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彬
新鄉(xiāng)市職業(yè)教育中心,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0
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不僅直接影響中職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還影響中職學生的健康成長及全面發(fā)展,一直都被中職各科任老師所關注著。有文獻顯示,實際的的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過程中還存在對班級管理工作不夠重視、沒有堅持“學生為主”原則、管理方法單一老舊等問題,故需要不斷改革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以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質量及效率。
1.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眾所周知,不管什么年級階段的班主任,他們在管理班級的最終目的都是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所以中職班主任也不另外,在管理班級過程中總是會想盡辦法完善班級制度,優(yōu)化班級管理方法,以改善班級環(huán)境,讓學生在舒適的班級環(huán)境中學習。
2.能夠促進中職學生健康成長及全面發(fā)展
資料顯示,班主任管理工作作為學校管理體系組成部分,其工作質量直接關系到學校教育發(fā)展,同時還關系到學生全面發(fā)展。調查顯示,很多中職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學生心理調節(jié)、班級環(huán)境改善、師生關系協(xié)調等,這些工作內容都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及全面發(fā)展[1]。
1.對班級管理工作不夠重視
很多班主任同時兼任多種職務,如有的兼任數(shù)學老師、英語老師,還有兼任語文老師及教導主任,這使得班主任無法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到班級管理中,甚至輕視班級管理。另外,部分老師本身就缺乏管理力量和責任意識,導致班級管理工作質量難以提升。
2.沒有堅持“學生為主”原則
部分班主任還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將自己擺在課堂主體地位上,對于班級管理只是古板式的執(zhí)行班級制度,沒有考慮到學生實際,導致師生矛盾增加,進而提高班級管理工作難度。還有部分班主任直接忽略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導致班級管理方法與實際不符,降低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工作的積極性,甚至對班主任產生畏懼感。
3.管理方法單一老舊
第一,很多班主任是從之前的教師崗位上提拔上來的,對于班級管理的經驗不足,還延用教學時的學生管理方法,如命令式、壓制性管理方法,導致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和逆反心理等。第二,部分班主任因為常見的教學工作,已經形成了故意的教育教學思維,即使轉崗到班主任,卻還延用以往單一老舊的管理模式,難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1-2]。
第一,班主任要將學生作為班級主體,一切班級管理活動都圍繞學生進行。第二,要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例如鼓勵學生參選各種班委,包括體育委員、學習委員、班長、團委等,以完善班級管理體系,保證整體學生都能夠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實現(xiàn)學生的班級主體地位。第三,在班委選拔過程中,要堅持公平公正原則,不能只讓成績優(yōu)越、經濟條件好的學生擔任班委,而是要選擇德才兼?zhèn)涞膶W生擔任班委,以讓其他學生服管,從而降低班級管理難度,提高班級管理有效性[2]。
第一,班主任要了解班級管理并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情,而是要積極與其他科任老師交流溝通,在了解學生習性的同時學習到其他老師優(yōu)秀的班級管理方法,然后制定出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的班級管理方案并加以實施。第二,很多中職學生都有很強的自主意識,如果班主任只是與他們進行知識學習、班級制度上的溝通,是很難與中職學生產生共鳴的,嚴重者還會影響甚至惡化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所以班主任要盡可能的與學生進行生活、學習、興趣等方面溝通,以了解學生的個性,然后進行有效性監(jiān)督和管理。第三,在課外班主任要積極與學生交朋友,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及學習上的問題,以提高學生的班級管理參與積極性[3]。
第一,轉變傳統(tǒng)班級管理工作模式及理念,與學生聯(lián)合管理班級;第二,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建立老師及學生信息系統(tǒng),以提高班級管理效率;第三,根據(jù)班級管理實際,建立健全班級管理制度,并配套相應的獎罰機制,即對班級管理貢獻多的學生,基于助學金、獎學金及日常補助等獎勵,對于影響班級秩序的學生則給予批判,嚴重者給予通告。
總之,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已經成為中職教育教學工作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中職教育及學生全面發(fā)展。盡管中職班主任管理方法及模式在教育改革等新形勢下得到完善,但實際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則直接影響新形勢下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更不利于中職教育事業(yè)健康發(fā)展,故必須加強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