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州市東關回民初級中學 劉明德
初中階段是學生由兒童向青少年階段轉化的重要階段,并且這一階段會有許多新增課程,學生也有了更加成熟的思維模式。因此這一階段,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與德育塑造就顯得尤為重要。青少年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思維活躍,由于也是青春期階段,學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開展都面臨著許多問題,這一階段許多學生的思想是盲目的,學校負有教化責任,必須要對學生進行積極正確的思想引導。體驗式主題班會的模式雖然主旨在于說服教育,但是其內(nèi)容形式發(fā)生了重要的改變,學生從被動學習的角色變成了主角,學生通過班會的模式可以把遇到的問題大方地表現(xiàn)出來,另外豐富的表現(xiàn)形式也引起了學生的興趣。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體驗式”學習圈模式在西方心理學家的研究中橫空出世,學習被認為是一個發(fā)展的過程,不中斷且以“體驗”為根基,其中的四段論為由體驗引起觀察和反思,再通過對所學知識的抽象概括轉化為行動應用。
而所謂的體驗式的主題班會則是借助這一理論進行的管理班級的一個良好的方法,開展的形式以及相關的模式也是在體驗式的相關理論基礎之上產(chǎn)生的一種新型的班會的形式。在開展這種體驗式的主題班會之前,教師需要確定班會的主體,也就是說要根據(jù)學生的相關需求和教育的目標以及班級的實際管理狀況進行分析后確定下來,當然整個班會的過程應該以各種不同的活動以及有趣的游戲作為主線,全程貫穿,從而為參與到體驗式主題班會的學生提供一個與眾不同的情境體驗,有效地引導學生并且組織學生參與到班會當中去是教師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學生只有參與進去才能夠獲得相關的體驗。在班會活動當中學生玩兒游戲,參與活動都僅僅只是一種形式,在整個過程當中學生要通過這種形式學會彼此之間的交流和分享,將自己在班會當中獲取的感受進行抒發(fā),并且總結反思自己所具有的各種感悟,將這些感悟轉化為自己以后的實際行動,用相關的理論來指導自己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的行為,班會的意義就是在于這方面。除此以外,學生在班會當中還需要實現(xiàn)一個知識的主動構建,這也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一個有效的途徑。這種體驗式的班會很明顯地改變了以往枯燥無味的班會模式,以一種嶄新的班會形式重新激發(fā)了開展班會的樂趣,并且還更加充分地激發(fā)了學生參與到班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加便于教師采取合理科學的方式進行班級的管理。通過班會,學生個人的發(fā)展目標將會和整個班級的發(fā)展目標相結合,學生作為班級主體的地位將會更加的穩(wěn)定,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將會更加的順利,也更加積極有效。本文接下來的內(nèi)容將會總結一些體驗式的主題班會在班級管理當中的應用情況和相關的應用效果。
一個班集體在學校就是一個單位,內(nèi)部成員之間又會營造出整個班級的氛圍。每個內(nèi)部成員之間相互的尊重與認可被稱為班級認同感,另外這個認同感也包括對整個集體的認同感,比如個體認為自己所在的集體團結友愛氛圍好,那么這就是這一個體對于整體的認同感。而認同感取決于個體對班集體的期望值以及個人是否感到舒適,班集體成為自己的舒適圈之一,這也是衡量班級認同感的重要指標。量變引起質變,班集體中的每個個體又對整個集體呈現(xiàn)出反作用,因此想要做好集體管理工作,就必須對每個個體進行密切的觀察,培養(yǎng)每個學生對于班級以及同學的認同感,共同營造一個和諧友愛的班級氛圍,這是班級取得好成績的首要前提。當學生在班級中獲得了認同或者對班級產(chǎn)生了較為濃烈的認同感,就會激發(fā)其做貢獻以及做好班級一分子的動力和積極性,其自我管理能力也將不斷提升。良好的班級氛圍又能夠為學生營造優(yōu)質的學習與進步的環(huán)境,在這一環(huán)境中,學生都會不同程度地拔高,進而影響整個班集體的狀態(tài)與成績,這也是由集體榮譽感為內(nèi)在驅動的。而班會這一集體形式向來是班級氛圍營造的催化劑,尤其是在體驗式班會中,豐富多樣的活動以及師生互動的樂趣將會完全展現(xiàn)出來。游戲作為寓教于樂、拉近感情的重要方法,學生通過班會中的游戲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在合作與競爭中又錘煉了同學友誼,讓每個學生參與其中,學生將會產(chǎn)生歸屬感與默契。
比如在一個班級剛剛建立的時候,同學教師彼此之間都并不是非常的熟悉,交流起來也比較困難,大家對于一個班級當中的集體意識也比較模糊,并沒有太強烈的責任意識。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應該積極地采取一些措施改變現(xiàn)狀,盡量通過一些活動消除彼此之間的陌生感,使得學生能夠更快地適應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的認同感、榮譽感。對于一個班集體來說,剛組建的時候有一定的陌生感是正常的,彼此之間并不熟悉也是正常的,因此班主任的作用就十分重要了,體驗式班會就是班主任的一個有效的途徑,幫助班主任實現(xiàn)縮短師生彼此之間距離的目標。學生的歸屬感并不是平白無故就產(chǎn)生的,更多的是活動游戲之后,大家熟悉起來才產(chǎn)生的歸屬感,這種情況才是當前教育當中比較常見的情況。
游戲之后的分享,這也是體驗式班會開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于初中生來說,這將是拉近同學之間關系的交流,是減少同學之間距離感的一個契機。這個分享的過程必將是同學們交流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知道彼此的長處和思考問題的方式,這對于班級來說也是增強班級凝聚力的一個簡便方式,讓班級的同學都能夠擁有集體的榮譽感和歸屬感。在初中的班級管理中,班級的整體性是極為重要的,通過游戲將同學關系不斷地拉近,而通過游戲之后的分享,使得同學之間更好地了解彼此。因此,對于初中生的班會要采用更加豐富的游戲形式,讓其成為初中生班會的主旋律,通過各種各樣的小活動拉近同學們的距離,如搶凳子或者才藝展示等一些游戲方式,讓學生進行各種合作交流,進而熟悉對方。先形成自己一個一個小的圈子,然后再通過整體的游戲氛圍形成一個大的圈子,讓整個班級形成一個良好的氛圍,讓同學們在游戲中尋找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在班級里的歸屬感。這樣不僅很好地消除了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的焦慮感或者是在生活中的一些挫敗感,同時這也是增加同學們自信,提高班級凝聚力的一個重要方式。在班會過程中讓同學們自己出謀劃策,讓小組的成員總結在游戲過程中的得失,在班會快要結束的時候進行分享,在這樣一個愉快的氛圍中,同學們能夠暢所欲言,這也是對同學們語言表達能力的一個很好的鍛煉。通過這樣一個契機才能快速地讓學生融入新的集體中,這種體驗式的班會,讓學生在游戲中不斷成長。
對于初中的學生來說,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在進行學習教育的過程中,也要立即糾正其錯誤的行為,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因此在這個過程中,班會就發(fā)揮出了其最為重要的一個價值。每階段的班會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很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提高班會的效果?在這個過程中采用體驗式主題班會的方式,進而幫助同學們進行行為上的糾正,讓同學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在班會開展的過程中,采用模擬生活或者學習的方式,對一些學生日常生活中比較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討論,探討怎樣做才是正確的。例如:可以讓同學們對遲到或者是在上課的過程中出現(xiàn)違紀、說話或是考試過程中作弊等情況進行實況模擬。然后引導同學們編排一些不良現(xiàn)象、不良習慣的小品進行現(xiàn)場表演,讓同學們在輕松的氛圍之中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引導同學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能夠糾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強硬的要求一些具體的規(guī)則約束,很難起到好的效果,初中這個階段的學生都存在很強的逆反心理。因此,需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性,才能夠引導同學們更好地生活和學習。
利用體驗式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心理上的輔導,將枯燥的學習生活變得更加有趣起來。因為學生正處于一個復雜的發(fā)展階段,面臨各方面的問題都沒有具體的解決方式,其思想的發(fā)展尚不夠完善,沒有經(jīng)歷過太多的事情,因此利用主題體驗班會,通過對一些實際問題的模擬,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面對困難,提高學生心理的承受能力。因為學生剛剛通過了從小學到初中的蛻變,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心理上的變化,這也是消除學生內(nèi)心的疑慮,提高學生自我認同感的良好契機。方便后期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增強學生學習上的自主性。這樣一個體驗式的班會將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在班會的過程中設計以“勇敢”為主題的體驗班會,讓同學們切實地感受到生活中的困難,意識到挫折并不可怕,自己有能力也有信心戰(zhàn)勝困難。同時讓同學們都參與到班會中來,讓每位同學分享其在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分享自己戰(zhàn)勝困難的一些方法,這樣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同時也方便了同學之間的交流。這是學生彼此認識的一個良好的契機。這樣一堂班會方便同學們分享自己曾獲得過的知識,對于班會的形式也不再局限于一些傳統(tǒng)的方式。體驗式班會也能對整個班級整體進行思想上的升華,班會的開展重點并不在于次數(shù),主要在于其每一次開展所產(chǎn)生的實際效果。
綜上所述,在初中的班級管理實踐當中,體驗式主題班會展現(xiàn)出其特殊優(yōu)勢,這一模式能夠最大限度上調動每個班級成員,形成合力,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這將直接影響到班級中的每一個人,同時這也是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的一種方式,從多個角度表現(xiàn)自己,從多個角度認識自己,有利于學生的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