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開呈
仙游縣華僑中學,福建仙游 351251
智慧閱讀,主要分為廣義和狹義,從廣義上來說,智慧閱讀所呈現(xiàn)出的特點為綜合、全面,強調(diào)求實求行、求真求知;從狹義上來說,智慧閱讀是向?qū)W生傳授閱讀技巧,使其能力得到培養(yǎng)的教學活動。實踐證明,將智慧閱讀和寫作進行結(jié)合,可以加深學生對閱讀的理解,促使學生利用閱讀所得知識完成寫作。
教師若想借助閱讀教學提升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就應致力于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敏感程度。為了使學生能夠有效應用語言寫出帶有豐富感情的文章,其前提便是激發(fā)學生的真情實感,讓學生能夠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有所感悟,并且能夠?qū)⑶楦杏行П磉_出來,而這屬于進行智慧閱讀時應該達到的效果。智慧閱讀能夠有效陶冶學生的真情實感,使學生飽含情感地進行閱讀。
學生在閱讀時可以建立專屬自身的新邏輯、新知識體系,即通過了解他人提升自我認知能力。教師應遵循“以人為本”理念,讓學生在閱讀時具備主動權(quán)。智慧閱讀可以使學生更加個性化,同時鍛煉其思考力,這對提升學生構(gòu)建寫作提綱、創(chuàng)新寫作內(nèi)容等極為有利。教師需要注意的是,不管社會如何發(fā)展,教師都能從多途徑引導學生收獲知識,收獲情感,進而使其個性化的思考能力被激發(fā)出來,這也是開展智慧閱讀時需要達到的效果,其能夠使學生將在閱讀中得到的資源轉(zhuǎn)化成自身的寫作靈感。
在明確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教師為了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系統(tǒng)化,可以結(jié)合文本的類型以及文體展開智慧閱讀教學,這相比于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而言,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文體主要指文章的結(jié)構(gòu)方式以及話語體式等,站在文本價值層面來看,教材中的問題主要有風格、體裁以及語體等。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選文的文體主要包含詩詞類、記敘類(寓言、童話、小說、散文以及詩詞歌賦等)以及議論文等(如《紀念白求恩》)。類型、文體不同的文章,其特性也各不相同。
興趣是小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趣味性教學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智慧閱讀教學過程中,教授需要結(jié)合教學目標,合理規(guī)劃和設計教學內(nèi)容,并選擇生動的教學方式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以激發(fā)學生參與閱讀和寫作活動的興趣。雖然語文課本中的課文是不變的,但卻存在非常廣闊的課外閱讀空間,這些課外文本,不僅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還為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為增強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將多媒體素材引入到教學之中,沖擊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感官,通過這種方式,在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春》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軟件播放與春天有關的歌曲,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然后引導學生在聽音樂的同時,聯(lián)想春天的畫面,而后向?qū)W生提問春天到來的標志是什么,有的學生回答說:小鳥活躍起來了,有的學生說樹長綠葉了,然后教師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春》這篇文章,看看文章中對春天景象的描寫。最后教師應帶領學生對這篇文章的寫作特點和寫作手法進行分析。在分析后得知,朱自清先生在創(chuàng)作這篇文章時,融入了自身的情感,從表面上看,這篇文章首先描寫了春天的普通景色,接著從不同的角度描寫春天,分別為春天的草、春天的樹、春天的風和春天的雨,最后進行總結(jié),對春天進行贊美。顯然,《春》這篇文章的寫作手法為分門別類,通過對景觀的羅列,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敘述。但我們作為讀者在閱讀這篇文章時,卻被其中的內(nèi)容所吸引,深深陷入作者所描繪的風景中。事實上,作者想要描寫的內(nèi)容并不是春天的景觀,而是通過景觀描寫襯托出春天所帶來的變化,并在其中寄托了自身的情感,利用修辭手法,使它們表現(xiàn)地十分美好。作者非常擅長把控細節(jié),可以通過對細枝末節(jié)處的刻畫,使春天生機勃勃的氣象得到彰顯。由此可見,朱自清先生在描寫春天時,利用了多種描寫手法。這恰恰是學生寫作時所欠缺的東西,為此,教師應帶領學生分析課文后,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的寫作和修辭手法,做到以景寄情和以物寄情。
在經(jīng)過課文閱讀、分析和分享感受等環(huán)節(jié)后,學生會對所學文章和其中的寫作技巧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認知和理解,智慧閱讀和寫作之間的關聯(lián)也會更加密切。
通過上文的分析不難看出,閱讀和寫作的關聯(lián)十分緊密,這就要求初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智慧閱讀與寫作相結(jié)合,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平臺,為智慧寫作等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