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翠芹
摘?要:小學英語教學主要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為主,目的是要能運用所學詞匯進行口語交際,這就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詞匯量。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加強詞匯教學的直觀性、增強詞匯教學的趣味性、利用語境,突出詞匯教學的整體性顯得尤為重要。詞匯教學一直都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本文作者通過多年在基層的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在小學階段,詞匯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存在個體差異,沒有找到快捷詞匯學習的方法,語音發(fā)音不夠準確等。相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詞匯的學習是有一定困難的。那么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的質(zhì)量,有何解決對策?教學與師德追求之間有何聯(lián)系?這是一個值得教師們共同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教學策略;素養(yǎng)與師德;關愛學生
一、小學英語教學策略方法和過程
1、課前充分準備,包括:課件、多媒體教學視頻及本課相關內(nèi)容。要求教師詳細下足功夫去備課,對教材有非常具體的了解:這課有什么問題,主要是講哪個對話句型?要做什么提問準備去應對學生的提問,與學生要交流的內(nèi)容等等?;竟υ鷮嵤菍W生最好的禮物,也是教師基本技能的要求。
2、教師要通曉學生學習的目標與動力,找準切入點有效的進行詞匯教學、單詞頭腦風暴、課堂小組競賽、分組檢查學習效率,有班級小組評分表對每位孩子的英語教學量化考量,以提高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為基本目標,逐步達到《小學英語教學目標》要求。
3、家校共抓孩子們的學習,不僅要在校學習,回家了更要鞏固學習內(nèi)容,讓學習更有延續(xù)。英語是一門語言,只有先是愛上說,敢于開口說,多記憶,多練習與保持讀英語的習慣,才能把它學好。
二、英語教學班級考量目標及對比實效
1、低年級段班級與高年級段班級之間的差異。我們在教學中把兩個年級段孩子用不同的方法教。一個時間后做一個教學實驗對比。通過實驗對比,實驗班學生在詞匯記憶能力方面優(yōu)于普通班。同樣的教材,實驗班上得快,學生接受快,詞、句認讀能力強,單元測評成績也明顯優(yōu)于普通班學生。在對學生的問卷調(diào)查中80%以上學生對英語很感興趣或有較大興趣。15%左右學生有一點興趣。
2、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習效果明顯。通過有效教學訓練,學生基本掌握了單詞的拼讀規(guī)律,自學能力增強。學生樂于讀單詞,記單詞,強調(diào)了學生的主體性,體現(xiàn)了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作用共同發(fā)揮。同時,有效教學也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提高了學習效率,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記憶詞匯深刻,效果極佳。
3、實驗成效突出。通過對比四年級兩個班的教學試驗情況,實驗班在教學設計上,采用高效英語課堂與有效教學模式。先就課題自己的想法,再綜合出解決方法,得出結(jié)論。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說出著重通過指導自學,由扶到放——“我會學”;匯報展示“兵教兵”——“我能行”;從“要我學”轉(zhuǎn)為“我要學”,采用多種綜合教學方式和方法。對比班主要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即以任務型教學為主的教學方法進行常規(guī)教學。實驗證明,使用高效英語課堂與有效教學策略能夠明顯提高學生的單詞學習效率和測試成績,并能夠提高學生,特別是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實踐證明,只有抓好詞匯教學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全面發(fā)展,逐步達到并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
三、師德的含義及基本要求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 師德,就是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zhì)。愛崗敬業(yè),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有教無類…,這都是師德?!拔岜孛咳兆允∑渖怼?,教師注重與學生多做情感上的交流,知道學生需要什么,在學校里,他們不僅要學好各種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根據(jù)自身的愛好與特長,找準目標,既要全面發(fā)展,有有自己的特長。
四、教師基本素養(yǎng)與師德追求是主要動機
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對學生來說都是新知識,對知識的第一印象會給學生留下根深蒂固的影響。教師的教授內(nèi)容必須準確科學。教書育人是一項職責重大的嚴肅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敷衍和馬虎。要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展開教學。讓學生擁有愉快的學習時光,學有所獲。這樣,就要求教師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充電,不斷的補充新知識,才能適應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五、關愛學生,與學生共同成長
師德的核心問題是愛,這種愛必須是排除了私心和雜念的父母般溫暖慈祥的愛,恩師般高尚純潔的愛。它表現(xiàn)在:當學生受到挫折、處境困難的時候,給學生以同情、關懷、體貼和幫助;當學生生病的時候,主動噓寒問暖,送藥送飯;對待學生的提問,耐心細致,和藹可親地給予解答;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幫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將教書和育人有機的統(tǒng)一起來。
六、師德追求是熱愛教育事業(yè),嚴格律己,無私奉獻
教師的道德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教師職業(yè)理想的翅膀,教師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基礎的。一個熱愛教育事業(yè)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奉獻的。
總之,在當今社會,日益增長的信息與時代感對教師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及期待。小學英語是孩子接觸英語最初的課程,教師只有把握住教學策略,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jié)和成長,才能給學生最好的營養(yǎng),讓孩子們愛上學習。師德追求是職業(yè)規(guī)劃及動力源,也是我們最重要的部分。
參考文獻
[1]?張希琳. 關于小學英語有效教學策略的探究與實踐[J]. 當代家庭教育,2019,000(025):P.181-181.
[2]?王俊英. 小學英語聽力教學問題與策略探究[J]. 時代人物,2008,000(010):116-117.
[3]?王璐. 關于小學英語有效教學策略的探究與實踐探討[J]. 小學時代,2018,000(008):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