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鎮(zhèn)原縣東街小學
在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強調:“人命關天、安全第一,各位教育廳長、局長、校長要時刻把師生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實責任、警鐘長鳴,深入排查校園安全隱患,積極化解矛盾,從源頭上、根本上維護學校安全穩(wěn)定,切實把校園建成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1]由此可見,做好學校安全工作是全社會高度關注的民生大事。那么,如何抓好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筆者在長期實踐中,深刻體會到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奔車之上無仲尼,覆舟之下無伯夷?!睂W校安全工作之重,重于泰山。如果說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那么安全就是生命線中的血液。生命不保,何談教育?只有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牢固樹立“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識,強化學校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確保學校健康發(fā)展。
學校必須根據實際,與時俱進,不斷修訂完善有關校產、水電、交通、集會、疾病防控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制訂諸如《校園安全工作實施方案》《教師安全工作職責》等各類安全工作方案、職責,與學校各責任人簽訂《班級日常管理責任書》《學生放學路隊護送責任書》等各種責任書。從而保障管理人員分工到位、安全制度落實到位,相關責任明確到位、教育措施具體到位等“四個到位”,著力突出“一崗雙責”“AB崗同責”制度,確保學校安全工作不留真空時段,不留管理死角,實現校園安全管理無縫對接,做到人人處處時時有事干,事事時時處處有人管。
建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全面抓”和“全體教職工人人抓”的兩大安全管理責任體系。一是管理層責任體系。落實安全工作“一把手”負責制,成立由校長任組長、分管副校長任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為組員的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成立由分管副校長任組長、政教主任任副組長、總務后勤人員和骨干教師為成員的校園安全巡查小組。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細化責任,分工負責,將學校的安全管理責任落實到每個管理人員手中。各責任人全權負責責任范圍內師生的安全工作,進行監(jiān)督、指導、檢查、考核。二是實施層級責任體系。校長與各班子成員,包級領導與各班主任、科任教師,各班主任、科任教師與各班學生及家長,路隊護送教師與各路隊學生等責任主體之間,按照學校要求簽訂各種責任書,將責任層層包干,將任務層層分解,將措施層層落實,讓“管處室,抓安全;管班級,抓安全;管教學,抓安全”的“一崗雙責”“AB崗同責”的意識入腦、入心、入行,同時強化監(jiān)管考核機制,將所有安全管理工作與學期、年度考核,評優(yōu)選模,職稱晉升掛鉤,有重大安全事故的實行一票否決。
在完善的制度保障和嚴密的體系支撐下,學校還要持續(xù)加強“人防、技防、物防”的“三防”建設,管控風險,消除隱患,確保安全。根據國家有關規(guī)定配足門衛(wèi),配齊裝備,實行校園封閉管理制度。購置足量保安服裝、金屬探測儀、警用橡膠棒等。安裝一鍵式報警器、校園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在錄播室、多媒體教室、微機室、電子備課室等重要部位都要安裝電子防盜裝置。充分發(fā)揮現代高科技的作用,為學校安全工作加上保險杠。學校領導輪周值班,門房24小時有值班人員,嚴格執(zhí)行來客及師生出入登記制度,嚴禁社會閑雜人員進入校園,做到“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積極拓寬學生安全保障責任范圍,要確保學生、教職工校方責任險投保率均達到100%,為師生的生命安全再筑一道防火墻。
“安不忘危,盛必慮衰。”學校安全工作不僅要常掛口邊,永放心上,更要抓在手里,踩在腳下。細節(jié)決定成敗,學校要堅持從細微處著手,狠抓一日安全常規(guī)管理工作,讓每一位師生每天在學校都明確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
居安思危,才能防患于未然。在校園里,一些不起眼的小細節(jié)往往可能會被忽略,卻有著很大的安全隱患。尤其是針對普遍性、階段性、苗頭性問題,務必早預測、早發(fā)現、早解決。隱患排查要做到“五個一”,即“一個隱患、一名領導、一套方案、一抓到底、一定消除”。事件整改做到預案、責任、措施、資金、時限“五落實”。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充分發(fā)揮每個教師的主觀能動性,讓每位教師都成為學校安全工作的參與者、主導者。學生在學校和教師接觸最多,溝通交流也最多,學生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時刻都在教師的視線之中。那么及時制止和矯正學生的危險言行,及時掌握每個學生的動態(tài)是我們每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尤其是班主任和跟班教師要共同負責班里每個學生到校后的一切活動安全,分工合作,共同考核,成績共享。每個班級都要認真落實“晨午檢”“周小結”等制度。教師要堅持在每天早晨、中午學生到校時檢查學生身上和桌框里的物品,學校要明確要求學生到?!叭粶省?,即不準帶易造成傷害事故的危險物品,不準帶零花錢,不準帶垃圾食品進校園。
以“人文化、情感化”管理為基礎,要隨時對校園內存在的各類矛盾進行排查調解,尤其是學生間的矛盾沖突要及時發(fā)現、及時化解,避免發(fā)生校園欺凌事件,確保校園安全穩(wěn)定。校園欺凌行為是目前學校存在的比較普遍的安全隱患,教師要弄清欺凌行為產生的原因、哪些學生容易被欺凌、欺凌的一般行為等三個問題。學校要加強心理輔導室建設,積極有效開展心理輔導活動。每個科任教師在班級日常管理中都要考慮得更周到一些,在育人工作中要更注重學生生命本質的需求。每個教師在與學生的相處中更細心、用心一些,多為學生的生命底色涂上友好善良、體諒理解、大度寬容等美好元素,有的放矢,對癥下藥,才能在預防校園欺凌工作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校園衛(wèi)生工作在學校安全管理中不可或缺,做好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極其重要。學校要適時利用健康教育課、晨會等時間向學生宣傳流行性疾病防控知識。在流行性疾病防控期間,要求各班達到無縫隙管理目標,實行師生晨午檢制度和零報告制度,確保“早發(fā)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學校每年要組織對全體師生體檢一次,還要對環(huán)境衛(wèi)生、教室衛(wèi)生、個人衛(wèi)生實行長效檢查督查制,安排人員堅持定期對全校教學活動場所進行消毒。各處室、各班按照職責分工,總務處協(xié)同值周組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檢查評比工作,要確保校園的長期干凈整潔和師生的身心健康。
“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積漸然,不可不察也?!庇嘘P專家稱80%的學生意外傷害事故都是可以通過教育和預防避免的。因此,學校要堅持開展多種宣傳實踐活動,建立安全教育工作長效機制。每周安排心理健康、安全法制教育課,做到課時、教師、教案、筆記四到位,對師生進行健康、安全、法律等常識教育,值周組、政教處、總務處通過綜合量化考核,進行紀律安全班評選活動。利用主題班會、國旗下的講話、校園廣播、板報櫥窗、懸掛橫幅、知識競賽等形式,通過講解和演練,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讓學生接受比較系統(tǒng)的防火防電、防交通事故、防震、防溺水、防傷害等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教育[2]。定期組織消防、防震等實踐演練活動。堅持每學期主動聯系,請法制副校長、公安、交管、消防、衛(wèi)生防疫、市場監(jiān)管部門等到學校開展法律、消防、重大疫病防治等各種安全知識講座,積極協(xié)調各相關部門建立校園及周邊環(huán)境治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填補學校安全教育的單一性、局限性。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推進校園安全工作的深度開展,強化師生安全知識,弘揚安全文化,落實學校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有效降低師生意外傷害事故的發(fā)生,提升安全教育效能。
學校安全工作無小事,要事無巨細,在管理過程中力求“全面管理不留死角,全程管理不漏細節(jié),全員管理不忽視一人”,立足校情,努力做到“獎懲并舉,點面結合,齊頭并進”。
要著力構建學校、家庭、社區(qū)“三位一體”的安全教育格局。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不光是學校的責任,也是家庭和社區(qū)的責任,家庭和社區(qū)對學校教育的補充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學校要加強家校合作,積極落實家長的安全監(jiān)管責任,通過簽訂安全責任書、微信平臺、家長座談會、家長調查問卷、意見征詢,小手拉大手等活動,使安全教育走進家庭,切實落實家長的安全監(jiān)管責任。班主任要與學生、家長分別簽訂安全責任書,目標明確,責任到人。尤其是要強調家長在放學后和節(jié)假日加強對孩子的監(jiān)管和安全教育,堅決杜絕交通、溺水等安全事故的發(fā)生。避免安全工作校重家輕的現象。學校要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與社區(qū)緊密聯系,讓學生定期參加社區(qū)活動。只靠學校一定抓不好安全工作,需要社會各方面的支持與配合,要加強學校與公安機關、衛(wèi)生防疫等職能部門的密切聯系,把學校單一的安全教育逐步轉變?yōu)閷W校、家庭、社區(qū)“三合一”的合作教育。
教育部陳寶生部長說:“加強督導檢查追責,把責任落實。安全責任重于山,落不實,這個山是懸在空中的,掉下來會砸死人?!边@足以說明檢查考核的重要性,沒有檢查考核,相當于紙上談兵。有責不追責,有功不獎勵,吊兒郎當,長此以往,必定“砸死人”。學校在日常工作中要堅持把創(chuàng)建平安校園與加強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校園文化建設、星級班級評比等有機結合起來,以安全促進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3]。定期召開學校安全工作會議,總結安全工作,獎懲兌現。安全工作突出的個人和班級,學校要予以表彰獎勵。安全工作出現問題的,在評優(yōu)選模、職稱評定上堅決執(zhí)行一票否決制,堅持原則,絕不姑息。
前途盡有無窮路,只在工夫不斷間。總之,學校安全工作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靠實工作責任,加大工作力度,落實工作措施,才能有效提高安全工作管理水平,才能促進學??沙掷m(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