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志國
經過緊張的中考,同學們懷著既激動又興奮的心情踏入了高中校園,并準備投入到全新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中。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學習方面的壓力會使新鮮感逐漸淡去。隨之而來的是人際關系的困惑,以及面對新的競爭環(huán)境的失落感。于是,新的生活適應期就出現(xiàn)了種種適應性問題。
適應就是平衡,適應就是發(fā)展,適應就是成長。實際上,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適應的過程。面對每一個人生的轉折,同學們都要努力在適應期內實現(xiàn)人與環(huán)境的新平衡。那么,面對高中新生活,高一新生該怎樣主動適應新生活呢?
一要做好心理準備。要認識到適應是高中生活的第一堂課,也是自我成長的機會。遇到一些適應困難的時候,要拿出頑強的意志力,勇敢地去面對,比如:不因心理上的不適應而產生恐懼感;不因生活環(huán)境的不適應而產生失望感;不因學習上的優(yōu)勢消失而產生失落感;不因經濟上的一時困難而產生自卑感;不因人際關系處理不得當而產生壓抑感。還可以借助積極心理暗示,比如,“適應能力是在實踐中提高的,我一定能夠很快地適應新生活”,來增強自己適應新生活的信心。這樣,有助于縮短適應期。
二要調整角色心理。適應就需要改變自我,角色變化了,心理就應該跟著轉變,因此要學會正確評價自我。比如上高中后,每個人都會面臨重新評價自己的問題。一面是破除優(yōu)越感,以平常心態(tài)面對新的生活;一面是破除自卑感,正確對待與同學間的差距。而差距有兩類,一類是必須補救的,比如在學習或人際交往上的問題,一定要想辦法縮短距離,但要允許自己有一個逐漸改變的過程;一類是可以接受的,著名作曲家貝多芬不會因為打拳打不過拳王阿里而自卑;阿里也不會因為創(chuàng)造不出第九交響曲而自卑。所有,要記住,“我有不如別人的權利”。
三要優(yōu)化學習動機。不少同學一考上高中,便有了“喘口氣”的心理,出現(xiàn)“理想間歇期”,不經意間導致學習成績大幅度下降,出現(xiàn)學習適應困難。所以要優(yōu)化學習動機,樹立新目標,把上高中作為人生新的起點。這樣才能獲得經久不衰的學習動力,避免出現(xiàn)“理想間歇期”,更好地適應高中的學習。
四要調節(jié)失落心理。面對適應期的失落,應采取樂觀豁達的態(tài)度,積極進行調適和補償。如學習成績不盡人意,注意調整學習動機,改進學習方法,便會有所進步;當不了學生干部,就把時間用來多讀點書,便能獲得補償;有想不通的不快之事,主動找老師同學談談,可以得到放松和調適。必要的話,還可以求助專業(yè)的心理輔導老師。
一要調整生活方式。對絕大多數(shù)新生來說,進入高中是獨立生活的第一步。要學會獨立生活,學習和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入學之初,首先要學會起居、飲食、穿戴、洗曬等。在熟悉新的生活、老師和同學的同時,還要迅速熟悉學校的教學設施,了解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明確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允許做的??梢远嘞蚋吣昙壍耐瑢W請教,加強與老師、同學的接觸,掌握各方面的信息,這樣才能盡快適應新生活。
二要調整學習方式。調整學習方式,是適應高中學習生活的重要一步。初中與高中在學習上的不同,最突出的一點就是高中的學習比初中的學習需要更大的自主性。所以,新生要逐步學會主動學習,自己確定學習目標并制定學習計劃,自己檢查學習效果,主動找教師征詢意見,主動請教老師問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被動為主動,更大程度地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以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隨著作業(yè)增多,還一定要學會主動合理地安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三要調整人際關系。入學之初,同學間的互相關心和幫助,相互信賴和理解,有助于減輕心理壓力,減少孤獨和寂寞感,有助于較快地熟悉新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同學之間應多加了解,熟悉彼此的生活習慣和性格,為以后的相處打下基礎。在交往過程中應該做到:注意傾聽他人的講話,適當表達自己的見解,誠懇地對待他人,克服傲慢和嫉妒心理,積極參加集體組織的各項活動,從而讓自己盡快地融入新的集體,形成融洽的人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