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霞
圖2 紅山文化 玉鳳
鳳凰一直是古今玉器中重要的裝飾題材,有“百鳥朝鳳”“丹鳳朝陽”“鳳戲牡丹”等,它象征著吉祥和富貴。龍與鳳組成的題材有“龍飛鳳舞”“龍鳳呈祥”等,鳳與龍陰陽相對,代表著男女相生相惜,它象征著夫妻恩愛、團圓、幸福、美滿。因此,玉鳳凰一直深受人們的青睞。
鳳凰是傳說中的百鳥之王,又稱之為鳳鳥,雄為鳳,雌為凰。在遠古時期,先民們就對鳳鳥極為推崇。鳳凰的起源歷史并不亞于龍,世上并沒有龍,也沒有鳳,龍和鳳一樣,都是想象性的、綜合性的神物。鳳是集各種鳥類的特征于一體者,把鳥神化的產(chǎn)物,它是以錦雞的頭、鷹的咀、公雞頭頂上的高冠、大鵬的翅膀、孔雀的羽毛、鶴的足組合為一體的,高六尺,有五彩之色,優(yōu)美而富麗。
在古代神話傳說中,舜是鳳鳥的化身?!靶B是天帝的使者”?!对姟ど添灐贰疤烀B,降而生商”。在殷人的部落里,把鳥當作他們的圖騰?!墩f文》云“鳳,神鳥也?!痹诩坠俏暮徒鹞闹?,已經(jīng)有了鳳字,“鳳”的象形文字,它就是一只有冠、長羽、卷尾的鳥形(圖1)。
玉鳳(圖2)
長21、寬12.7、厚1.24 厘米,遼寧省朝陽市牛河梁遺址出土。玉鳳淡綠色,呈扁薄片狀,雕刻為一展翅的側(cè)面鳳鳥,鳳呈臥姿,曲頸回首,高冠,圓眼,疣鼻,鉤喙,用簡練的陰線琢出翅羽,翅羽作三分上揚,尾羽作三分向下,用陰線淺刻絨羽。背面光素無紋,有四對隧孔,兩兩相對,通體拋光。現(xiàn)藏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紅山文化出土的玉鳳鳥,證實了在五六千年前,先民們已有了對鳳鳥的崇拜。
鳳形玉環(huán)(圖3)
直徑約4.7 厘米,湖北省天門市石家河出土。玉受沁呈灰白色,玉鳳作團身環(huán)形,首尾相接,圓眼,鉤喙,冠向后卷,略展翅,長尾,尾翎已分兩歧,尾部有一孔可系佩。石家河文化出土的玉鳳更形象、更完善?,F(xiàn)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玉鳳(圖4)
高13.6 厘米,河南殷墟婦好墓出土。作側(cè)身回首狀,圓圈眼,鉤喙,鳳冠為脊齒狀,翅展開,并雕出陽紋線飾翎紋,長尾分叉為兩股,姿態(tài)極為生動,造型更為細化,工藝十分精細?,F(xiàn)藏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商周的玉鳳多為立體片狀,從商到周,玉鳳鳥的造型、紋飾逐漸由直線演變到曲線,雕琢手法由雙陰線到單陰線斜切面,及剔地陽紋,線條更為流暢。西周中期鳳鳥紋在玉佩和飾件上是主要的裝飾題材,有時和其他物象構(gòu)成復合圖像,出現(xiàn)龍鳳題材的玉佩飾。
龍鳳紋玉圭形飾(圖5)
長10.3、寬3.8 厘米。1992 年山西曲沃縣北趙村出土。西周,玉圭置墓主人腹部,已沁成褐色,龍鳳蟠曲回旋交錯,鳳鳥昂首前視,羽冠勾喙。翅翼高卷,利爪佇立,呈側(cè)身側(cè)視形。玉圭雙面紋飾相同。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曾有“鳳鳴岐山”的傳說,它是天帝的使者,遵天命而來,鳳的出現(xiàn)則天下安寧。在神話傳說中,鳳不僅是吉慶祥瑞之鳥,還是兇猛無比的神鳥。為此,玉器中大量使用鳳鳥圖案,人們把美好的思念追求都寄托在它的身上。
戰(zhàn)國 多節(jié)龍鳳紋玉佩(圖6)
長48.5、最寬8.5 厘米。1978 年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全器雕刻37 條龍,7 只鳳,10 條蛇,出現(xiàn)了鳳抓蛇的畫面。鳳鳥啄蛇,表現(xiàn)了鳳鳥無比的威力,象征正義戰(zhàn)勝邪惡,體現(xiàn)了鳳鳥的神秘、恐怖、威嚴、神圣。多節(jié)龍鳳紋玉佩以鏤雕、淺浮雕和陰刻線雕刻而成,雕琢精美,堪稱絕世之寶,令世人矚目。現(xiàn)藏湖北省博物館。
圖4 安陽殷墟婦好墓 玉鳳
圖5 龍鳳紋玉圭
圖6 龍鳳玉佩
圖7 龍鳳玉佩
圖8 雙鳳玉佩
戰(zhàn)國 青玉鏤空龍鳳紋玉佩(圖7)
橫寬15.4、高6.8、厚0.3 厘米。1979 年安徽長豐縣楊公鄉(xiāng)戰(zhàn)國晚期墓出土。兩端為龍首相背、而身相連呈“幾”字形,全身飾勾連云紋,龍身下鏤雕一對昂首挺胸站立的雙鳳,鳳為張口,圓圈眼,長冠向后上卷,體形彎曲,姿態(tài)優(yōu)美,鳳尾分岔反卷,冠、尾有陰刻“冰”紋,雕琢精美,玲瓏剔透,刻鏤精湛,堪稱戰(zhàn)國一絕。現(xiàn)藏安徽博物院。
戰(zhàn)國 雙鳳玉佩(圖8)
高9.4、厚0.4 厘米。河北省易縣燕下都出土。為黃玉質(zhì)。雙鳳連體呈“S”形,作回首狀,頭頂長冠與身相連,圓形眼,嘴尖向下呈勾形,鳳體邊緣有凸線紋,立體感強,背面平素無紋?,F(xiàn)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戰(zhàn)國玉鳳的題材廣為流行,豐富多樣,多作雙鳳紋,有雙鳳玉佩、雙鳳同體玉璜,龍鳳結(jié)合的題材更為普遍,鳳紋常與龍紋組合為成雙成對出現(xiàn),有龍鳳紋玉佩、玉沖牙、玉璜等。玉鳳多為圓圈眼,多作張口,高冠卷曲,曲頸回首,鳳體多呈“S”形,有的鳳體邊緣雕有凸棱起的邊線紋,長尾分叉,有的裝飾陰刻冰水紋、勾云紋、彎茄紋。多采用鏤雕的手法,以弧線為主的鳳鳥發(fā)展到一個更高的階段,更加流暢,舒展、自由奔放,增添了鳳凰的生動感。
西漢早期玉器上的鳳鳥紋繼承了戰(zhàn)國的遺風,與戰(zhàn)國中晚期鳳紋相似。西漢中期,玉璧外側(cè)透雕一對稱的鳳鳥紋,圓眼,張口,冠向后上卷,鳳體卷曲,飾有陰刻“冰水紋”,鳳翅飄卷,鳳尾分岔反向卷起,中飾花蕊紋,形象生動。有的鳳鳥口銜小蟲,鳳目出現(xiàn)陰刻眉紋,腹尾刻有規(guī)則的直線表示羽毛,漢陰線粗細結(jié)合,細線若斷若現(xiàn),粗線挺拔。東漢鳳鳥紋與朱雀相似。鳳鳥的題材又有所變化,更加多樣化,有玉劍飾,玉鳳紋帶鉤。有的雕刻在玉璧面上;有的雕刻在玉璧兩側(cè),為出廓玉璧之飾;有的雕刻在玉雞心佩之側(cè)。
西漢 龍鳳玉佩(圖9)
長5.5、寬2.8、厚0.4 厘米。安徽省巢湖北山頭漢墓出土。有黑色沁蝕,鏤空透雕臥姿態(tài)龍鳳,龍回首口銜鳳翅,曲身與鳳身纏繞,鳳作張口勾喙,長圓眼,昂首挺胸。尾背上刻有“四丁”符號,兩面紋飾相同。
圖9 龍鳳玉佩
圖10 雙鳳玉佩
圖12 明 玉鳳
圖11 鳳釵
唐代是我國經(jīng)濟文化藝術(shù)的鼎盛時期,唐代玉器受到西域藝術(shù)的影響,有世俗化傾向。唐以后,玉鳳多作為女性的生活用品,人們又把鳳凰比作女性的化身,開始代表皇后、皇妃,皇后、皇妃配鳳冠,頭戴鳳紋玉釵、玉簪、玉佩,此時的鳳鳥多伴有纏枝花卉,如牡丹、蓮花等。
唐代 玉鏤雕雙鳳玉佩(圖10)
高6.3、寬4.8、厚0.4 厘米。鏤雕首相向的雙鳳立于蓮花之上,口銜同心結(jié),外有纏枝蓮環(huán)繞點綴,兩面紋飾相同?,F(xiàn)藏故宮博物院。
鳳鳥紋釵(圖11)
長11、寬4.8、厚0.3 厘米。玉釵由二部分組成,一部分為釵插,另一部分為玉飾釵頭,釵頭鏤雕鳳鳥和牡丹花,鳳鳥展翅飛舞,寓意丹鳳朝陽?,F(xiàn)藏故宮博物院。
唐代玉鳳鳥的典型特點是昂首挺胸,呈現(xiàn)豐滿、圓潤的特點。丹鳳眼(梳形目),鳳冠花形蘑菇式樣,曲頸,腦后有長發(fā)飄動,呈展翅而立,富有動感,富貴吉祥,紋飾刀工較精細。唐宋玉鳳寫實、抽象、夸張兼有,鳳鳥多伴有纏枝花卉牡丹、蓮花等。向富麗繁密的方向發(fā)展,鳳的神態(tài)自然、真實,性格自由,突出神韻,“形神兼?zhèn)洹?。遼金線條簡練、率直,呈現(xiàn)粗獷、豪放的風格,生動傳神。元代玉佩中的鳳就較為成熟了。到明清時期玉鳳已成特定的造型,形式感更加強烈,裝飾手法豐富多樣,富麗堂皇。
明代 玉鳳(圖12)
長3.7、高1.7、厚0.6 厘米。青色,細密光潔,鏤空透雕,呈扁平體。鳳鳥尖喙,口銜靈芝,杏仁眼,長頸彎曲,展翅欲飛。身上飾三排平行細陰線表示羽毛,長尾分多綹,尾稍卷曲似云紋,線條流暢,生動傳神。安徽省文物總店藏
圖13 明 鏤雕玉鳳飾
圖14 清 龍鳳紋玉牌
圖15 清 玉鏤雕鳳紋鑲件
明代 鏤雕玉鳳飾(圖13)
直徑7.4、厚0.8 厘米。青白玉,溫潤光潔。鏤雕玉鳳穿梭在花叢中,鳳頭似鴛鴦頭形,橄欖形眼,花冠,頭發(fā)后飄,側(cè)身展翅飛翔,長尾多綹向上揚,姿態(tài)優(yōu)美。玉鳳通體飾有羽毛紋,采用陰刻鱗形紋、平行短線來表示翎毛羽紋,刻畫細膩,工藝精細。安徽省文物總店藏,
清代 龍鳳紋玉牌(圖14)
高5.4、寬3.8、厚0.7 厘米。呈橢圓形,溫潤潔白,雙面雕工。兩側(cè)龍頭鳳首,玉鳳回首,側(cè)身站立,鳳首似鴛鴦頭形,花冠,細長眼,尖咀下出現(xiàn)似羊須的髯,頭發(fā)后飄,頸部有卷曲羽毛,身上飾平行細陰線表示羽毛,翅膀上飾卷云紋、網(wǎng)格紋,用陽紋表示翎毛羽紋,長尾多綹,尾稍卷曲似云紋,層次分明,線條流暢。安徽省文物總店藏。
清代 玉鏤雕鳳紋鑲件(圖15)
長8.9、寬7.4、厚1.2 厘米。呈橢圓形,外凸內(nèi)凹,雙層鏤雕,鳳鳥穿行于花草叢中,側(cè)身回首,鴛鴦頭形,花冠,尖咀,細長條眼,頸周多綹羽毛下披,展翅伸腿,翅膀用陰刻鱗形紋表示翎毛,身上飾平行細陰線,長尾多綹上揚飄浮卷曲,陰刻莖絡紋似芭蕉葉,雕琢精美。安徽省文物總店藏。
明清時期,玉鳳的造型已成特定,常伴有牡丹、云、花草、龍、螭等,從明末開始,玉鳳的羽紋日趨繁復,通體飾有羽毛紋,采用陰刻短平線、鱗形紋表示翎毛羽紋。到了清代,鳳鳥的裝飾更加復雜,鳳首為鴛鴦頭形,眼睛細長,鳳頸毛很多,尖嘴下出現(xiàn)似羊須的髯,多采用陰刻的短并行線來表現(xiàn)翎毛,長尾分多綹,尾稍卷曲似云紋,長尾陰刻莖絡紋,似芭蕉葉子。刻畫細膩,線條流暢,給人感到繁縟、富麗堂皇,但神形漸差。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鳳鳥的表現(xiàn)風格完全不同。它的形象在不斷變化,神秘、恐怖有所減退,呈現(xiàn)出自然、真實、自由的性格。由于藝術(shù)家想象豐富,賦以新的形象,鳳的神態(tài)更加多樣化,鳳鳥形象日臻完善。因此,玉鳳鳥是在不斷演化的進程中發(fā)展而逐漸完美的。玉鳳鳥的歷史源遠流長,它永受人們青睞,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