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九華鄭甸幼兒園 陳大麗
閱讀狀態(tài)包括閱讀方式、組織形式和閱讀心理狀態(tài)。我們一直關注和研究自然積極閱讀狀態(tài),首先是自然狀態(tài),包括真實的狀態(tài)、自由的狀態(tài)、自覺的狀態(tài);其次,是一種積極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包括積極參與的狀態(tài)、活躍的智力活動狀態(tài)。喜歡閱讀的兒童通常有較多積極閱讀經(jīng)驗,而農(nóng)村幼兒閱讀活動難以持續(xù)發(fā)展,追其根源即在于沒有良好的閱讀狀態(tài),只是停留于蜻蜓點水式閱讀。如何建構農(nóng)村幼兒自然積極閱讀狀態(tài),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初步探究。
節(jié)日文化豐富多彩,蘊含許多教育契機。教師可以嘗試借助節(jié)日契機,開展主題系列閱讀活動,體驗節(jié)日活動帶來全新生活感受。3 月8 日是婦女節(jié),教師先讓孩子走進生活中調(diào)查婦女指哪些人。通過尋找、訪問、記錄、繪畫、討論交流,孩子們逐漸厘清“婦女”的概念,知道婦女除了媽媽還有奶奶、阿姨、嬸嬸、外婆等女性同胞,并且了解生活中婦女從事哪些職業(yè)。孩子們通過稚嫩的繪畫表征、語言交流,自然流露對從事各行各業(yè)婦女的尊敬之情。有了孩子對婦女認識積極情感鋪墊,老師創(chuàng)設了面對面夸夸媽媽(奶奶)、貼心服務等生活體驗情境,孩子們勇敢地將“愛”說出來,一個小男孩面對自己的媽媽,慢條斯理地傾訴:“媽媽你每天早早上班,我還在睡夢里,晚上回來還要為我洗衣做飯。媽媽,兒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長大,以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感謝媽媽關心我、照顧我,這是我送給你的禮物,愿你永遠漂亮?!眿寢尞攬龈袆拥昧飨聹I,緊緊抱住孩子。孩子簡單真實的話語打動了大家,這種浸潤式的閱讀活動打破了以往執(zhí)行教材或預期目標的模式,創(chuàng)造性實施生活課程。老師以節(jié)日為契機讓孩子走進生活,走進社會,孩子從生活中閱讀到媽媽真實可感的愛,“愛在每一天”記錄故事一直持續(xù)著,孩子們主動分享,這種自我建構的閱讀狀態(tài)積極自然自由,更使生命課程生動地展開。
我們秉持“活教育觀”理念,讓閱讀課程走進生活,根據(jù)幼兒需要和興趣用心探究生活課程資源,與當下主題有效融合,讓幼兒浸潤式閱讀之花慢慢綻放。中班幼兒進入“可愛的動物”主題活動中前,老師通過班級QQ 群鼓勵家長用圖片、視頻等形式積極交流分享孩子與自己親密小伙伴的故事,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訴說和小動物相處的故事。圖書角里,只見孩子們互相交流,諾諾小朋友滔滔不絕:“我家八月喜歡黏著我,我一回家就上躥下跳沖過來跟我握手,然后乖乖地趴到我腳下幫我撓癢癢,有一次我生病住院了,它找不到我,竟然趴在我的小鞋子旁等我回來。”圖書區(qū)自制小動物圖書陸續(xù)出爐了,有母雞生蛋的故事、狗媽媽照顧狗寶寶的故事、貓捉老鼠的故事、小倉鼠失蹤的故事、鸚鵡學舌的故事……在小動物故事分享會上,孩子們帶上自己制作的動物圖畫書有聲有色地講給大家聽,孩子們一個個神采奕奕。孩子們對身邊小動物產(chǎn)生真實細膩的情感,他們想了解更多的小動物。閱讀區(qū)投放了一些動物書,尤其是一本《動物找家》的立體書籍,非常受大家的喜愛。書中每個小動物都有一個不同的立體的家,孩子在看一看、猜一猜、說一說中認識更多的動物,對動物家族產(chǎn)生喜愛的情感。同伴之間也多了自然互動,你說他找,他說你找,孩子們的閱讀狀態(tài)變得更積極主動。這種積極自然閱讀狀態(tài)來源于孩子發(fā)自內(nèi)心渴求,這種閱讀狀態(tài)讓幼兒享受閱讀過程,更能助力兒童成長。
虞永平教授指出:“閱讀是兒童內(nèi)心的渴求。”閱讀應該是兒童自主行為。
陶行知提出“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3—6 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也明確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jīng)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育環(huán)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jīng)驗的需要?!弊鳛橐痪€老師需要擁有良好的價值判斷力,挖掘身邊資源,引領孩子與生活對話,通過生活學會生活。我與幼兒共讀繪本《我爸爸》的過程中,我善于抓住與繪本鏈接可利用生活資源,在與孩子的交流對話中,孩子們積極介紹了自己的爸爸,爸爸是軍人、醫(yī)生、工人……爸爸很勤勞、十分幽默……有一個小男孩說:“我爸爸脾氣壞,喜歡賭博,經(jīng)常跟媽媽吵架,還要跟我媽媽離婚,爸爸是個大壞蛋。”有一個小女孩默默低下頭不吱聲。生活中的爸爸各色各樣,在孩子心中形象大體相同。我?guī)ьI幼兒走進安東尼·布朗的《我爸爸》的繪本故事,引導幼兒細致觀察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感受安東尼爸爸的超人形象,爸爸像牛一樣有力氣、像魚一樣靈活、像猩猩一樣強壯、像貓頭鷹一樣聰明……我順勢利導,調(diào)動孩子生活經(jīng)驗,引導幼兒用一些熟悉的動物形容自己的爸爸,感受表達的詼諧有趣。孩子們用畫筆畫出像蜜蜂一樣勤勞的爸爸、像猴一樣聰明的爸爸、像花一樣溫柔的爸爸、也有的畫出像老虎一樣兇猛、像刺猬一樣令人難受……孩子們發(fā)揮想象力大膽作畫表達,暢談自己爸爸身上的優(yōu)點和缺點。我鼓勵孩子在生活中觀察自己的爸爸,嘗試畫自己的爸爸,制成手繪書“我的爸爸”。陶行知老先生說:“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教學生學?!焙⒆釉趯W習路上,我們不要撞倒孩子,我們要讀懂孩子,釋放孩子的童真。時值春天,只有帶領孩子走進這個孕育希望的季節(jié)里,才能實現(xiàn)陶行知先生“六解放”思想,誘發(fā)孩子更大的創(chuàng)造力量。遇上春天,我?guī)ьI孩子沉浸在自然春光里,開展“春天的色彩”“春天的故事”“玩在春天”等生活探究活動,初春,孩子們發(fā)現(xiàn)許多嫩芽冒上來了,我們追隨孩子興趣,依托自然真實情景,帶領幼兒觀察探究,在實踐中閱讀“芽”的故事,鷹架幼兒的行為,引發(fā)幼兒深度學習。對話式探究閱讀活動過程納入更加廣泛的、內(nèi)容豐富的、情緒洋溢的、生動有趣的認識體驗中。歸于實踐對話式探究閱讀拓寬了孩子們視野,豐富了孩子們的生活體驗,生活即教育理論給我們啟迪,生活是教育源泉,我們善于汲取活源讓我們的閱讀課程更立體、豐富。
兒童閱讀需要輕松自由,但也需要智力活動的積極、思維的活躍,而不是一種懶散狀態(tài)。閱讀是兒童內(nèi)在的需要,圖畫書生動的畫、有趣的故事,能給兒童帶來想象和快樂,帶來感受和經(jīng)驗。我們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物質環(huán)境,更需要支持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讓孩子擁有多元的悅讀體驗,讓閱讀成為孩子內(nèi)在需求,逐漸內(nèi)化為孩子的自覺體驗行為,為孩子終生閱讀奠定良好基礎。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幼兒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們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別于成人?!庇變邯毺氐墓P觸、動作和語言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情感。在自由繪畫活動中,悅悅小朋友高高舉起自己的畫說:“老師,你看?!蔽覐澫卵粗漠媶枺骸疤鹛鸬漠嬂锩嬗惺裁春寐牭墓适?,能講給我聽一聽嗎?”甜甜細聲細語地講起來:“小螞蟻、小蝸牛、蚯蚓一起去玩耍,它們來到綠綠的草地上打滾、聞花香,好開心了。”她遲疑一會兒,我故作驚訝狀態(tài):“剛剛天氣還好的(手指畫上的太陽),這時天上開始下雨了(指著畫上的小雨滴)?!蔽覇柫艘痪洌坝陙砹?,它們怎么辦?”她又開始講起來:“蝸牛立刻縮進殼里躲雨,蚯蚓也鉆進了泥土里,毛毛蟲找來一片葉子擋雨?!蔽抑钢嬅嫔系暮昂w到哪里去躲雨?”她接著說:“它飛到草叢里躲雨?!蔽矣钟煤闷娴难酃舛⒅嬌厦娴牟屎纾骸坝晖A?,大家看到彩虹很高興。它們又高高興興在一起出來玩了?!痹谖业男蕾p鼓勵下,甜甜獲得自信。我順勢利導地說:“天黑了,他們各自回家會干什么呢?”甜甜又拿起筆繼續(xù)畫起來……她畫中的故事更多了,我鼓勵她:“你可以將你長長的故事裝訂成一本屬于你自己的故事,分享給爸爸媽媽、小伙伴們。”雖然孩子們的制作顯得稚嫩、粗糙,但合理的表征比精美的制作更重要,其過程更具學習價值。
我們要樹立“一日生活皆課程”大課程觀,我積極嘗試將幼兒圖畫書滲透到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趦和囊暯情_展多元自主性閱讀活動。我會帶著幼兒在綠茵茵的草地上讀繪本,會給快要入睡的幼兒講故事,會在每天晨談時分與幼兒分享圖畫書,也會在午餐后的休息時間引導幼兒自主閱讀。建構孩子自然積極閱讀狀態(tài)也成了我們沉浸觀察的必修課,我們以自己的言行感染孩子,鼓勵孩子積極參與到繪本閱讀活動中來。自然、開放、多變的閱讀環(huán)境為幼兒提供自由選擇機會,他們可以反復閱讀自己喜歡的繪本,用自己不同的節(jié)奏進行多元閱讀,讓閱讀成為兒童生活的一部分,讓個性在閱讀中得到自由發(fā)展。
視野開闊比知識獲取更重要,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比讀書量更重要。我們成為孩子閱讀的支持者、引領者,努力建構幼兒自然積極閱讀狀態(tài),也正是在這種積極的自然狀態(tài)中,兒童的心靈才得到滋養(yǎng),精神才得以發(f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