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軍
摘要:當下我國素質教育已得到全面推廣,教育改革也在穩(wěn)步推進.在新課程背景下廣大初中教育工作者加強創(chuàng)新改革力度,通過轉變教學模式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以此達到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學習水平的目的.在上述教學需求下,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成為初中數學教師關注重點.基于此,文章首先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現狀簡單闡述,然后主要針對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實施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課程 初中數學 小組合作學習
目前針對初中數學教學,我們越來越注重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協作,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及時獲得所學知識,還能培養(yǎng)其數學知識以外的能力與素養(yǎng),如與他人團結協作能力、語言溝通能力、尊重他人良好品德等.因此,在初中數學實際教學中有效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一、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現狀
1.分組缺乏科學合理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分組時經常會出現忽視學生個體差異、數學基礎知識等能力問題,導致小組成員無法實現優(yōu)勢互補作用,每個小組之間實力相差甚大,對實力弱小的小組帶來挫傷,影響小組成員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影響教學質量.
2.合作趨于表面形式化.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最終目的的定位不準確,未將高效、高質量教學作為起點及終點,單單在乎形式上的合作,對小組合作學習展開的意義認識不清楚,那么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只是表面看上去進行的熱鬧非凡,實際取得的學習效果卻不夠理想.
二、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
習實施策略分析
1.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通過教師的角色變化實現的.教師是學生學習路上的引導者、促進者和合作者.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首先應轉化角色并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1)教師的組織、參與及調控作用:教師既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同時也是參與者,當小組學習進行的非常順利時,教師應給予學生相應表揚;當過程中出現問題時,教師應及時干預及調控,為學生提供有效指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成為小組成員之一,予以點撥講解,這對學生具有較大幫助.(2)教師的引導作用: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作為引路人,首先需全面把握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以及每位學生自身知識水平及認知結構,觀察其學習過程的規(guī)律及特征,從而引導他們獲取知識,培養(yǎng)自身能力.如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學中,筆者會先讓學生解下列方程:①7x=6x-4;②5x+2=7x-8;③8-2(x-7)=x-(x-4);④15(x+15)=13(x+6).學生解答完后,讓其總結這四個方程的解題步驟,啟發(fā)學生觀察前面三個方程與最后一個有什么不同之處,并提問能否把分數系數換為整數,給予學生幾分鐘思考時間再組織小組討論.教師需深入每個小組,針對他們出現的問題進行引導,讓每小組派代表與全班同學進行交流,再由其他學生進行點評,最終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實現學習目標.
2.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興趣永遠是學習的動力,創(chuàng)設合理有效的情境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設可根據初中生的年齡、生活經驗及心理特征展開,如在“數據收集與處理”這一課教學中,可要求學生計算全班每位學生每周干家務活時間的平均數、中位數及眾數,部分學生會質疑“計算這么多數據是否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呢”,筆者回答能想想其他辦法解決嗎?各小組開始討論并迅速找出解決方法,每組的1號學生對本組成員每周干家務時間進行統(tǒng)計,其他5位學生分別統(tǒng)計其他5個小組的數據,每個小組相互分工、配合,兩分鐘就完成了數據收集,有效提高了統(tǒng)計效率.上述活動展開不僅發(fā)揮了群體積極功能,還順應了學生的心理需要,激發(fā)其個體自主參與學習的樂趣,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其明白合作學習的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階段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非常必要,可有效促進學生相互之間的學習,進一步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同時幫助學生培養(yǎng)團隊協作意識,但是當前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仍存在部分問題,需要相關教師采取針對性解決措施.
參考文獻:
[1]朱麗華.優(yōu)化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創(chuàng)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9,12(4):78-79.
[2]唐清海.新課標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2019,4(8):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