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媛芳
真正愛一個人究竟可以有多少種語言的表達方式呢?我想它可以是陳述句:我愛你。它也可以是感嘆句:我愛你!但它一定不會是反問句:我愛你?當我們常常用疑問句和反問句來表達愛與關(guān)心時,對方體會到的往往可能是責備與嘲諷。是什么阻礙了我們好好說話、表達愛意的通道呢?
期望太高
有人說;“沒有抱過希望的人,是沒有資格失望的?!毕M酱螅驮酱?。“這道題我講過很多次了,你怎么還聽不懂?”“都告訴過要你隨手關(guān)門了,你怎么總是記不?。俊边@類型的句子是不是透露著濃濃的失望之感?這部分人對交流對象寄予了太高的期望,他們希望對方能夠按照自己預(yù)期的方向發(fā)展,不能有半點差池,甚至希望對方能夠通過一個眼神就秒懂自己的心思。這其實反映的是他們自身的一種追求完美的性格特點,他們也把與自己相處的對象當成了完美的產(chǎn)物。
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是微表情專家,沒有人能夠洞悉他人每一個瞬間的變化。就好像孩子也只是在母親的肚子里待了10個月而已,他們并不是父母肚子里的“蛔蟲”,并不能準確無誤地理解父母每句話的意思。
預(yù)設(shè)太多
我們是否也有這樣的情況。在說完一句話后,自己會在腦海里瘋狂“腦補”對方可能會有的回應(yīng),并在對方回應(yīng)之前搶先作答:“沒關(guān)系,還是算了吧?!薄安缓靡馑迹蚁氡磉_的不是那個意思。”有時候甚至解釋著解釋著自己都混亂了。也常常會有學(xué)生表示自己害怕與人交流、害怕在公眾場合發(fā)言,生怕自己說錯了什么話導(dǎo)致場面尷尬。這就是我們內(nèi)心預(yù)設(shè)太多的體現(xiàn),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本應(yīng)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太多的預(yù)設(shè)就像是給我們的心靈砌上了一堵墻,阻礙了順暢溝通的道路。
防御太強
“你吃飯了嗎?”“這個點還不吃飯,是想把我餓死嗎?”對方真切的關(guān)心,卻換來被懟得啞口無言。這類人常常防御心理極強,心理怨氣極重。表面上看,他的言語是在攻擊、嘲諷對方,其實他的出發(fā)點可能是自我保護。他們害怕被傷害、被拋棄、不被重視,所以對關(guān)心自己的人先發(fā)制人、惡語相向。
情感需求混亂
常常有父母覺得自己把全部心血都傾注在孩子身上,甚至放棄工作全職陪讀,可為什么自己嘮叨兩句孩子就受不了,甚至越來越不愿意與自己溝通。孩子常常會說:“說了你也不懂?!薄澳愀静恢牢蚁胍裁?。”父母常常會說:“我為你付出了多少,你知道嗎?”“我做這一切不都是為了你好嗎?”這類型的家庭用語簡直是最具代表性的。我想父母這一方,常常搞不清這份以“愛”的名義聯(lián)絡(luò)的情感,究竟是出于自己的需求還是孩子的需求,是孩子讓自己辭去工作的嗎?是孩子讓自己任勞任怨洗衣做飯的嗎?親密關(guān)系中的人,看不清自己的情感需求,在語言中就會不自覺地出現(xiàn)“愛的綁架”。而真正不求回報的愛,是不需要語言來證明的。
愛就一個字,卻是千言萬語都難以準確描繪的感受。看清自己的真實處境、情緒狀態(tài)、情感需求,降低期望、減少預(yù)設(shè)、放下防御,真實且真誠地好好說話,從減少使用反問句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