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市旌陽區(qū)孟家學校,四川 德陽 618007)
小班幼兒“浩浩”(化名)在建構區(qū)玩搭建房子,自己已有很多材料了,當看到同伴搭建起漂亮的房子時,快速的跑過去推倒,還將材料抱在胸前不讓其他小朋友玩;游戲中出現排隊的環(huán)節(jié),他總是要求排第一,硬要將排在前面的伙伴拉至自己身后,甚至將同學推倒,否則就不參與游戲。中班幼兒“子成”(化名)到園從不向老師問好,說話總是夾帶臟話。美術畫畫時,自己沒有彩筆,從不向同伴說借,而是拿過來就用,用完也不說“謝謝”?!吧毙∨笥训男瑤Ы洺K闪?,他自己不會系,也不向人求助,當老師或同學幫他系好后,也不會說“謝謝”……
以上孩子的行為是普遍存在的,主要是孩子年齡小,見識少,在家庭里是被寵上天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長認為孩子小,有點個性正常,長大點就好了,還有家庭里的人際間待人處事沒那么多講究,文明禮貌語言不會表達在嘴上,禮儀的氛圍不濃厚,所以孩子沒有受到直接或間接的禮儀教育。作為一名幼教人,有責任有義務在幼兒成長中對其進行必須的禮儀教育,幼兒的可塑性強,要把幼兒培養(yǎng)成一個懂文明講禮貌的孩子,我進行了一些嘗試性探索:
幼兒早晨入園時設立了“晨間禮儀崗”,每天早上值日教師和兩位小朋友在門口“站崗”,向來園的小朋友、老師和家長問好。也帶動幼兒互相道“早安”,這些話語讓幼兒感到幼兒園的溫馨,心里甜甜的。每天都愉快入園并樂意當值日生“站崗”。
關于幼兒禮貌教育,最為重要的從幼兒的意識入手,這是其產生禮貌行為的內在基礎。因此,我在行為規(guī)范教學中時常會關注幼兒的禮貌意識,利用營造教育情景這一手段進行開展。通常來說,我會為他們營造兒歌表演情景、角色扮演情景、音樂游戲情景等等,讓他們在參與的過程中理解文明禮儀的重要性。比如,在學習《對不起,沒關系!》這首兒歌時,先讓幼兒回答“如果不小心踩到他人的腳你會先說什么?”這一問題,之后,在學習兒歌的過程中讓他們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對話,真正將“對不起,沒關系”表演得淋漓盡致,既學會了歌曲,又強化了禮貌行為。此后,我又組織了游戲活動,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設置以“禮貌待人”為主題的情景活動,學會“請坐、請喝茶、請問您喜歡吃什么?歡迎再來”等禮貌用語。
通過娃娃家、建構區(qū)、益智區(qū)等區(qū)角活動。比如一次玩建構游戲中,“昊昊”來得比較晚,他喜歡的活動材料(樂高)被其他小朋友拿完了,他就又哭又鬧,還向老師告狀說別的小朋友拿了他的東西,老師是了解情況的,知道是他的問題,于是沒有馬上滿足他的要求,而是坐下來給他講道理,讓他的心情平穩(wěn)下來后,讓他試著和小朋友用商量的語氣交流,小朋友果然把玩具分享給他,他們一起愉快的玩耍起來。幼兒在玩耍中我有意引導他們在協商,謙讓中說禮貌話,做文明事。結果發(fā)現幼兒不但自己會說禮貌話,互相商量著玩,而且還出現了教同伴說禮貌用語的現象。
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處處滲透幼兒禮儀教育,并注重隨機教育。
幼兒教師應善于觀察幼兒的意識和行為活動,捕捉日常點滴小事,將隨機教育滲透在一日生活教育環(huán)節(jié)中,包括他們的日常盥洗、午休、合作學習、就餐習慣、戶外活動等等。教師應讓幼兒學習基本的禮儀姿態(tài),并聯合家長共同監(jiān)督,關注幼兒離園后在家的行為習慣,包括出入家門、餐桌禮儀、與長輩相處等等,使得禮儀教育在一日生活環(huán)節(jié)得以細化。有一天,我?guī)∨笥淹媾逝兰芎褪帢?,其中有幾個孩子的性子比較急,還沒等我下達指令就一股腦地撲上去。此時,旁邊的一位小朋友“多多”開始年墻上的標語——“不要推,不要搶,關心別人愛自己”,筆者夸贊了多多以及跟讀的其他小朋友,此種情形下,已經撲上去的那幾名小朋友非常自覺地重新排隊。這樣一種將禮儀教育滲透在幼兒一日生活中的方式,能夠使其認識到禮貌是踐行在一點一滴當中的,我們應爭做懂禮貌、講文明的好孩子。
要想提升幼兒禮貌教育的實效性,幼兒教師應構建完善的家園共育模式,發(fā)揮家長的力量。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fā)現很多幼兒只是在園內比較講禮貌,但是在家庭中卻是肆無忌憚,也不想將自己的玩具與朋友分享。有的小朋友告訴老師“我非常喜歡我的玩具,其他小朋友會給我弄壞的。”還有個別家庭教育孩子在幼兒園被其他小朋友弄傷了,就一定要“打回來”……針對這些情況,教師要細心觀察區(qū)別對待,循循善誘,及時和家長溝通,聯手為孩子的禮儀培養(yǎng)助力。
通過以上一些方法,“浩浩”“子成”“森森”等小朋友變化很大,他們能通過在教學、游戲、生活中的不斷強化,不僅掌握了基本的禮貌用語,養(yǎng)成良好習慣并體驗到禮儀帶來的快樂,而且能明辨是非,鑒別美丑,從而產生禮儀光榮、愛禮儀的情感。
總之要使幼兒文明禮貌達到長期性的效果,需要幼兒教師做大量的工作,并且必須持之以恒、力求培養(yǎng)幼兒做到“禮自心生,禮由己發(f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