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妃 陶建斌
摘 要:為了解浙江省溫州市洞頭海區(qū)養(yǎng)殖紫菜重金屬的污染狀況,采用原子吸收法和原子熒光法等對本地采集的42份干紫菜中鉛、鉻、鎘、汞、砷、鋁、鐵、錳、銅與鋅10種金屬元素含量進行檢測分析,結果表明紫菜中富含鐵、錳、鋅人體必需元素,鉛、鉻、銅和汞含量處于較低水平,鎘和鋁的含量較高。
關鍵詞:紫菜;重金屬;微波消解;洞頭
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qū)是我國重要的紫菜生產地區(qū)之一,早在1998年洞頭霓嶼鄉(xiāng)就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浙江省紫菜之鄉(xiāng)”。據統(tǒng)計2018年洞頭全區(qū)養(yǎng)殖紫菜2 128.33 hm2,產量2 494 t,產值15 489萬元,紫菜養(yǎng)殖為洞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隨著沿海地區(qū)工農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大量含重金屬的工業(yè)“三廢”排入海洋,近海海域的污染程度也逐漸加大,重金屬超標成為影響紫菜產品質量安全的主要因素。本文對2018年洞頭海區(qū)養(yǎng)殖紫菜中10種金屬元素進行檢測分析,為洞頭區(qū)保障紫菜食品安全提供依據。
1 樣品采集與預處理
2018年11—12月份紫菜豐收期,在洞頭紫菜加工廠、菜市場和農貿市場等地隨機采集洞頭本地產干紫菜樣品42份。采集的紫菜樣品剪成小片后再打碎成均勻的樣品,密封保存于干燥器中備用。
2 儀器與試劑
主要儀器:CEM-Mars6微波消解儀、PE900T原子吸收光譜儀、AFS-9330原子熒光光度計。
試劑:硝酸為電子級,30%過氧化氫、硝酸鎂、氧化鎂、硝酸銨、磷酸二氫銨均為優(yōu)級純,10種金屬單元素標準物質溶液濃度均為
1 000 μg/mL,均為國家有色金屬及電子材料分析測試中心研制。
3 金屬測定方法
3.1 微波消解
稱取0.3 g紫菜樣品、質控品[紫菜成分分析標準物質(GB W10023)]于微波消解罐中,同時做兩份試劑空白,先加入6 mL 70% HNO3加蓋預消解3 h,再加入1.5 mL 30% H2O2進行微波消解[1]。微波消解完成并冷卻后,將消解罐蓋子取下置于石墨趕酸儀上120 ℃趕酸至近干,取下冷卻后再轉移到50 mL離心管中并定容至
40 mL,用于測定紫菜中鐵、錳、銅、鋅、鉛、鉻、鎘、汞和鋁的含量。
3.2 樣品的測定
稱取0.5 g紫菜樣品、質控品于坩堝中,同時做兩份試劑空白,處理方法參考GB 5009.11-2014《食品中總砷及無機砷的測定》,測定紫菜中總砷的含量??偣?、總砷用原子熒光法測定,鉛、鎘、鉻和鋁用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鐵、錳、銅和鋅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
4 結果與討論
采集的42份紫菜樣品中10種金屬元素含量的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由于GB 2672-2017《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對藻類及其制品中金屬含量的限量值,除了鉛外其他均未作明確限量要求,只能參考標準中對水產動物及其制品的限量要求和其他標準。從本次所檢結果可以看出,紫菜中富含鐵、錳、鋅3種人體必需元素,最高含量分別為695.7、
57.06 mg/kg和63.05 mg/kg。銅的含量范圍為16.71~32.07 mg/kg,若以NY 5073-2006《無公害食品 水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限量》中銅的限量值50 mg/kg為標準,均處于限量范圍內。
檢測的紫菜中總砷含量較高,平均含量為35.90 mg/kg,紫菜中的砷主要以有機砷的形式存在,無機砷占總砷的比例約為0.98%[2],如果按此比例計算,無機砷最高的含量為0.41 mg/kg,遠低于GB 2672-2017對產動物及其制品中無機砷的限量標準1.5 mg/kg。42份紫菜中總汞的含量都很低,均低于甲基汞的限量值
0.5 mg/kg。鉛的含量為0.143~
0.431 mg/kg,均低于限量值1.0 mg/kg,無污染風險,這與大多文獻報道的結果一致[3]。按水產動物及制品中鉻的限量標準2.0 mg/kg判定,僅1份紫菜樣品超標,超標率為2.38%。
這批紫菜中鎘含量較高,按GB 2672-2017規(guī)定的甲殼類中鎘限量值為0.5 mg/kg為標準,超標率為100%,這與姚潯平等[4]對寧波市紫菜中鎘含量報道結果是一致的,趙艷芳等[5]研究了紫菜中Cd的存在形態(tài),結果表明紫菜中的Cd以與植物螯合體(PC)結合的有機形態(tài)存在,并提出紫菜中的PC-Cd在生物體內的殘留量很低,但是對人體的危害性還有待進一步研究。紫菜中鋁含量非常高,甚至有2個紫菜樣品的鋁含量超過
1 000 mg/kg,若按照GB 2762-2017中規(guī)定食品(面制品)中的鋁限量為
100 mg/kg,檢測的這批紫菜鋁超標率為100%。尚德榮等[6]對海藻中鋁的化學形態(tài)進行分析得出,海藻中鋁主要以穩(wěn)定的有機鋁形態(tài)存在,而毒性較高的無機態(tài)鋁含量只占3.75%~4.94%,但是也不排除在加工過程中為沉淀紫菜表面泥沙能會加入含鋁制劑,可見以總鋁含量高低來評價紫菜是否合格具有一定局限性。
5 結語
紫菜作為一種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天然保健食品,深受消費者的喜愛,然而海洋環(huán)境的重金屬污染和紫菜對金屬的高度富集導致紫菜對人體具有潛在的危害性。此次對洞頭本地紫菜中10種重金屬的含量檢測分析發(fā)現(xiàn),紫菜中鎘和鋁含量普遍較高,但國家又未作出限量要求,因此為更科學的評價紫菜的食用安全性,應加快研究紫菜中鎘和鋁的存在形態(tài)以及對人體的危害,并完善藻類相關重金屬檢測和限量標準。
參考文獻
[1]曾臻,譚強來,武曉麗,等.微波消解-ICP-MS法同時測定干紫菜中28種元素[J].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19,25(5):30-33.
[2]陳星星,吳越,周朝生,等.浙江沿海藻類重金屬含量測定及健康風險評價[J].浙江農業(yè)學報,2018,30(6):
1029-1034.
[3]朱云,邵彪,丁紅梅,等.南通地區(qū)干條斑紫菜中砷、鋁、鉛、鎘的污染情況研究[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8,9(8):1950-1954.
[4]姚潯平,王立,蔣麗,等.寧波市紫菜中11種重金屬含量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3,23(13):2803-2806.
[5]趙艷芳,尚德榮,寧勁松,等.體積排阻高效液相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測定紫菜中鎘(Cd)的形態(tài)[J].水產學報,2012,36(1):148-153.
[6]尚德榮,趙艷芳,寧勁松,等.海藻中鋁的化學形態(tài)分析[J].水產學報,2011,35(4):539-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