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俊娜,程素梅,楊麗娜,王姝涵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腫瘤三科,河南 商丘 476100)
PICC是腫瘤患者長期化療常用靜脈給藥方法,具有操作簡單、對血管破壞小、帶管時間長等優(yōu)點,可有效避免化療藥物對患者造成的刺激與損傷,減輕患者痛苦[1-2]。由于患者化療期間需帶管出院回家休息,若導管維護不及時、極易縮短導管留置時間,并造成感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3]。因此,需采取一定措施進行干預,從而提高患者PICC導管及時維護依從性,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本研究旨在探討品管圈提高腫瘤科出院患者PICC導管及時維護依從性的效果。具示如下。
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療并攜帶PICC出院的80例腫瘤科患者臨床資料,根據(jù)不同護理管理方法分為2組。對照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34~69歲,平均(51.48±6.25)歲。觀察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齡33~69歲,平均(51.26±6.19)歲。比較兩組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護理管理方法:告知患者及其家屬PICC導管日常維護相關注意事項,包括換藥時保持手衛(wèi)生,避免彎曲導管,保持導管通暢,當穿刺點出現(xiàn)出血、腫脹時及時告知醫(yī)護人員進行處理,定時到醫(yī)院進行PICC導管維護等。
1.2.2 觀察組
采用品管圈護理管理方法:(1)成立品管圈并確定責任:由10名醫(yī)護人員組圈,其中研究生3名,本科7名,平均年齡36歲。一名本科主管護師任圈長,科護士長擔任輔導員。圈名為“協(xié)手圈”,寓意即為我們每個人團結一心,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zhì)護理服務,提升護理品質(zhì),用天使之翼托起患者的希望。(2)選題:圈員運用頭腦風暴法提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列出一覽表,根據(jù)上級重視程度、重要性、迫切性及圈能力,最后確定主題為“提高腫瘤科出院患者PICC導管及時維護的依從性”,活動周期6個月。(3)現(xiàn)狀調(diào)查:自制查檢表對40例患者進行PICC導管維護依從性調(diào)查,并分析患者依從性較差原因,包括患者和家屬對疾病認知低、缺少維護檔案、PICC維護排隊時間長及護理人員專科知識缺乏。(4)對策擬定:圈員們依據(jù)對策的可行性、經(jīng)濟性、效益性三個維度進行評價,根據(jù)80/20原則確定4項對策,每項對策均有專人負責。(5)對策實施與檢討:確定的4項對策分別為:①對患者及家屬加強宣教,實施標準的健康教育流程及規(guī)范;對患者及家屬做好心理溝通,提高家屬配合度;實施同伴教育。②為患者建立PICC導管維護檔案,并進行電話隨訪了解導管維護情況。③開設PICC門診預約功能;實施微信平臺隨訪指導。④通過培訓和監(jiān)督提高護士??浦R與健康教育水平;定期召開圈會監(jiān)督實施效果,評價效果后及時反饋;對于存在的殘留問題,及時擬定解決方案及預計完成時間。
觀察兩組患者PICC導管及時維護依從性,依從率=遵醫(yī)囑返院維護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用SPSS 20.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用x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者實際返院對PICC導管進行及時維護30例,PICC導管及時維護依從率為75.00%,觀察組患者實際返院對PICC導管進行及時維護38例,PICC導管及時維護依從率為95.00%,兩組患者PICC導管及時維護依從率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6.275,P=0.012)。
臨床治療腫瘤的主要方法為化療,但化療藥物外滲極易造成局部組織壞死、潰瘍,給患者帶來諸多不適及痛苦,甚至降低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疾病治療效果[4]。為患者選擇合適靜脈通路對避免化療藥物外滲,減輕化療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極為重要。PICC置管是利用導管從外周手臂的靜脈進行穿刺,使導管直達靠近心臟的大靜脈,避免化療藥物與手臂靜脈的直接接觸,防止藥物對血管產(chǎn)生刺激的置管方法,可有效減輕患者痛苦,為患者疾病治療提供安全保障[5]。但化療期間患者能否按時、規(guī)范進行PICC導管維護對導管留置時間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起到?jīng)Q定性作用。因此,臨床護理工作中需加強PICC導管護理管理。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PICC導管及時維護依從率與對照組相比較更高,表明品管圈可提高腫瘤科出院患者PICC導管及時維護依從性,值得推廣應用。品管圈是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補性質(zhì)的人自動組成數(shù)人一圈的小團體,全體合作、集思廣益,按照一定的活動程序來解決問題及課題的品質(zhì)管理方式[6]。根據(jù)腫瘤患者PICC導管及時維護依從性低這一護理問題進行品管圈護理管理,由醫(yī)護人員組成小組并確定責任,圈員通過頭腦風暴確定主題及活動時間,根據(jù)患者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并對患者依從性差原因進行分析,根據(jù)真實原因制定相應對策,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宣教,普及疾病相關知識及PICC導管維護對疾病重要性,并做好心理溝通,可提高患者及其家屬配合度。為患者建立PICC導管維護檔案,并進行電話隨訪了解導管維護情況,可提高患者重視度及維護依從性。開設PICC門診預約功能,實施微信平臺隨訪指導,可減少患者排隊時間,降低其抵觸、煩躁情緒,從而提高其依從性。通過培訓和監(jiān)督提高護士??浦R與健康教育水平,可提高護理人員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醫(yī)療護理質(zhì)量,增強患者對醫(yī)護人員信任感,進而提高患者PICC導管及時維護依從性。對策實施后及時評價反饋,并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解決方案及預計完成時間,可形成持續(xù)質(zhì)量改進的小組氛圍,從而不斷改進護理管理質(zhì)量,加強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
綜上所述,品管圈可提高腫瘤科出院患者PICC導管及時維護依從性,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