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有效地開展互動式教學,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當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巧妙的教學設計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互動當中,在教學當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給予學生表達自主意見的機會,讓學生能夠暢所欲言。
在傳統(tǒng)教學當中,美術教學中師生互動效率差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首先是教師對于課堂的主導和把控過于強勢,其次是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缺乏興趣。大部分教師習慣教條化的“照本宣科”式講述,再加之學生在教師講解的過程中缺乏表現空間和機會,導致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差,師生互動的頻次較低,教學效果難以提升。
比如在以“春”為話題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問題引導來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同學們,如果我們想要通過某些具體的意象來表達春天的到來,可以怎樣去刻畫呢?”這個時候學生回答道:“可以畫上小燕子,燕子回巢就代表春天來了?!苯處熯@個時候再引導:“這些都是直觀的可以用肉眼看到的事物,能不能從一些不易察覺的細節(jié)上來表現春天的到來呢?”學生這個時候陷入思考,教師可以適當地給予學生引導,通過教師的問題引導,學生不僅能夠明白繪畫的技巧,而且與教師交流的過程中也充分表達了個人的意見,這對構建良好的師生互動模式有著積極的幫助。
良好的課堂氛圍是開展互動式教學的關鍵所在,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信息技術手段來營造生動的場景,讓學生能夠形成自由的意見表達,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與教師進行知識探討,這樣更有利于建立完善的師生互動體系,同時教師也能夠從學生的意見表達當中發(fā)現學生的學習問題和漏洞,作為后續(xù)教學改進的參照,進一步完善教學過程。
比如在繪畫動物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動物世界》等類似的科普短片,來讓學生了解部分動物的特點。在觀看結束后,教師從美術的角度提出問題:“同學們認為繪畫出老虎最重要的步驟在哪里,怎樣才能夠繪畫出老虎的特點?”通過剛剛觀看的動物視頻,學生產生了不同的意見,有的說:“頭上的‘王’字很重要。”有的說:“黃黑的斑點很重要?!睂W生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著,課堂當中能夠進入一種良好的交流氛圍,教師可以融入學生群體當中,給予指導和點撥,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造情景,以問題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討論氛圍,這樣能夠更便于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能夠提升教學效果,促進小學美術的教學進步和發(fā)展。
小組合作探究是近年來教學當中應用范圍較廣的一種教學形式,通過發(fā)揮生生交流的作用,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意見碰撞,對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有著積極的幫助。教師可以在教學當中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探究,讓學生自主地完成知識探索,通過集體決策來總結知識點,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降低教師的教學負擔,能夠將生生互動的效用發(fā)揮到極致。
比如在學習“剪紙”這一節(jié)內容中,為了讓學生能夠了解不同地域剪紙的特點,可以在多媒體上展示多種剪紙作品,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尋找這些作品之間的差異,在學生探究完成得出答案后,再通過學生得出的結論進行知識滲透。這種教學的好處在于,學生在自主探究后,對作品已經建立了基礎的認識,這個時候再進行知識講解,學生的理解和認識能夠更加深刻,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最終完成了融合,能夠優(yōu)化學生的理解和認知,大幅度地提升教學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教學當中,想要發(fā)揮出互動教學的價值,需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更換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通過多元化的教學設計讓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得到強化和提升,讓學生能夠體會到美術學科的內在價值和魅力,進而促進小學美術教學的進步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