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福壽 蘇偉 李淵 樓洋
摘? 要:學生黨建工作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龍頭。在新時代“互聯(lián)網+黨建”工作模式背景下,高校學生黨務工作者需要結合學生學習和生活特點,正確認識微信的價值與功能,加強微信平臺在黨支部建設中的應用研究,通過建立信息化管理體系,使微信應用真正能夠融入線下黨建工作中,促進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工作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關鍵詞:微信;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0)33-0165-04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CCP branch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arty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et+ " construction mode, party affairs workers need to combine the features of collegiate study and life in modern times, and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value and function of WeChat, strengthen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WeChat in the construction CCP branch of college students, whichfinally promotes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CCP branch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enablement of WeChat merging into the party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Keywords: Wechat; college; CCP branch of college students; construction
作為微信主要使用群體之一的高校學生,微信已深度融入其日常生活、學習中,改變著他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思想狀態(tài),成為表達訴求、建言獻策、溝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成為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的重要渠道。因此,在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中,深入探索微信的應用,準確把握機遇,發(fā)揮微信新社交媒體的優(yōu)勢,對學生黨支部的微信平臺進行有效的開發(fā)、管理和運作,增強支部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歸屬感,使之成為黨支部工作新平臺、新方法、新載體和新抓手,促進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工作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顯得尤為重要。
一、高校黨支部建設中微信的應用優(yōu)勢
(一)微信自身功能價值
對于微信的自身功能而言,立足于高校學生黨支部工作角度展開分析,主要包含三點:一是信息發(fā)布功能。高校學生黨支部工作人員通過微信平臺的運用,將有關學生黨支部的信息與新聞第一時間發(fā)布,促進信息同步交流與分享的實現(xiàn),幫助學生把握輿論導向、了解輿情;二是互動交流功能。鑒于微信社交功能的緣故,用戶能夠與好友互動,抑或是發(fā)表自身想法。而其融入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后,成為了亮麗的風向標,為師生、生生的交流溝通搭建了橋梁;三是服務功能。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中融入微信之后,可將辦事指南發(fā)布在微信平臺上,為學生排難解疑。采取發(fā)帖子的方式,廣泛征集學生有關黨務工作的建議,此類新型“微窗口”的誕生,有利于黨務工作效果的提升。
(二)微信備受高校學生喜愛
目前,高校學生在思想交流、自我個性展示、日常生活記錄、自身壓力宣泄等過程中,基本上都是通過微信進行的。同時,處于青春期的高校學生,身體與心理尚未發(fā)展成熟,其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稍有不慎便會被微信中良莠不齊的信息左右和影響,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交往能力也會被削弱。學生黨員作為高校學生中的精英和特殊群體,黨務工作者更應當有責任有義務主動占領黨建工作陣地,通過積極推進微信平臺在高校學生黨支部工作中的應用和開發(fā),發(fā)揮學生黨員正面宣傳、教育引導和輻射帶動作用,及時正確區(qū)分和鑒別微信中的各類信息,通過學生黨員示范帶頭作用,促使周圍的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三)微信打破傳統(tǒng)媒介限制
以往高校黨建工作的傳統(tǒng)載體選擇與應用上存在載體吸引力不足、渠道豐富度不足、雙向互動性不足等問題,而微信可以擺脫傳統(tǒng)媒介的局限性,使得人們在信息傳達與交流時能夠通過圖片、語音及視頻等形式進行,互動性更高,影響范圍更廣。同時,微信憑借自身即時性的特點,突破了傳統(tǒng)媒介受限于時空的弊端,能有效幫助學生黨員即時完成政治理論學習,不定期向黨組織交流思想?yún)R報,使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工作更具多樣性和靈活性,能為高校黨建工作載體的創(chuàng)新提供滿足需求,并能通過各種插件及載體合力,實現(xiàn)更立體、鮮活的多元溝通。
二、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中微信應用現(xiàn)狀
(一)信息化體系建設滯后
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的日益成熟和高校學生智能手機的普及化,微信已經完全融入了高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以往學生黨支部工作傳統(tǒng)單一的線下模式已經不能完全適應和滿足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應用背景下黨建工作長遠發(fā)展需要。目前,很多高校已將“學習強國”、“黨建先鋒”等手機app應用黨支部建設工作,但學生黨員作為高校中的特殊群體,微信平臺在學生黨支部工作的融合應用發(fā)展問題依然很突出,信息化體系建設滯后。首先,主體不穩(wěn)定性與分散性。高校學生在微信平臺中,通常是以自我為中心,通過對自身內心體驗的整合,延伸與周邊環(huán)境及世界的關系,在內容方面也對生活層面的邏輯十分注重,能夠融入至社會關系中交流互動。此類分散交互式信息傳播環(huán)境,盡管能夠應用于學生黨支部建設工作中,然而卻有一個較長的適應過程;其次,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多數(shù)高校盡管已完成微信平臺的建設,但仍處于探索階段,未構建好完善規(guī)章制度,各二級學院黨組織與學生黨支部之間缺乏微信平臺上的聯(lián)動機制;最后,資金投入不足,更新和開發(fā)應用不到位,導致高校學生黨支部微信平臺建設無法滿足學生黨員日益增長的學習教育需求。
(二)專業(yè)師資隊伍不強
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工作,各省組織部門都分別專門出臺了高校學生黨支部規(guī)范化建設標準或條例,明確指出要配齊配強從事學生黨支部工作的黨務工作者,規(guī)定每個院系按照黨員人數(shù)配備1至3名專職黨務工作者。然而,大部分高校中擔任學生黨支部書記一職的幾乎都為專職輔導員,他們平日里忙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事物管理服務工作,雖然與學生黨員一直走得很近,但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微信平臺應用。此外,多數(shù)高校存在黨建師資隊伍不足和黨務工作者身兼數(shù)職的情況,特別是在缺乏豐富的黨建工作經驗且了解信息技術維護的復合型人才的情況下,無法熟練運用微信資源帶來的便利,不能夠準確了解和掌握學生黨員思想動態(tài),并根據(jù)學生黨員的喜好和現(xiàn)實需求,及時調整黨建工作內容和更新形式。在一手抓業(yè)務和一手抓黨建的雙重工作壓力下,學生支部書記只能保持線下黨支部日常工作的正常開展,長此以往,面對面的傳統(tǒng)黨建工作模式在今后面對日益增長的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應用時,由于失去了微信資源在學生黨員中的潛在工作優(yōu)勢,將不能真正發(fā)揮學生黨支部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和影響力,支部的先進性進一步被弱化。
(三)微信功能定位模糊
雖然學習強國、黨建先鋒等手機app的應用程序大大加強了高校學生黨支部的建設工作,但如何實現(xiàn)線上學生黨員自我教育管理和提高黨員歸屬感認同感的問題未得到解決,部分高校學生黨組織和黨務工作者對微信的應用功能存在認識偏差,微信使用率偏低,各院系之間、學生黨支部之間發(fā)展不充分和不平衡。學院層面,少部分院系結合實際需要,制定優(yōu)惠政策,鼓勵所屬學生黨支部根據(jù)學生不同層次和需求,加快微信平臺開發(fā)和應用,及時更新學生黨員學習教育模式,建立學生黨員民主監(jiān)督機制;部分學院仍然停留在線下重發(fā)展黨員,線上輕黨員自我教育與管理,微信只單純定義為會議群、通知群和任務群,未能將二者緊密結合。黨務工作者層面,部分黨務工作者認為微信不能完全取代線下的傳統(tǒng)黨建工作模式,黨員的發(fā)展、教育和管理沒有必要投入開發(fā);部分黨務工作者自行開通學生黨支部微信平臺,但平臺功能定位模糊,內容形式單一,更新頻率不高,學生參與率普遍偏低;部分黨務工作者直接利用微信平臺完全取代線下的傳統(tǒng)黨建工作模式,造成線上和線下黨建工作相互脫節(jié),未能形成黨建工作的合力。因此,在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要正確處理好微信資源開發(fā)與傳統(tǒng)優(yōu)勢發(fā)揮之間的關系,合理定位微信應用功能,使之成為傳統(tǒng)黨建工作模式的有益補充,有效推進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長遠發(fā)展。
(四)娛樂化信息管控不足
微信的弊端有“不專注、不深刻、不負責”的特性,而娛樂性信息泛濫及文化消費恰好將其弊端突出。多數(shù)高校學生日常生活中,享受簡單、淺表的愉悅,面對黨支部微信平臺內容難以提起興趣,往往沉溺于微信自媒體碎片化閱讀。從客觀的外在環(huán)境來看,娛樂化信息泛濫導致黨支部微信平臺傳播空間遭受了較大程度的擠壓和沖擊,但從內在原因分析來看,會發(fā)現(xiàn)之所以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工作實效性不足,主要還是因為高校學生黨支部未能結合黨員學習生活需求,深度開發(fā)利用微信資源,豐富和完善微信形式、內容單一,充分實現(xiàn)移動互聯(lián)網下黨員多元化的自我教育與管理。所以,為避免高校微信平臺被娛樂化信息侵蝕,必須加大對娛樂化信息的控制與引導,在深入挖掘黨員教育資源和形成一支部一特色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黨員參與網上黨支部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微信平臺及時得到維護和更新;同時,增強微信風險防范能力,在學校和學院層面建立微信輿情突發(fā)應急處理機制。
三、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中微信的運用策略
當前,基于微信平臺提升學生黨建工作,高校應進一步加強管理體系建設,健全完善各項工作制度措施,合理定位微信的“訂閱號、微信群、朋友圈”三大功能,使高校學生黨支部學習教育、思想對話、信息交流、形象展示、工作宣傳、民主監(jiān)督等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活”起來,從而更好地發(fā)揮線上和線下的學生黨建工作優(yōu)勢。
(一)優(yōu)化微信平臺管理體系的建設
首先,針對學生黨支部微信平臺建設,高校領導層應立足于本校學生黨建工作實際,從黨委組織部、黨委宣傳部、學生工作處、現(xiàn)代技術教育中心等部門組建一支具備牢固政治素質、豐富的信息技術與技能經驗的復合型隊伍,參與指導全校微信黨建平臺的管理運營,制定科學可行的微信黨建平臺應用管理方案,統(tǒng)一規(guī)范學生黨支部微信平臺建設標準,對全校微信平臺的應用進行科學研判和作出合理決策,保障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工作能夠在短時間內與微信時代的特點相適應;其次,遵循上下共聯(lián)動原則,分級分類建設微信平臺,層層抓管理,落實學校黨委平臺、院系黨委平臺、學生支部平臺的建立,由學校黨委平臺負責對各院系、學生支部微信號工作動態(tài)進行統(tǒng)籌管理、實時指導,細致劃分工作流程,為學生黨支部微信平臺的高效運轉提供技術支持保障,確保學生黨支部建設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最后,微信平臺投入使用后,高校黨委組織部門每年需劃撥一定的工作專項獎勵和扶持資金,加強日常監(jiān)督和年底考核工作,根據(jù)不同院系和專業(yè),遴選出一批優(yōu)秀的微信運營平臺進行表彰獎勵,通過選樹學生黨支部先進典型,在全校范圍推廣應用。
(二)完善學生黨支部微信訂閱號功能
學生黨支部微信號的開設應當以實現(xiàn)學生黨員的自我教育和管理為黨建工作重點,使支部能夠在學院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發(fā)揮支部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除利用學習強國、黨建先鋒教育資源外,所有黨員在微信訂閱號中既要成為建設主體,又要成為其他黨員提供服務的客體。微信訂閱號可開設“交流園地”一欄,下設專業(yè)學習、考研就業(yè)等子菜單欄目,讓黨員成為經驗的分享者和參與者,促進黨員養(yǎng)成優(yōu)良的學風風氣,早日成長成才;通過開設先進典型欄目,讓黨員努力發(fā)掘身邊的優(yōu)秀榜樣,樹立黨員良好形象,形成自我約束和激勵機制,營造學生黨支部健康向上的正能量;通過開設“每周一課”欄目,按學期指定優(yōu)秀黨員,根據(jù)每周的國家政策、時事熱點、學校新聞等內容,采用圖文或視頻的方式,以微黨課形式進行講授,增強黨員政治理論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黨員的思想覺悟和整體素質。通過開設公開承諾欄目,要求所有黨員公開學期履職崗位及工作職責,實現(xiàn)黨員自我管理和監(jiān)督,從而端正工作作風,克服不思進取思想。此外,微信推送時間可利用學生的課間、用餐及睡前或寒暑假時間,保障推送內容的閱讀量和及時性。
(三)延伸學生黨支部工作微信群功能
學生黨支部工作微信群具有私密性,但不應只定義為通知群和任務群,需要延伸和分擔線下傳統(tǒng)黨建工作的一部分職責。除及時發(fā)布高校和各二級學院工作通知、督促落實任務的完成情況外,高校學生黨支部的黨務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群即時信息的功能,面向所有學生黨員公開征求和聽取支部建設意見,探討活動的內容與開展形式,通過采用集體討論和民主決策相結合的方式,增強支部工作科學決策能力,從而提高全體黨員的工作執(zhí)行力;根據(jù)學生黨建工作需要,黨務工作者充分利用微信群語音功能,組織學生黨員適時開展組織生活會和主題黨日活動,調動支部學生黨員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生生、師生間的互動能力,認真領會和全面貫徹上級黨組織會議、文件精神,增強學生黨員的思想覺悟和政治理論水平;依托支部微信群,黨務工作者可以定期對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開展線上實時培養(yǎng)考察工作,及時幫助解決思想學習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保證黨員發(fā)展質量,有效控制數(shù)量,把好黨員入口關;因在外實習或流動的高年級黨支部學生黨員不能親自到場參加下線支部“三會一課”活動,黨支部可以讓他們通過微信群充分發(fā)表意見或委托現(xiàn)場的其他黨員進行表決;通過支部微信群,黨支部可以定期公開黨員黨費收繳、黨員發(fā)展轉正公示和黨員民主測評等情況,及時收到反饋意見。
(四)精心打造學生黨員先進性微窗口
朋友圈作為微信的一個社交功能,已經成為高校學生傳播信息的一種重要渠道。作為學生中的中堅力量與骨干隊伍,學生黨員的微信朋友圈并非是一個私密空間,閱讀的對象不只是家人和好友,還有可能包括陌生人,如果不及時設置隱私權限,將會具有相當?shù)墓_性,特別是隨意在朋友圈刷存在感,轉發(fā)不真實的信息,妄加猜測和評論,甚至出現(xiàn)違法亂紀的言行時,將會給高校造成惡劣影響,破壞黨組織的形象。因此,高校學生黨支部要主動出擊占領微信朋友圈陣地,使黨員能盡職盡責履行好黨員義務和充分發(fā)揮出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把朋友圈打造成為展示支部先進性,傳遞黨員正能量的微窗口。一是要增強黨員在朋友圈講規(guī)矩、守紀律的責任感教育。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加強黨員《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紀黨規(guī)教育;同時,在學生黨支部范圍內,要求全體黨員成為對方的微信好友,在朋友圈內對全體黨員不設置隱私權限,便于全體黨員相互監(jiān)督和共同管理好朋友圈。二是要使黨員在朋友圈起示范帶頭作用。加強支部在朋友圈的宣傳教育作用,通過發(fā)揮黨員的輻射作用,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圖文或視頻形式,通過社會實踐或現(xiàn)身說法,增進大學生對黨的了解,激發(fā)大學生對黨的情感,鞏固主流意識形態(tài)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優(yōu)勢地位,強化大學生加入黨組織的意識。三是通過朋友圈實現(xiàn)學生黨建工作與德育工作的有機結合。黨員在學校、教師和學生的聯(lián)系上起著橋梁與紐帶作用,通過積極發(fā)揮黨員在朋友圈的影響力,及時了解廣大學生中的思想動態(tài)和利益訴求,努力化解同學間矛盾,引導正確輿論導向,凝聚和帶動廣大學生形成積極健康向上氛圍,從而提升黨員服務群眾能力,樹立黨員正面形象。
(五)完善黨支部微信應用監(jiān)管機制
微信正能量是巨大而不可或缺的,但微信平臺出現(xiàn)的不當言論和有害信息等所產生的負面作用也不容小視。鑒于高校學生黨員尚不具備成熟的思想,同時微信具備自由開放性的特點,或許會有部分高校學生黨員將不恰當或錯誤言論通過微信傳至網絡中的情況發(fā)生,因此,高校相關職能部門需要建立完善網絡風險防范和化解機制,加強微信平臺風險防控工作組織領導,進一步明確風險防控工作職責,規(guī)范二級學院和學生黨組織在微信平臺發(fā)布信息規(guī)則和流程,定期分析和研判校園范圍內微信平臺輿情,有效化解輿情風險。同時,學生黨支部黨務工作者作為微信平臺的日常管理者,負有第一直接責任,要及時豐富黨建風險防范工作技能,教育、引導黨員嚴格遵守法律法規(guī)和紀律規(guī)定,帶頭規(guī)范線上自身的言行舉止;要致力培養(yǎng)一批具備引導輿論方向、影響網絡輿論等作用的高覺悟網絡意見領袖,通過開展網絡用語及網絡交流溝通能力系列專題培訓,促進他們輿論引導能力和控制能力的不斷提升,成為稱職的網絡評論員和輿情防控員,當發(fā)生輿情時,發(fā)揮“領頭羊”的作用,在第一時間辟謠和清除不當言論和有害信息。此外,高校黨員領導干部也應當積極開通個人微信,重視自身粉絲隊伍的積累和擴建,正確引導輿論走向,有效降低輿情風險。
四、結束語
微信的誕生,為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帶來了全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憑借其自身傳播方面的優(yōu)勢對高校學生黨員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在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中應用微信,是與社會發(fā)展及變革相適應的關鍵舉措,也是滿足現(xiàn)階段高校學生黨支部工作多樣化需求的主要方式。為了保證高校學生黨支部充分發(fā)揮自身職能與責任,幫助高校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各高校應當正確認識微信的優(yōu)勢與特點,將其靈活融入學生黨支部建設中,開辟新時代學生黨支部建設工作新篇章。
參考文獻:
[1]李洪濤,吳其林.運用微信開展高校基層黨建工作模式創(chuàng)新探索[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9(07):135-137.
[2]潘江友.淺析微信自媒體平臺在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的運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12):7-8.
[3]馬力,郭加書,孫金香.淺談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的應用[J].才智,2018(19):40+42.
[4]周玲微,邢倩倩,李驥.新時代基于微信公眾號的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實踐[J].北京教育(德育),2018(06):40-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