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安 民
(湖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旅游與公共管理學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專業(yè)課程教學,是落實黨的十八大“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的有效措施[1]59-62。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边@一重要論述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指明了方向。此后,各高校紛紛開展教學改革,探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專業(yè)課程教學的方式方法。本研究因應這一熱點,通過實驗研究和比較分析,探究在旅游管理專業(yè)的“鄉(xiāng)村旅游服務與管理”課程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學效果,以驗證專業(yè)課程價值融入式教學的成效。
1.價值融入式教學 “鄉(xiāng)村旅游服務與管理”作為高職旅游管理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課,在當前“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背景下,肩負著培養(yǎng)“又紅又?!编l(xiāng)村旅游人才的重任。因此,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鄉(xiāng)村旅游服務與管理”課程教學,有助于實現對學生的信念引領、價值引領和方向引領,有助于培養(yǎng)高素質的旅游人才,有助于促進我國鄉(xiāng)村振興和旅游強國建設。本研究中的價值融入式教學,是指將鄉(xiāng)村旅游服務與管理的知能規(guī)劃成課程主軸,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融入議題插入課程主軸之中,形成課程次軸和教學單元,引導學生將專業(yè)知能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對話、碰撞,重新詮釋過往的經驗,并賦予它們更積極的新意義,讓學生在學習行動中反思、修正或重建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專業(yè)知能。通過教師與學生共同探究專業(yè)知能,反思鄉(xiāng)村旅游發(fā)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避免落入片面強調意識形態(tài)或填鴨式教育的困境,使“鄉(xiāng)村旅游服務與管理”課程的知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學生現實生活世界三者間產生更和諧緊密的相互促進關系。許多學者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學進行了探究,如:李孔文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融入語文課程的路徑,包括修訂語文課程標準、修訂語文教材、融入語文課堂教學和學生語文學習過程等。”[2]45-50又如于紅認為,“高校思政課要闡釋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教育引導力上下真功夫;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文化熏陶力上下硬功夫;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時代感召力上下實功夫?!盵3]70-72
2.能力本位式教學 能力本位教學是以能力為中心來培養(yǎng)符合社會需要人才的教學,具有以能力為重點、以學生為中心、以就業(yè)為導向的特征[4]55-57。目前,能力本位教學研究主要在以下兩方面:(1)對國外能力本位教學模式進行介紹。曾學慧認為,澳大利亞的能力本位教學“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況進行學習,教學組織方式極為靈活”[5]87。程忠國和周暉等人對德國職業(yè)教育能力本位教學模式進行了系統(tǒng)介紹。該模式分為建立企業(yè)經營基本概念、公司基礎經營模擬實訓、公司高級模擬和電子商務實戰(zhàn)三個階段。這種教學模式“能使學生的專業(yè)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和提升”[6]87-90。張麗華、衛(wèi)澤認為,荷蘭能力本位教育主要根據職業(yè)分析所得的崗位能力需求開展教學工作[7]26-28。(2)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學探索。季海菊提出了基于能力本位的項目化教學步驟,包括項目準備階段、實施階段、結果匯報階段和評估階段[8]87-90。梁熠葆和王曉江等人基于能力本位,結合學校自身特點和區(qū)域產業(yè),構建了“課程實驗—基本技能實訓—校內生產性實習—校外頂崗實習”的實踐教學體系”[9]157-158。
3.一般講述式教學 一般講述式教學又稱傳統(tǒng)教學,“以知識為中心,強調所學知識的科學性、連貫性與系統(tǒng)性,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輕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10]138-140。閆廣軍認為,一般講授式教學在學校教學中廣泛應用,具有發(fā)揮教師教育職能、傳授系統(tǒng)化知識、增強學習效果、控制教學進程等優(yōu)點;但也存在不利于發(fā)揮學生主動性、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實踐能力培養(yǎng)等缺點[11]73-75。在教學中,講述式教學多與其他方法聯合使用。余剛、謝祥林等人提出了“講授+導修”的教學模式[12]27-29,陳菊梅、張祖榮提出了講授+探究的教學模式[13]23-27,常雅娟、李素梅提出了講授+互動體驗的教學模式[14]173-174,楊晗和王可心等人提出了講授+任務驅動的聯合教學模式[15]32-35。關于講述式教學的教學效果,閻光才通過定量分析發(fā)現:“盡管在不同學科大類、年級、高校類型以及性別之間存在一定差異,但總體上傳統(tǒng)的講授為主、PPT課件以及板書方式等,依舊被本科生視為最為有效的教學形式與方法。”[16]1-9
1.實驗設計 實驗設計指的是在觀察和調查的基礎上,對研究的某些變量進行操縱或控制,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以探求所要研究的現象。根據研究對自變量和其他干擾變量的控制情況,可將實驗設計分為實驗室實驗、實地實驗和準實驗[17]141。本研究采用準實驗設計的前、后測設計[18]186。在準實驗中,本研究將進行價值融入式教學組、能力本位式教學組和一般講述式教學組這三種不同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親社會行為成效的比較。
2.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對象為浙江某高校旅游管理專業(yè)修習“鄉(xiāng)村旅游服務與管理”課程的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選取三個班級的學生:第一個班級42人,開展價值融入式教學;第二個班級41人,開展能力本位式教學;第三個班級42人,開展一般講述式教學。三個班級的學生在基礎水平上無顯著差異,在教室和教學工具上無任何差異,且均由研究者本人開展教學。
3.研究工具 “親社會行為作為一種以利于他人為目標所采取的行為,理應被納入到高校學生培養(yǎng)目標體系中。”[19]45-48 [20]47-49課堂教學是學校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陣地,其教學模式的不同對大學生親社會行為也會帶來不同的影響。本研究以親社會行為來表征教學成效,理由在于:“親社會行為是個體在社會交往中表現出來的幫助、合作、分享、安慰等一切有利于他人和社會和諧的行為及趨向,在個人發(fā)展和社會和諧中有重要作用?!盵21]208 [22]663-679教育在于教書育人,是把受教育者培養(yǎng)成為適應一定社會需要的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可以用親社會行為來表征教學成效。本研究根據情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維度,修訂了董奇和林崇德的親社會行為問卷,采用了5點李克特量表,對教學成效進行了衡量[23]152。得分越高表示學生的親社會行為越好。
4.分析方法 本研究用SPSS19.0對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取顯著性水平為0.05(雙尾檢驗)。統(tǒng)計方法采用無母數相依樣本的魏可遜配對組符號等級檢驗、無母數的魏可遜二樣本檢驗和無母數獨立樣本的克-瓦單因子等級變異數分析[24]239。
1.價值融入式教學對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影響 “魏可遜配對組符號等級檢驗”統(tǒng)計量表顯示:在“鄉(xiāng)村旅游服務與管理”課程中實施價值融入式教學后,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前、后測平均等級差異量檢驗的Z值為2.193,p=0.031<0.05,達顯著性水平(參見表1)。這表明,價值融入式教學法對大學生親社會行為有顯著正向影響。由表1可知:在具體維度上,修身維度Z值為2.275,p=0.027<0.05,愛家維度Z值為1.972,p=0.046<0.05,愛社會維度Z值為2.016,p=0.038<0.05,愛國維度Z值為2.814,p=0.005<0.05。這表明,價值融入式教學法能有效提升大學生在修身、愛家、愛社會、愛國等各方面的情感和行動力,十分有利于親社會行為的養(yǎng)成。
2.能力本位式教學對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影響 在“鄉(xiāng)村旅游服務與管理”課程中實施能力本位教學后,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前、后測平均等級差異量檢驗的Z值為1.741,p=0.079>0.05,未達顯著水平(參見表1)。這表明,總體來看,能力本位教學法對大學生親社會行為影響不顯著。由表1可知:在具體維度上,修身維度Z值為1.258,p=0.211>0.05,愛家維度Z值為1.612,p=0.122>0.05,愛社會維度Z值為1.401,p=0.163>0.05,愛國維度Z值為2.014,p=0.041<0.05。這表明,能力本位教學法能有效促進學生的愛國情感和行為,但對學生在修身、愛家、愛社會方面的情感和行為沒有顯著影響。
3.一般講述式教學對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影響 在“鄉(xiāng)村旅游服務與管理”課程中實施一般講述教學后,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前、后測平均等級差異量檢驗的Z值為1.582,p=0.116>0.05,未達顯著水平(參見表1)。這表明,總體上來看,一般講述教學法對大學生的親社會行為沒有產生顯著影響。由表1可知:在具體維度上,修身維度Z值為0.456,p=0.741>0.05,愛家維度Z值為0.813,p=0.474>0.05,愛社會維度Z值為1.985,p=0.045<0.05,愛國維度Z值為2.157,p=0.030<0.05。這表明,一般講述教學法有效促進了大學生愛社會、愛國的情感和行為,但對大學生修身、愛家的情感和行為沒有顯著影響。
表1 三種教學方式對學生親社會行為的魏可遜檢驗表
4.結果解釋 如果我們將學生的親社會行為維度從修身到愛國,看成是情感不斷擴展的話,就會發(fā)現價值融入、能力本位、一般講述三種教學方法,均能促進學生愛國方面的情感和行為。如果我們將親社會行為維度歸結為家國情懷的話,修身維度和愛家維度關涉到學生的“小家”情感和行為,愛社會維度和愛國維度關涉到學生的“大家”情感和行為。三種教學模式均有助于學生“大家”情懷的提升,而只有價值融入式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小家”篤恭修己情感和行為的提升。這一結果可用文化情感理論來解釋。該理論認為,在情感文化的規(guī)則下,個體的思維和動機受到誘發(fā),表現出一定的行為[25]322。從能力本位到一般講述,再到價值融入式教學,情感文化的氛圍越來越濃厚,學生從“大家”到“小家”的內圣力量越來越強。
黨的十八大和十九大報告均提出要發(fā)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的引領作用。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考察時曾強調:“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yǎng)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圩涌坼e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盵26]22-26可見,形成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取向和思想觀念是高職旅游專業(yè)學生成長成才的前提條件。
本研究表明:價值融入、能力本位、一般講述這三種教學方法對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存在差異。整體來看,價值融入式教學能顯著提升大學生的親社會行為,能力本位和一般講述教學對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影響不顯著。具體到親社會行為的各個維度,價值融入式教學能有效促進大學生的修身、愛家、愛社會、愛國等各方面的情感和行為;能力本位教學僅能有效促進學生的愛國情感和行為;一般講述式教學僅能有效促進大學生愛社會、愛國的情感和行為。因此,綜合比較來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鄉(xiāng)村旅游服務與管理”課程的價值融入式教學方法對大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影響效果最好。價值融入式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又紅又?!钡母咚刭|鄉(xiāng)村旅游人才,提升教學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