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英
(江西省上饒市弋陽縣第一中心小學,江西 上饒 334400)
引言:想要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不僅要從教師的專業(yè)技能和教學思維與方式抓起,還要著重考慮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自身身心發(fā)展狀況以及思維能力的高低,教師應該堅持以學生為閱讀教學的主體,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意見建議,從學生出發(fā),為學生的學習服務。教師還應該與時俱進,改進教學方式,豐富教學設計,轉變教學理念,進而從根本上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達到教學目的。
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成長發(fā)育所起到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對學生的學習而言也是如此,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專注度,達到教學目的。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清晰明確的認識到閱讀環(huán)境對學生學習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教師應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創(chuàng)設不同的教學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促進教師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同時,增加課堂互動也能有效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1]。良好的課堂活動能夠有效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同樣的,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也能增強師生的互動交流,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都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的提高有著巨大作用。在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教學手段十分單一,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式學習中,主觀能動性難以發(fā)揮,學習興趣以及效率難以提升,個性難以得到發(fā)展。為解決以上問題,教師可以通過朗誦的形式來緩解學生的反感情緒,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比如在學習《白樺》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帶領學生進行基本的生字生詞的學習和標注后,先帶領學生進行略讀熟悉文章大致內容和朗讀所應該注意的節(jié)奏,之后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踴躍舉手為大家朗讀,或者通過“朗讀接龍”的方式,讓幾位學生一人一段,接龍朗誦,一同完成整篇文章的朗讀任務。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加切實的體會文章內容中所蘊含的情感,也能更加理解文章所表達的內容,提高課堂氣氛的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閱讀能力,閱讀教學質量也就得到了提升。
由于語文教材頁數有限,許多的教材內容難以得到充分的延展,且教材內容長期固定,與現在的許多社會熱點都難以結合,導致學生不斷擴展的求知欲難以得到滿足,且脫離學生生活,缺少生活化的教學內容也難以使學生產生共鳴,理解能力難以提升。因此,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開展閱讀活動,通過閱讀課外書籍的方式有效填補教材內容的空缺,充分擴展教材內容,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學習思維。例如教師可以在班內開設圖書角,圖書既可以是教師挑選出來的,也可以是學生主動捐贈的,這樣的閱讀方式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范圍,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有助于學生之間互相鼓勵、相互監(jiān)督、共同學習[2]。此外,教師還應該與時俱進,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平臺收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文章段落內容,向學生進行展示和推薦,讓學生自行品讀,并挑選最符合自己審美和興趣的書籍自由進行課下閱讀學習。
興趣是人類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產生足夠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才能得到提升,教師的教學工作也能事半功倍,而在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手段仍然較為單一和枯燥,長此以往,這種一成不變的教學手段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反感情緒,自身的注意力不集中,思維難以調動,學習效果自然難以提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主動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錯誤和漏洞,從自身出發(fā),主動調整教學思路,豐富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教學等先進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合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積極性,還要充分利用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的機會,悉心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根據學生需要適當調整教學規(guī)劃和教學設計,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構建更加高效的閱讀教學課堂[3]。此外教師還應該主動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深入把握學生的個性需要,發(fā)展個性化閱讀教學,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內容需要,組織帶領學生走出課堂的束縛,走進社會,結合實際生活的實例將教學生活化、實踐化,讓學生更加切實的感受文學的魅力,培養(yǎng)語文鑒賞能力,從而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達到閱讀教學目的。
總而言之,想要保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必須從教學環(huán)境、教學內容、教學手段三方面抓起,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建以培養(yǎng)全方面人才為目的的新教學策略。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提升自己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教育教學堅持從學生出發(fā),掌握學生的個性需求,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完善學生的閱讀思維,增強閱讀理解能力、想象力、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培養(yǎng)出更高素質的新時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