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學英,馮建忠,張銘玉
(濟南市皮膚病防治院,山東 濟南 250000)
研究采用動物SD大鼠48只,并結合丙酮溶液、二硝基氯苯、脫毛膏、TNF-αELISA試劑盒、全自動多功能酶標儀(購自美國BioTeK公司,型號Epoch)、75%酒精、95%酒精、丁酸氫化可的松軟膏。
選取動物SD大鼠48只,將實驗動物進行適應性喂養(yǎng)1周后,隨機分為空白1組、空白2組,激素1組、激素2組,95%酒精1組、95%酒精2組,75%酒精1組、75%酒精2組,每組6只,將8組實驗大鼠于實驗前一天進行背部脫毛,甲處面積2 cm×3 cm,乙處面積4 cm×4 cm。兩個酒精組給予丙酮溶液涂抹,大鼠脫毛后24小時于脫毛區(qū)甲處外涂7%的DNCB丙酮溶液致敏,2周后,于脫毛區(qū)乙處外涂0.1%的DNCB丙酮溶液激發(fā)??瞻捉M不做處理,自然狀態(tài)觀察。
在對動物SD大鼠進行分組后,建立大鼠ADC模型。75%酒精組單用75%酒精浸濕紗布,紗布面積與患處大小相仿,四層,平敷于患處,保持高水平的酒精濃度狀態(tài),持續(xù)濕敷1 h,qd;95%酒精組治療方法與75%酒精組同;對照組外用丁酸氫化可的松軟膏,2次/d;空白組不做處理,自然狀態(tài)觀察??瞻?組、激素1組、95%酒精1組、75%酒精1組,治療1天分別對大鼠進行取材;空白1組直接取材??瞻?組,激素2組,95%酒精2組,75%酒精2組,治療3天分別對大鼠進行取材;空白2組直接取材。
每次取材抽取大鼠空腹靜脈血5 mL,將ADC大鼠取樣血清進行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檢測過程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對大鼠的肝功指數(shù)進行測定;以及對大鼠的炎癥細胞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大鼠血清5HT、TNF-α及IL-4表達水平,不同治療方式對大鼠血清5HT、TNF-α及IL-4表達水平均有影響,模型組大鼠血清中的IL-4水平降低明顯,5HT、TNF-α成上升趨勢,與空白組數(shù)據(jù)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酒精在臨床用藥的使用中較為普遍,基于此,本研究以酒精著手,對酒精外用治療變應性接觸性皮炎抗炎抗免疫的作用進行研究[2]。變應性接觸性皮炎急性炎癥期,炎癥局部H+濃度增加,局部酸中毒,臨床表現(xiàn)為紅、腫、熱、痛。采用75%酒精持續(xù)濕敷患處,可以起到糾正患處局部ph值的目的,達到緩沖緩解直至解除炎癥酸中毒狀態(tài),這是酒精濕敷治療急性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的主要作用機理。
再是,變態(tài)反應是炎癥發(fā)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抗原抗體反應為抗原與抗體分子表面基團的非共價結合,所形成的抗原抗體復合物并不牢固,在一定條件下可解離。改變PH值是最常用的促解離方法,解離后的抗原或抗體均能保持未結合前的結構、活性及特異性。酒精改變患處ph值的同時,起到了解離抗原抗體的作用,這可能是酒精濕敷治療急性變應性接觸性皮炎,治療作用比較穩(wěn)定的緣故。
變應性接觸性皮炎是細胞介導的遲發(fā)性超敏反應,屬于依賴性T淋巴細胞介導,刺激皮膚后產(chǎn)生的炎癥性皮膚病[1]。實驗過程中,大鼠經(jīng)DNCB誘發(fā)變應性接觸性皮炎,大鼠血清中血清因子的表達水平的分析,發(fā)現(xiàn)激素組的治療效果不及兩個酒精組的治療效果,表明酒精外用治療對大鼠的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的治療具有一定的效果,血清細胞中的IL-4水平降低明顯,5HT、TNF-α成上升趨勢,炎細胞數(shù)得到有效控制[1]。
研究表明,酒精外用治療對大鼠的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的治療具有一定的效果,且95%酒精外用相較于75%酒精外用有更好的療效。酒精外用可抑制大鼠免疫器官的腫大,減輕炎癥程度,調(diào)節(jié)大鼠血清因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