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倩婷
【摘要】目前,信息技術已在教學課堂上成為了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等多方面運用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的得力助手。通過各種直觀形式的呈現,枯燥無趣的理論知識也可以變得更加生動形象,教育效率也因此而大幅度提升,在課堂上的師生互動也逐漸變得密切。要想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中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就應當注重多媒體技術的綜合應用,讓學生成為教學課堂的主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多媒體設備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教學情境,從而讓學生們在教學過程中收獲豐富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最終全面提升教學質量與水平。
【關鍵詞】信息化;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改革創(chuàng)新
在當今大數據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手機、互聯(lián)網等媒介的應用加速了信息的傳播,由于人們生活和學習節(jié)奏的加快,小學生的學習也越來越依賴便捷的教學方法。所以,在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讓學生各種各樣的學習需求得以滿足,并且這也與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性格特征相符[1]。除此之外,由于小學生對任何新奇的事物都充滿求知欲,有較強的接受能力,所以將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能夠吸引他們對教學內容予以更多的關注。
一、信息化時代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策略
(一)引用網絡中與道法有關的優(yōu)秀事例,升華學生的道德情感
小學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具有較強的思想性與體驗性,雖說學習需要牢牢記住知識內容,但是只有讓學生產生深刻的思想情感體驗,讓學生深入了解其真正的思想內涵,才能夠體現出良好的教學效果[2]。但是,以往的教學模式只注重學生是否記牢知識內容,難以讓學生對它們產生共鳴,因此,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在課前尋找一些飽含深刻情感與能體現正確價值觀的德育事例作為課堂教學案例,在上課時以圖片、文字、視頻等方式播放給學生觀看,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對這些事例的分析,并引發(fā)學生進行深刻的思考[3]。例如,在學習“同學相伴”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導入網絡中同學之間團結相處的例子,來引導學生結合案例分享交朋友的經驗,讓學生明白友誼的重要性,要用心去珍惜友誼。即使是在處理與朋友之間的沖突時,也要注意保持冷靜,在意與朋友之間的往日情分,在正確處理沖突和傷害的同時還要學會互相尊重。如此一來,道德與法治課堂才能達到喚醒、培養(yǎng)以及升華學生道德感情的教學目標。
(二)利用信息技術喚醒學生教學課堂的主體意識
要想更好地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教師必須將學生視為課堂的主體,將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更加個性化、多元化的。當然,要想讓這樣的教學場景成為現實就必須改善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的氛圍,所以,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情境化特點,建立起有利于為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教學情境,以便激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如此一來,就可以為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水平,夯實基礎。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模式通常采用被動的方式讓學生學習知識,其理念已經難以滿足現在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的需要,其必將被時代所拋棄,且取而代之的就將是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4]。例如在學習《這些事我來做》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利用網絡搜集一些在本課的基礎下,與生活有關的教學資源加入到教學課件當中,讓學生通過這些事例結合自身的日常行為反思,并且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舉手發(fā)言,說出自己之前沒有做過的力所能及的事,并承諾出今后要做出的改變。如此一來,既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又能利用信息技術提升教學效率,實屬一舉兩得。
(三)借助信息技術拓寬課程空間,促進素質教育
全面規(guī)劃與合理組織小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深刻的體驗到素質教育的實際內涵。而信息技術可以讓道德與法治課教師實現利用課后時間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為了突破課堂教學的局限性,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微信開發(fā)小程序,如“聊天樹洞”,讓學生利用這個小程序匿名說出自己內心深處渴望尋求幫助的小秘密,并且學生在這里說的話只有教師一個人可以看見,而且除非自己透露身份,否則教師也無從知曉哪些話是由誰所說。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在其中放心大膽的吐露心聲,教師也可以利用這個樹洞小程序在課下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的教育,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們內心的真實想法[5]。在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知識內容運用到日常的生活中,解決學生的生活以及心理問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yè)的今天,小學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教師也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再輔以科學合理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就可以在持續(xù)革新教學方式方法的同時,幫助小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涯中走得更加長遠。
[參考文獻]
[1] 李文慧. 運用平板電腦打造初中道德與法治智慧課堂的策略研究——基于Y市四所中學的實證分析[D]. 江蘇:揚州大學,2018.
[2] 王坤. 信息技術助力課堂新舊動能轉換 ——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為例[J]. 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21(3):65-67,71.
[3] 林麗敏. 資源整合”微”中有”效” ——微課在小學《道德與法治》中的應用[J].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1,22(2):101-103.
[4] 白沛鑫. 疫情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探索——以微信公眾平臺為例[J]. 教育信息技術,2021(5):32-34.
[5] 倪麗堯. 構建空中法治課堂,培養(yǎng)學生法治思維——以“走進法治天地”為例[J]. 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21(3):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