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良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00
從前,有個禪師,每天只做三件事:砍柴、挑水和做飯。有一天,這個禪師開悟了,開悟后每天仍然只做這三件事,但與之前完全不同了。不同之處在于禪師在開悟前,砍柴的時候惦記著挑水,挑水的時候想著做飯,做飯的時候又想著砍柴;而開悟后砍柴時就想著砍柴,挑水時只想著挑水,做飯時就想著做飯,時刻保持正念,不加評判地對當下的狀態(tài)保持全然的覺知。
當代的青少年生活在一個挑戰(zhàn)不斷增加的世界,現(xiàn)代科技把我們的時間拆解得支離破碎,使人處于一種心猿意馬的狀態(tài),青少年學生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做到像禪師一樣保持自己的專注力,不被外界紛雜的世界所干擾呢?正念為我們提供了新的視角和途徑。
正念源于東方佛法,是一種專注力訓練的方法,是練習對當前經(jīng)驗的覺知,不做任何多余的努力,既不評判評價,也不努力使它變好。初始階段主要的練習方式是將注意集中在特定的目標上,比如呼吸、聲音或身體感覺等。當個體在練習的時候,意識會經(jīng)常從選擇的對象不斷地轉(zhuǎn)移到其他對象,比如想法和情緒等。練習者覺察到這一點,將注意不斷地帶回到選定對象。通過持續(xù)的練習,注意力達到一定的穩(wěn)定性之后,練習者可以試著轉(zhuǎn)換注意力的焦點,擴大覺知范圍,最終達到無分別地對當下的一切身心現(xiàn)象進行覺知。練習者一直都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在訓練自己的注意力,這種注意力把做事本身當成目的,使人的意識保持有序。
國內(nèi)外對學生群體的正念訓練研究表明,正念訓練對學生常見的心理困擾如注意力問題、學業(yè)問題和情緒問題等均有明顯的改善。正念練習可以培養(yǎng)一種專注的學習品質(zhì),即能按照目標,調(diào)控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積極地投入學習活動過程的一種注意品質(zhì),由此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成績。同時,學生的樂觀水平、親社會性、同伴接納度也有提高,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情感平衡的能力,發(fā)展內(nèi)在的能量和優(yōu)勢,既提高了學習效率也讓人快樂。近年來也有很多學者做了正念覺知對抑郁和焦慮干預效果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正念與認知療法相結(jié)合對抑郁和焦慮癥的治療與藥物治療相比同樣有著非常顯著的成效,而且學習正念可有效的減少抑郁的復發(fā)風險,既節(jié)約開支又安全可靠,沒有任何的副作用。
正念如此的神奇,那我們怎么來使用這種方法呢?《高效休息法》中給出了一種最簡單的實踐的方法,就是正念呼吸法,正念呼吸使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學習效率倍增??梢岳谜n間休息的時間,把注意力集中到呼吸的頻率和幅度上來,姿勢要點是立身中正,自然舒展,使脊柱拉長,用心感受每一次呼吸,感受空氣通過鼻孔時的感覺,空氣進入胸腔后胸部的膨脹感,吸氣和呼氣時腹部的起伏變化,不必深呼吸也不用控制呼吸,“等著”呼吸自然到來,在練習中不需要爭取任何東西,也不帶任何評判和期望,一旦走神,用呼吸把注意力帶回。
正念常見的練習方法還有正念行走和正念飲食等。我們每天匆匆地趕路,從一個地方到達另一個地方,很少能夠享受到行走帶來的快樂。而正念行走是把行走過程作為觀察對象,沒有想到達某一個地方,而是不斷地保持留在此刻。在行走時將注意力聚焦在足底,使用自然緩慢地行走方式,來充分體察自身的感受和周圍的世界,感受雙腳與鞋子摩擦的感覺及鞋子與地面接觸時的感覺,察覺腿部和腳上肌肉的變化,以及周圍空氣流動、風吹拂身體的感覺,以好奇和開放的態(tài)度來對待自己的各種體驗,就好像是自己第一次行走一樣,其實是心靈在行走,一路行,一路喜,每一步都是療愈與滋養(yǎng)的修行。
正念飲食,即將意識專注于吃飯,一小口一小口的慢慢咀嚼,感受食物的味道,同時也感覺到食物當中有陽光、雨水、種子,有廣闊的種植環(huán)境,有勞作的人,還有加工的過程,感受到食物被緩緩的輸送到全身,全身的細胞被充分得到滋養(yǎng),全部都充滿了活力,整個過程都充滿感恩,感恩食物,感恩天地造化,感恩身體的每個細胞。
這些簡單的方法幫助我們從日常生活中獲得積極情緒和正能量,從而擁抱持久的快樂。
在碎片化、強壓力的今日,自我批評,孤獨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是一些青少年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因此幫助青少年保持情緒健康至關(guān)重要。正念訓練不僅可以培養(yǎng)自我關(guān)懷,還可以促成對壓力的關(guān)鍵理解。當青少年們對自己的感覺變得更加具有覺察力時,他們就可以覺察到什么會誘發(fā)消極情緒,什么可以安慰情緒,有力量去對抗思緒的紛擾,辨認內(nèi)心的方向,提高了個體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水平。心安茅屋穩(wěn),性定菜根香。愿正念智慧助你遇見心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