chuàng)造的“水滴石穿”這個成語及其所含的精神價值。

      張乖崖之前,漢語書面語中并沒有“水滴石穿”這個成語。在《漢書·枚乘傳·上書諫吳王》里,有這個成語的初模樣:福生有基,禍生有胎;納其基,絕其胎,禍何自來?泰山之霤穿石,單極之綆斷干。水非石之鉆,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磨礱底厲,不見其損,有時而盡;種樹畜養(yǎng),不見其益,有時而大;積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時而用;棄義背理,不知其惡,有時而亡。

      很顯然,“繩鋸木斷”“水滴石穿”這兩個成語源流自枚乘的諫書,成形于張乖崖的判詞。

      張詠(946-1015),字復(fù)之,自號乖崖,今山東菏澤人,太平興國五年(980)春至雍熙二年(985)年“知鄂州崇陽縣事”?!肮詣t違眾,崖不利物,乖崖之名,聊以表德。徒勞丹青,繪寫凡質(zhì),欲明此心,服之無斁。”這是張乖崖在自畫像上的題詞,也是“乖崖”的由來。

      張乖崖當崇陽縣令只有5載,影響力卻逾越千年。崇陽是他宦海生涯的第一站,也是崇陽縣宋以來有史記載的19名知縣的第一位。在同治五年《崇陽縣志》“卷六·職官志”開篇即有一段話:宋時崇陽號稱“難治”,遴選最嚴,以乖崖開先,故名宦接踵,元達魯花赤傳者絕少,勝代及國朝則赫赫多有聲矣。

      在這部縣志的“職官志”里,張乖崖的傳記是所寫文字最多的一位。

      “嘗坐北峰亭,望平疇如罫(圍棋棋盤格子),蔑灌溉之利,乃鑿山通渠,引白泉水注之,遂成沃壤?!睆埞匝率翘脚d國五年(980)閏三月,“登進士乙科,大理評事,知鄂州崇陽縣事”。“坐北峰亭”應(yīng)該是他知崇陽之初,這時他還是個34歲的小伙子,當然,這位飽讀詩書的小伙子已經(jīng)深諳治縣之道了。“詠性剛,方令崇,撫良祛奸,訓民以義,歲勸農(nóng)耕?!痹诮裉斓某俏靼兹凵希佣B三擺開了官堰、板堰、仙人堰三道陂堰。這官堰就是張乖崖主持修筑。當初,張乖崖在良田萬畝的北門畈,只能望著幾里外的白泉港水興嘆,于是在白泉港的上游以大木堰水,修了一座三丈多長、一丈多寬的木堰。鑿開一座山,從此這座山就名叫破岡山了。開一條兩岸以麻石砌、黃土筑、丈許寬的深圳,當?shù)厝私泄氽?,也叫張公圳,至今還在發(fā)揮作用。

      這是縣志中張乖崖治水一事,當然遠不只這一例,張乖崖是掀起了崇陽縣新一輪水利建設(shè)熱潮。當今的崇陽聯(lián)家謝克明,有一幅長聯(lián)《題北宋張乖崖石城治水遺跡》:雋水河,獅子山,獅子垴,獅子潭邊玩繡球,河山萬古,風情萬古;葛家壩,石城堰,石城渠,石城觀內(nèi)敬廉吏,壩堰千秋,功德千秋。

      “山民業(yè)種茶,詠曰:‘茶利厚,官將榷之,不若早自異也?!尾柚采!C癯跻詾椴?,其后榷茶,他縣皆失業(yè),而崇陽桑成,歲出絹百萬匹,民利賴焉?!敝h只是一個七品芝麻官,不同的人會當出不同的境界,張乖崖是位胸懷全局富有遠見卓識的知縣。他說,茶葉利潤大,朝廷將來會實行專賣,不如早點改種其他。到宋仁宗嘉祐年間,朝廷果然實行茶葉專賣,湖北湖南之地民眾不堪茶稅重負,唯獨崇陽茶租最輕,并且,桑麻得以大興,每年出絹百萬匹。茶與絹,孰輕孰重,也是不言自明。

      “又嘗詰鄉(xiāng)民入市買菜,曰:爾居田里,不自食力,何惰也?笞遣之。自后,人皆置圃,種蘆菔,稱知縣菜?!睆埞匝虏皇莻€戀棧衙門的知縣,他善于深入實際,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前番“坐北峰亭”,成就了鑿山通渠戰(zhàn)略。又一日,他坐城門外,見一農(nóng)民挑著從城里菜市買來的蔬菜回鄉(xiāng)下,先給這個農(nóng)民一頓鞭笞,再發(fā)令,所有農(nóng)民必須自置菜園自種蔬菜,并引進良種分送農(nóng)民。從那以后,崇陽農(nóng)民廣種蔬菜,尤其是蘿卜種得又多又好。沈括在《夢溪筆談·補筆談·卷二》稱:至今謂蘆菔為“張知縣菜”。蘆菔即是蘿卜。蘿卜的先祖在古埃及,在中國廣泛引種的時間正是北宋時期,張乖崖此舉是在推進國家戰(zhàn)略。

      仁宗時期,士大夫的議論將張乖崖與宰相趙普、寇準并列,認為是宋興以來功績最大的三位名臣之一。

      張乖崖與寇準起點相同。宋太祖立國初年,定天下諸縣為7個等級:赤、畿、望、緊、上、中、下。進士任職,依殿試成績高下分任不同等級州縣職務(wù)。與張乖崖同榜的乙科進士、后來的宰相王旦、寇準,分任知岳州平江縣(上等)、知歸州巴東縣(下等),崇陽卻是望等縣。張乖崖不但比王旦、寇準任職縣等都高,也是同科進士中安排得最好的一位,因為,赤、畿等縣不可能差遣初登進士去任職。

      張乖崖在崇陽“一錢斬吏”,以嚴厲著稱,但是,他并不是濫用生殺予奪大權(quán)。張乖崖于淳化五年(994)正月第一次知益州,臨行之時,得到了宋太宗親命:“西川亂后,民不聊生,卿往,當以便宜從事。”益州任上,李順叛亂之時,王繼恩曾捕寇賊30余人,請張乖崖處置。張乖崖不施嚴刑,而是命其各自回家置業(yè),言:“前日李順協(xié)民為賊,今日仆化賊為民,不亦可乎?”分明是個寬嚴相濟、拿捏有度的政治家。

      蘇軾曾說:“以寬得愛,愛止于一時;以嚴得畏,畏止于力之所及。故寬而見畏,嚴而見愛,皆圣賢之難事而所及者遠矣。張忠定(詠卒謚號)公治蜀,用法之嚴似諸葛孔明。諸葛孔明與公遺愛皆至今,蓋尸而祝之,社而稷之。”蘇軾指出他與孔明相似,都是以嚴著稱,卻讓百姓受惠而懷念,這是最難達到的境界。

      我們再來看當時的最高指示是怎么講的,宋真宗曾委派謝濤前往四川,向張乖崖表示深切的謝意:“得卿在蜀,朕不復(fù)有西顧之憂。”他不但得到當朝的最高褒獎,還得到了后世的最高贊譽,明太祖朱元璋為他作《御制張詠惠民記》。

      張乖崖以善于治郡著稱,治崇之功還不如治川之功顯。治川期間,平定王小波李順起義,發(fā)明紙幣“交子”,被譽為“紙幣之父”。在政治經(jīng)濟諸方面,均具備雄才大略。

      張乖崖的功績詳見于官史《宋史》,蒙學讀物《龍文鞭影》里有他的5則故事。

      康熙《武昌府志》卷三稱:“七月二十六日為張乖崖忌辰,群走北峰亭,亦俗之厚者也”。

      宋元豐年崇陽知縣王谹在《乖崖祠記》里說:“太平興國中,嘗宰崇陽,蓋風流善政,遺之至今,雖三尺童子能傳?!薄坝辔┕衅婀?jié),志操過人,而臨政之績,最著于蜀,蓋始于崇陽而盛于蜀?!?/p>

      同治《崇陽縣志·職官志》寫道:“至今崇陽稱賢尹,必曰張乖崖?!?/p>

      2、歐陽曄:歐陽修的嫡親叔父

      歐陽曄是宋代崇陽第三任知縣。

      他是吉州永豐(令江西吉安永豐縣)人,咸平三年(1000)進士,并且與他的哥哥歐陽觀同登進士甲科。首授監(jiān)興國酒稅,后遷崇陽知縣。離開崇陽后,歷任鄂州(今武昌)推事、隨州推事,最后官至兵部郎中。

      歐陽曄的官聲很好,辦事果敢決斷,廉潔自律有口皆碑,從不接受不義之財。年輕時與他交往的一些親戚好友,后來有的做了大官,歐陽曄終生不進他們的家門,從不鉆營拉關(guān)系。

      歐陽曄來崇陽之時,沒有判決的案件有100多宗,崇陽素號“難治”的名聲和現(xiàn)實都擺在他的面前。縣民王明與他的同母兄長李通爭奪家產(chǎn)多年,王明無法得到自己應(yīng)得的家產(chǎn),貧困到受雇為人舂米來維持生計。歐陽曄用一句話做了判決,李通就完全認罪,把屬于王明的上萬家產(chǎn)全部歸還給王明。李通離開公堂后,還沒有一句怨言。這是一個流傳很廣的事跡。只是我們至今不知道歐陽知縣用了一句怎樣神奇的判詞。

      歐陽曄最大的功績是培養(yǎng)了歐陽修。歐陽修是歐陽曄哥哥歐陽觀的兒子,4歲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孤兒寡母,生活極其艱難。這時歐陽曄在湖北隨州為官,他把年幼的侄兒接到身邊撫養(yǎng),悉心栽培。叔侄親同父子,情深似海。歐陽修在《祭叔父文》中寫道:“孩童孤艱,哺養(yǎng)提挈,昊天之報,于義何闕?惟其報者,庶幾大節(jié)?!?/p>

      在明嘉靖中期建立的崇陽名宦祠里,祀名宦15位,歐陽曄是其中之一。

      3、曹學詩:到處攜詩篋,歸來寫畫屏

      曹學詩,安徽歙縣人,進士,清乾隆十四年(1749)任崇陽知縣。

      曹學詩本質(zhì)上是個詩人。他每干一件事就要寫一首詩,干事好像就是為了寫詩。為了把詩寫得漂亮一點,首先就會把事干得漂亮點,所以說,寫詩與干事沒有界線,并且,寫詩還能促進干事。“每巡鄉(xiāng)講約,履阡陌,修塘堰,筑堤防,編保甲及禱雨祈年,所至必賦詩”,這樣的節(jié)奏,導致在同治《崇陽縣志》里,有二三十首曹學詩的詩。

      我最佩服曹知縣的“群眾路線”?!吨俣掠缮辖虮Q芈肪幉楸<姿奕A陂畈詩》,從這個長長的題目可以看出,曹知縣搞工作并不是蜻蜓點水,秀一秀姿態(tài),這一路走下來,夜宿華陂畈,當然是為了明天繼續(xù)走。據(jù)說,現(xiàn)在的鄉(xiāng)鎮(zhèn)干部都不住鄉(xiāng)鎮(zhèn)政府了,都住縣城家里,早出晚歸,被稱為“走讀”。所以,在佩服曹知縣的深入群眾同時,也來分享一下他的鄉(xiāng)村之居,真是太美了:“斜景匿余霞,蟲語澹將夕。涼風過馬首,落葉荒郊積。整駕歷巡游,仆隸勞鞭策。燈光明古渡,父老聚阡陌。粳稻已登場,桑柘俱安宅。魚鱗考版圖,犬吠守欄柵。觀民德意宣,問俗山田瘠。農(nóng)家具雞黍,愧此村醪白。夜枕類鄉(xiāng)園,宦游倦行役。微鐘醒旅夢,始思身為客?!?/p>

      能走群眾路線的官員,當然不會有架子,身段是隨時可以放下,要放多低都能多低。桂口鎮(zhèn)街道本是一條通衢大道,一度卻毀壞得不堪行走。鄉(xiāng)賢劉校捐資二百余金,修成坦途。劉校還花重金購買曾姓人家私宅中的私井,供眾人使用。劉校老人的兒子覺得自己的父親很了不起,值得時人和后人學習,就請曹知縣為父親寫點文字予以示肯定和弘揚。曹知縣深為這位鄉(xiāng)間布衣的情懷所感動,“不忍厥考之德久而就湮”、“并為尚義者勸云”,大筆一揮寫就《桂口鎮(zhèn)修路碑》,鐫諸石,豎于道旁,美德美文流傳至今。

      當時不興普通話,各處雖有官話,但官話與官話之間殊有差異,崇陽話是難懂的鄂南方言中最難懂的方言。曹學詩為一安徽人,與老百姓的交流真是個大難題。曹知縣卻經(jīng)常深入民間“講約”“講解”“勸民”?!抖戮幉楸<鬃鞲鑴衩裼H為講解賦排律一首》,自認效果很不錯:“長歌當藥石,苦語代箴銘”“勤勞巡里社,化導遍效坰”“父老迎青蓋,兒童望皂軿”“地僻人如堵,陰濃樹作廳”“到處攜詩篋,歸來寫畫屏”……

      咸寧是全國唯一的“中國漢族民間敘事長歌之鄉(xiāng)”,崇陽產(chǎn)生了長歌的代表作,那就是具有千古不朽價值的《雙合蓮》和《鐘九鬧漕》。《雙合蓮》產(chǎn)生于1850年,作者是只讀過幾年書的鐵匠陳瑞兆。通山《海棠花》的作者阮懷川是個“讀了幾句書”的書呆子。被認為最早的長歌《小櫻桃》產(chǎn)生于乾隆年間,具體成稿時間是1788年,作者是犯下死罪的熊秀才。通城的《賽牡丹》是清道光年間一位鄉(xiāng)村教書先生寫的。這些作者都具有民間性底層性,貴為知縣的曹學詩也是一位“長歌”的創(chuàng)作者。曹知縣創(chuàng)作了《完鏡歌》116行,《琴堂合巹歌》76行,都是對斷案實踐的書寫,都是標準的敘事長詩。創(chuàng)作時間比最早的《小櫻桃》要早30多年,比最著名的《雙合蓮》要早上百年。

      要說曹知縣的兩首敘事長詩對民間作者沒有影響,誰也不信。所以,當我們今天捧著“中國漢族民間敘事長歌之鄉(xiāng)”的金字招牌,真應(yīng)該對曹知縣心存一份感激。

      4、馮臺異:哲學大師之父

      馮臺異(1866-1908),出生于河南省唐河縣祁儀鎮(zhèn)的一個大戶人家,家里有30來口人,有土地1500多畝,父兄都是名噪鄉(xiāng)里的詩人。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馮臺異考中進士。此后8年,他都在等待朝庭的正式任命。“候補”的第6年,馮臺異在武昌的方言學校謀得一職。方言學校是張之洞辦新式教育的外語學校,他的職務(wù)是相當于總務(wù)長的“會計庶務(wù)委員”。

      光緒三十三年(1907),馮臺異終于“得缺”,出任崇陽知縣。

      馮臺異知崇陽縣日常事務(wù)占時最多的是處理詞訟。一般處理辦法是,管詞訟的家人把老百姓的狀子送到知縣的辦公桌上,馮知縣差人給刑錢師爺送去,讓他擬批。刑錢師爺把他所擬的批,寫在一張紙條上,送回來。馮知縣看了,如果同意,就交給家人傳下去。馮知縣有個小象牙圖章,上面刻著“實事求是”4個字,就憑這個圖章,作為他跟刑錢師爺往來送條子的憑據(jù)。

      馮知縣曾判了個“一縣傳誦”的案例。案情是三角戀愛或多角戀愛,馮知縣審訊之后,寫了一個堂諭,即判決書。這堂諭是一篇四六駢體文章,先敘事,然后判決道:“嗚呼!玷白璧以多瑕,厲實階離魂倩女;棼朱絲而不治,罪應(yīng)坐月下老人。所有兩造不合之處,俱各免議。此諭?!?/p>

      現(xiàn)在看來是不是有點搞笑?當時確實是經(jīng)典判決,因為那時并不需依據(jù)法律條文,只按情理判決就行,并且,還有那么好的文采。

      第二年夏天,治下出了起人命案。馮知縣下鄉(xiāng)驗尸,回衙門的第二天就得了病,癥狀像是傷風感冒。幾天后,馮知縣在上房臥室坐著休息,馮夫人在廚房里給家人準備午餐,忽然,馮夫人聽到臥房“撲通”一聲響,連忙跑進去看,只見馮知縣橫躺在床上,呼吸急促,張著口卻不能言語。下午三四鐘,馮知縣就與世長辭了。

      馮臺異在崇陽任上只有一年多一點時間,與他同來的眷屬中有他的3個兒女,未來的哲學家馮友蘭、地質(zhì)教育家馮景蘭、古典文學史專家馮沅君。遷居崇陽時,馮友蘭只有12歲。就是這一年多的縣衙生活,給少年的馮友蘭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對他的人生和學術(shù)思想產(chǎn)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馮友蘭在80高齡時,寫了部《三松堂自述》,對崇陽縣衙生活進行了詳盡的描寫和深刻的思考。

      父親頭一天啟程去走馬上任,母親帶著馮友蘭兄妹3人第二天緊跟在后。迎接縣官夫人的也是全副儀仗,母親的大轎進城門時,有3聲炮響迎接,到公館的時候又是3聲炮響,進衙門時還是3聲炮響。迎接知縣父親時,那還不知道是怎樣的排場。

      馮友蘭在《三松堂自述》中這樣寫道:

      “我跟父親在衙門里住的時候,對衙門的建筑也作了一些觀察。建筑是樸素的,但是有一定的格局、體制。這種格局和體制表示縣官在一縣中的地位。衙門的大門上邊,掛了一塊豎匾,上寫‘崇陽縣’三個大字。豎匾表示以上臨下的意思。進了大門,繞過儀門,就是大堂。大堂前面兩側(cè)各有一排房子,這是縣衙門六房辦公之地。東邊一排是吏、戶、禮;西邊一排是兵、刑、工。在這里辦事的人,叫‘書辦’。他們都是‘吏’,吏和官不同。官是朝庭派來的;吏是土生土長的。官是經(jīng)常變動的,常來常往的;吏是永久性的,幾乎是世襲的,如果不是父傳子,也是師傳徒。大堂正中,有一座暖閣。暖閣中間有一張桌子、一把椅子,這就是縣官的公座公案。暖閣的上邊有三個大字:‘清慎勤’?!?/p>

      “后來我才知道,這三個字是明太祖規(guī)定的,清朝也把它繼承下來了。暖閣的前邊有兩個高腳架子,一個架子上邊放一個黃布卷,另一個架子上邊放一個黃布包著的盒子。我猜想,這個盒子里面應(yīng)該是印,那個黃布卷里應(yīng)該是敕。這兩件東西,表示縣官是皇權(quán)的代表,他是代表皇帝在這里辦事的。照制度,縣官是由吏部選派的,他應(yīng)該是奉敕來的??墒堑搅饲宄┢冢魇¢L官權(quán)力越來越大,縣官實際上是由省里委派,就是吏部派來的縣官,省里也可以叫他不到任,而委派有‘遇缺先’資格的人。就我所看見的,大堂上那兩個架子上的東西都是空的;那個黃布卷里面就是一根木棍,盒子里也是空的。就是這兩個空的象征,也是等縣官坐大堂的時候才擺出來,以嚇唬人民。大堂后邊,就是‘宅門’。這個稱號表示此門以內(nèi)就是縣官私宅。宅門進去,是二堂。二堂后邊,還有三堂。進了宅門,往西邊拐,就是花廳,是縣官會客的地方?;◤d西頭,有一個套間,叫簽押房,是縣官辦公的地方?;◤d后邊,隔一個院子,就是上房。母親領(lǐng)著我們都住在上房里面。還有廚房和其他零碎房屋,都在東邊的院子里。這個格局和體制,大概各州縣衙門都是一樣。這表示這個衙門的主人也就是這一縣的主人。就一縣說,縣官就是這一縣范圍之內(nèi)的統(tǒng)治者。從前人說,縣官是‘百里侯’,衙門的格局和體制就表示他是‘百里侯’。”

      馮友蘭觀察的結(jié)果是:“故宮和一座縣衙門在格局、體制上是一致的,可以說縣衙門是一個具體而微縮的皇宮,皇宮是一個放大了千百倍的縣衙門。”

      馮友蘭在崇陽縣衙的讀書生活是輕松而愉快的,可惜好景不長,1908年,他的父親去世,他就隨母親回到了家鄉(xiāng)河南唐河縣。但是,短短的不到兩年的衙門生活,留給他的記憶是深刻的,甚至對他的思想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后來在書中多次描述衙門和衙門文化。有研究者認為,馮友蘭這種文化經(jīng)歷,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他的精神氣質(zhì)、思想信仰,也決定了他在五四時期的文化保守主義傾向。

      一位思想家思想體系的形成,離不開他在青少年時期的感性經(jīng)歷的潛在影響。崇陽縣衙短短一年多的生活,對這位未來哲學家的成長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甚至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他的精神氣質(zhì)、學術(shù)旨趣和思想傾向。馮友蘭畢生以復(fù)興中華傳統(tǒng)文化、弘揚儒家哲學思想為己任。如果說,他前期(抗戰(zhàn)以前)的治學旨趣在于整理研究中國傳統(tǒng)哲學,可稱其為哲學史家的話,那么,他后期(抗戰(zhàn)爆發(fā)后,尤其是抗戰(zhàn)期間)的為學道路則重在以“六經(jīng)注我”的精神,運用西方新實在論哲學重新詮釋、闡發(fā)儒家思想,以作為復(fù)興中華民族之理論基礎(chǔ)。這一時期寫成的以《新理學》為核心的“貞元六書”構(gòu)成一套完整的新儒家哲學思想體系。它既是馮友蘭哲學思想成熟的標志,也是他一生治學的最高成就,并因此奠定了他作為“現(xiàn)代新儒家”的地位,成為一位繼往開來、具有國際聲譽的一代哲人。

      “萬形皆有敝,惟理獨不朽?!?938年9月25日和10月26日,日軍飛機兩次轟炸崇陽,縣城一片焦土。沿續(xù)千年的崇陽縣衙,永遠地消失在大地之上。

      不幸中的萬幸,馮友蘭的書記錄了崇陽縣衙。

      猜你喜歡
      崇陽崇陽縣馮友蘭
      田間響起提琴戲
      十分鐘的朋友
      “武圣人,惟墨子足以當之”——馮友蘭武圣觀論析
      最好的尊重
      慈善(2022年6期)2022-02-10 18:38:40
      我不想讓你誤會
      雜文選刊(2021年7期)2021-07-16 06:25:14
      等天晴的時候
      崇陽《雙合蓮》的自由抗爭與詩性傳統(tǒng)
      歌海(2020年4期)2020-08-25 01:57:49
      “天府之城”的涅槃新生 崇陽縣住建局擦亮城市風貌
      大力實施商標戰(zhàn)略 建設(shè)鄂南品牌強鎮(zhèn)——崇陽市天城鎮(zhèn)發(fā)展紀實
      學習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54
      Love and Education
      西乌| 凌海市| 苍山县| 太白县| 灵寿县| 南溪县| 金山区| 温州市| 固原市| 横峰县| 昭苏县| 泗水县| 周至县| 蒲城县| 砀山县| 高碑店市| 南雄市| 长顺县| 西丰县| 荥阳市| 三河市| 民丰县| 九龙城区| 通化市| 紫金县| 清水县| 陇南市| 千阳县| SHOW| 乳源| 阿拉尔市| 墨竹工卡县| 三都| 和政县| 久治县| 铜梁县| 博兴县| 常山县| 萝北县| 花莲市| 揭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