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金花 謝嫵鴻
【摘要】目的:為了增加兒科治療的依從性,探討兒科霧化治療中給予循證護理的可行性。方法:在本院2017年1月份至2018年1月行霧化治療的患兒中隨機抽取146例作為研究對象并通過抽簽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循證護理組)和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組)各73例,分析兩組患兒在不同護理方案下治療依從性影響。結果:研究顯示,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分別為97.26%和87.67%,而患兒依從率分別為95.89%和73.97%,兩組間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兒科霧化治療中實施循證護理,既保證了臨床療效,有增加了患兒治療的依從性,可以在臨床推薦使用。
【關鍵詞】兒科;霧化;循證護理;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1-0264-01
我國呼吸系統(tǒng)疾病是發(fā)病率非常高的一類疾病,在沒有霧化吸入治療前,患兒在臨床治療的給藥方式有多種(靜脈滴注、口服給藥、肌注等),雖然效果迅速,但也容易誘發(fā)各種藥物副反應,而霧化吸入則是借助呼吸讓藥物直達肺部,具有吸收迅速快、針對性強、用藥劑量少的優(yōu)點,安全性相對較高[1]?,F針對我科室自2017年1月份至2018年1月份收治的需進行霧化治療的患兒146例進行分組,其中一組采用循證護理措施,效果明顯,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本院2017年1月份至2018年1月行霧化治療的患兒中隨機抽取146例作為研究對象并通過抽簽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循證護理組)和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組)各73例。其中對照組73例患者中男、女性患兒分別為38例和35例;年齡1.8-9.5歲,平均年齡(4.5±0.6)歲。觀察組73例患者中男、女性患兒分別為37例和36例;年齡1.5-9.1歲,平均年齡(4.2±0.8)歲。以上患兒均排除支氣管痙攣、異物吸入、呼吸困難、凝血異常等疾病。觀察組和對照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兩組患兒均給予常規(guī)抗病毒、抗感染及對癥政治治療。同時對照組患兒在接受霧化治療過程中予以常規(guī)護理措施,而觀察組則在對照組護理措施基礎上予以循證護理,具體為:病區(qū)內成立循證護理小組,要求成員必須有3年及以上臨床護理工作經驗。護士長為小組的組長,主要承擔組織小組人員培訓學習和組內討論等任務。
循證護理實施步驟[2]:
(1)明確循證問題:患者的父母對霧化吸入治療認可度和對其臨床療效熟知度,加上患兒年齡小,受疾病困擾后,很容易產生煩躁不安等不良情緒,加上霧化機器發(fā)出的聲音,進一步加劇患兒恐懼度,而且霧化治療費用相對較高,并不容易被患兒父母所接受。
(2)循證支持:根據前面找出的循證護理問題,借助檢索參考文獻資料等方式查找問題關鍵點,確定關鍵詞,通過閱讀文獻,重新評估和改進參考文獻中服務方式并對可能實現的內容做專業(yè)討論。
(3)循證觀察:將查文獻整理出的文獻科研證據、臨床護理經驗、患兒及家屬的需求三者有效結合后,使其充分轉化為證據,制定更加貼合臨床的護理計劃。
(4)循證應用:①擬定合適霧化體位:其中以半坐位為主,對年齡較小的患者可采用斜抱或坐位,霧化治療期間要指導三歲及以上的患兒做慢而深的呼吸,增加藥物利用度。②設定霧化吸入溫度,臨床上以36.5℃~37℃為宜,濕度控制在55%~60%之間。③霧化吸入治療前,要向患兒父母充分講明霧化治療目的、價值以及常見不良反應等。④為增加患兒對治療的配合度,霧化期間需要取得患兒價值的配合,盡量分散患兒對治療的注意力,并選擇適宜的霧化時間和技巧。⑤霧化結束后,局部行消毒清潔。
1.3 觀察指標
治療顯著:患兒臨床癥狀以及飲食睡眠等均恢復正常;治療有效:患兒臨床癥狀較前明顯減輕,飲食、睡眠較前明顯好轉;治療無效:患兒臨床癥狀無變化,部分患者病情加重。
霧化期間患兒治療依從性:完全依從:患者可以配合醫(yī)務人員全程做完霧化,未出現抵觸情緒;不完全依從:霧化過程間斷進行,患兒抵觸情緒明顯;不依從:患兒無法配合霧化治療,抵觸情緒嚴重,治療無法進行。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軟件多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組間比較用χ2檢驗,組間比較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顯示,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分別為97.26%和87.67%,而患兒依從率分別為95.89%和73.97%,兩組間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2)。
3 討論
循證護理是以真實、可靠、科學的證據為依據,充分考慮患者自身的主觀愿望,通過詢證問題、支持、觀察、實證等形式進行的護理評價。循證護理的提出,以臨床霧化治療期間發(fā)生的循證護理問題為準,通過查找可參考的資料,討論進行循證支持,同時及時了解各項循證護理改進措施的可實施性,并將最終方案應用到臨床護理工作中尋求實證[3]。在本次研究觀察中,我們最終的循證護理措施有多種,包括霧化吸入治療期間調整體位、指導呼吸、調整霧化吸入的溫度、霧化治療的溝通、霧化治療的面罩款式研究等,特點是對哮喘患兒,及時根據其病情變化調整治療策略并給予情緒上的安撫 [4]。將各種護理措施應用于臨床上,并對改進措施的效果予以評估,結果顯示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分別為97.26%和87.67%,而患兒依從率分別為95.89%和73.97%,兩組間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兒科霧化治療中實施循證護理,既保證了臨床療效,有增加了患兒治療的依從性,可以在臨床推薦使用。
參考文獻
[1] 賈云巧.霧化吸入護理干預對哮喘患兒治療舒適度及病情康復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7):1696-1698.
[2] 沈娟.循證護理對霧化吸入患兒治療耐受性及療效的影響[J].當代護士,2018,5(25):49-51.
[3] 孫娟,解紅文,等.循證護理在毛細支氣管炎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患兒依從性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6(22):79-81.
[4] 徐傳艷.循證護理干預對小兒哮喘霧化吸入效果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8(15):12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