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中山市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中心小學 王樹志
洪訊濤曾在《童話的基本論述》一書中對童話這樣定義:“童話是一種以幻想、夸張、擬人為表現(xiàn)特征的兒童文學樣式?!痹谕挼氖澜缋铮瑯鋾f話、鳥會交談、小動物也和孩子們一樣有了思想。多么神奇,又富有童趣。孩子們的成長路途中少不了童話的陪伴?!度罩屏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也曾明確表述:“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币虼嗽诓烤幇娼滩闹?,童話類課文所占比重較大,在小學階段的分布集中在低段和中段,其中一年級6 篇,二年級6 篇,三年級2 篇,四年級4 篇。
小學童話教學的重點是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開展有效的童話閱讀。在三年級上冊,教材編者特意安排了一個單元的童話課文,旨在引導學生習得預測方法、會讀童話、愛讀童話。教材編排了《總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不會叫的狗》三篇童話。通過開展《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的學習,學會預測。后兩篇文章是習得預測之后的運用。這樣的編排,從扶到放、從教到用,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期待,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孩子的世界里,預測這一閱讀策略并不陌生。但之前它一直存在于無意識的閱讀中,童話課將預測這一手段引入課堂,旨在引導學生能夠主動預測、形成思考的能力。
下面筆者將以《永遠也倒不了的老屋》為例談談如何引導學生預測有據、預測有法。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讀完題目,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暗藏在里面的語言張力?!袄衔菀呀浕盍艘话贇q了。它的窗戶變成了黑窟窿,門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沒人住了?!边@樣一棟殘破不堪的老屋居然永遠也倒不了。為什么呢?學生自然而然就產生了疑問。老師根據學生的這一疑問,相機引入“預測”這一概念,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師:什么樣的房子叫老屋?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嗎?
生1:一百多歲。
生2:很久很久沒人住了。
生3:殘破不堪的老屋。
……
師:出示圖片,就是這樣的老屋。于是他給自己下了定義:“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你覺得這座老屋倒下了嗎?為什么?(請不同學生說不同的想法。)
生1:也許是因為它還有想做的事情。
生2:可能是因為有什么事情發(fā)生讓他改變了主意。
生3:可能是有人挽留他。
……
師:孩子們,你們剛才做了種種猜想。這就是預測。
語文新課標在教學建議部分也曾這樣談到,“語文教學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huán)境”。當孩子接觸一部分新知識,產生認知期待的同時,也會因對未知的好奇生出一些不確定、不自信因素。教師由文段對老屋的描寫入手,聯(lián)系生活實際,鼓勵學生大膽預測、做出猜想。在學生獲得自主探究學習的愉悅感時,再來揭開“預測”的神秘面紗,進而將語文要素的“高深莫測”化解于無形。
這座年代久遠、渾身破敗的老屋被人遺忘了很久,就在他想倒下去的時候,小貓、老母雞、小蜘蛛紛紛來到老屋,所以老屋總也倒不下去。這些小動物來了之后,與老屋之間發(fā)生了哪些故事呢?
師:老屋為什么總也倒不了?老師再給你一條線索,你就知道了。(出示小貓和老屋的圖片)
師:猜猜看老屋什么原因沒倒?你看到了什么?小貓說的貓語,喵喵喵。誰來幫老師翻譯一下。
生1:小貓可能對老屋說,它和媽媽走散了,想在這里等等媽媽。
生2:小貓可能對老屋說,下大雨,她的窩被雷電擊中了。
生3:小貓可能對老屋說,外面太黑了,它感到害怕。
……
師:作者是這樣寫的。一起讀一讀,看看你們預測得準確嗎?
出示文段“再過一個晚上,行嗎?今天晚上有暴風雨,我找不到一個安心睡覺的地方?!?/p>
新課標提出:“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要善于通過合作學習解決閱讀中的問題,但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來代替?zhèn)€人閱讀?!鳖A測有意料之中,又有意料之外。在探討合作的過程中,既能收獲胸有成竹的篤定,又能收獲出乎意料的驚喜。當學生結合圖片展開預測,個性化的閱讀就形成了。
在童話故事中,最常見、最經典的結構就是反復性結構,即結構相同、情節(jié)相似、寫法相似的段落?!吨┲腴_店》《小蝌蚪找媽媽》《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以及《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都運用了這一結構。反復式的結構段落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能夠喚醒學生的閱讀期待。對于結構的認識,不只是機械地去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反復,而是要引導學生去主動發(fā)現(xiàn),什么是反復?為什么是反復?借助預測這一閱讀策略可以很好地引導學生主動去探尋文章結構奧秘。
師:接著誰又來了呢?有可能是誰?
生:老母雞(根據圖片預測)
師:第二天老屋在倒下之前準備說什么?
生: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
師:同學們,我們根據文段預測。接下來如果來了小松鼠,它和老屋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故事?
生:在老屋倒下的時候,小松鼠會來到,請求老屋的幫助。老屋答應了它,又沒有倒下去。
師:我們回看這個文段,老屋和小貓、老母雞的故事,可以概括為這幾個詞。
計劃——偶遇——請求——回應。
師:請同學們依照這條線索試著自己口頭創(chuàng)作下。看看還有誰會來?
(學生展示)
師:如果照著這個節(jié)奏講故事。老屋總也倒不了,故事總也講不完。讀者也沒有耐心再聽下去了。
同學們,你們對照課文想想看,在結局的安排方面,作家還有什么奇思妙想?
生:講了三個故事就結束了。
生:結局沒有再提“好了,到了我要倒下去的時候了?!?/p>
師:這就是作者故事安排的精妙之處。安排了三個故事.卻出人意料,戛然而止。借助標題、線索、圖片、句段、生活經驗幫助我們完成預測。
本單元的導讀提示談到“猜測與推想,使我們的閱讀之旅充滿了樂趣?!遍喿x的愉悅感是從讀者的審美感受中獲得的。通過預測,孩子們對文本進行再創(chuàng)作。課堂預測所激發(fā)出的想象力帶給孩子的是閱讀和審美能力的提升?!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關于寫作,要求教師“要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善于將讀與寫、說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對文本的預測,其實就是讀者對作品的再創(chuàng)作與深加工。
根據新課改的理念,低段的童話教學一直都倡導讀與寫的結合。但是落實到寫的方面,筆者發(fā)現(xiàn)低段學生的“天馬行空”固然充滿想象力,但是容易找不到邏輯,容易變成“流水賬”作文。所以,在低段的童話寫作教學中,我們要實現(xiàn)先扶后放,要給學生準備好“梯子”。有了梯子,學生能對自己的想象進行再修剪,刪減掉無關緊要、細枝末節(jié)的部分,留存精華和閃耀的部分。預測這一閱讀策略的使用,就是一架幫助學生進行寫作練習的梯子。對語言的預測、幫助孩子們留意文本的別致之處。對情節(jié)的預測、帶給孩子們口頭創(chuàng)作和文本呈現(xiàn)的碰撞火花。對結局的預測,讓孩子感受意料之外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