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
【摘要】在現(xiàn)階段數字教育理念全面落實的背景之下,很多高校都提升了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力度。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進行培養(yǎng)可以使學生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升,同時也更加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诖耍疚膰L試對大學音樂教育中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大學音樂教育;音樂鑒賞能;培養(yǎng);重要性
對于大學校園來說,是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平臺,同時,隨著我國社會現(xiàn)代化發(fā)展腳步不斷加快,其對人才的需求情況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對人才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大學校園的音樂教學來說,其屬于高校音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xiàn)階段的教育背景之下,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教學已經逐漸住進各大高校,并且成為了高校的主要人文課程之一,其主要教學目的是為了對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進行提升,從而使得學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有效豐富。
一、音樂教育過程中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拓展學生思維廣度
對于大學生來說,其實治國今后發(fā)展的希望,是國家的棟梁,因此要對大學生群體進行更加自由、開拓的教育,通過這種方式來使大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對于音樂教育來說,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對大學生的音樂鑒賞水平進行提升,通過這種方式來使得學生的右腦創(chuàng)造力得到有效開發(fā),同時也有助于對學生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從生理層面上來分析,對大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進行培養(yǎng)以及提升,可以使學生的左腦與右腦發(fā)展更加均衡,同時也使得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想象力得到了提高。
(二)有助于激發(fā)學生音樂興趣
對于大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音樂是其經常會應用到的一種文化意識形式的,往往對大學生的日常生活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同時,音樂也是我國各個時期民族文化發(fā)展的重要體現(xiàn),其具有較強的民族化特征,并且,音樂這種人文藝術形式的發(fā)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時間以及地點的影響,也正是因為這種影響的存在,使得音樂成為了一種相對基礎并且具有特色的文化藝術形式。但是目前來看,依然有很大一部分高等院校對音樂這一藝術形式重視程度并不高,并沒有對大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進行針對性培養(yǎng)以及提升。此外,也還有一些高等院校在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的時候,往往還是將教學重點放在流行音樂上,這也使得很多學生往往重視發(fā)掘了音樂的娛樂性,而對音樂更深層次的內涵沒有系統(tǒng)的認知。由于受到這一教育背景的影響,對大學生自身的音樂鑒賞水平進行不斷提升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一過程應該是具有持續(xù)性的,要使學生可以對低俗音樂以及高雅音樂進行準確鑒別以及區(qū)分,從而使得學生在美感需求得到滿足的時候,也可以在音樂作品中獲得更加充分的情感體驗,這樣更加有利于提升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
二、高校音樂教育中提升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具體措施
(一)對音樂教學內容進行不斷豐富
現(xiàn)階段我國大學生的音樂興趣主要中在流行音樂方面,主要是因為流行音樂有廣泛的受眾群體,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幾乎隨處可見,這也使得其對很多大學生產生了根深蒂固的影響。在對大學生進行音樂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對現(xiàn)階段大學生的音樂喜好以及音樂理念有較為充分的了解,通過這種方式來確定基本的音樂教育方向以及教育方式。教師應該在課堂上適當引入流行音樂,但是不能使其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主體音樂或者是唯一的音樂形式,應該嘗試將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進行結合,通過這種方式來對大學生自身的音樂感知能力進行培養(yǎng)。同時,教師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區(qū)分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之間的差別,通過這種方式來讓學生對音樂這種藝術形式有更加深刻的認知。教師應該經常在課堂上播放一些帶有古典音樂風格的音樂作品,從而使得學生感受到更加多元化的音樂風格。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電影《末代皇帝》主題曲曲《Main Title Theme》,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進行結合會產生怎樣的魅力,這樣一來也勢必會使學生的音樂學習自主性得到有效提升。
(二)注重培養(yǎng)學生民族音樂鑒賞能力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一來,民族音樂在高校音樂鑒賞課堂上所占的比例較小,歸根結底,與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較為有限有直接關系,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文化形式也變得多種多樣,越來越多的電子樂器出現(xiàn)在人們視野,并且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歡迎。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壓縮了民族音樂的受眾群體,使得民主音樂的影響范圍越來越小,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過程中,應該回歸音樂的民族傳統(tǒng),使得學生對民族音樂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例如,很多學生往往很喜歡1987年的電視劇《紅樓夢》,這部電視劇在中國有廣泛的影響力,其中的插曲《枉凝眉》、《聰明累》、《晴雯歌》、《分骨肉》、《題帕三絕》、《葬花吟》等等都是由作曲家王立平直接在曹雪芹的原詞上進行譜曲,這些音樂作品都具有濃烈的民族特色[5]。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放映《紅樓夢》的片段,并且將其配上與之相對應的音樂,從而使得學生在觀看電視劇的同時也更加真切的體會到了其中插曲的民族特色,這也使得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時,教師還應該讓每個學生都掌握一件民族樂器,可以是葫蘆絲、二胡、古箏、琵琶或者洞簫等等,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民族音樂產生更加深刻的認同感。
結束語:總之,對大學生進行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使其獲得精神層面的享受,同時也使得學生對各種音樂形式的理解更加深入。教師在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進行培養(yǎng)以及提升的時候,應該注意以古典音樂以及民族音樂作為入手點,這樣可以使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同時也使得學生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得到了有效提升,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形成。
參考文獻:
[1]辛延波.大學音樂教育中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J].北方音樂,2020,11(8):186,190.
[2]趙書藝.大學音樂教育中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J].北方音樂,2019,22(16):216,220.
[3]鄭璐瑤.大學音樂教育中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摭談[J].鴨綠江,2019,14(18):66.
[4]李昂.探究大學音樂教育中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J].當代旅游,2018,26(22):115.
[5]滕焱.探究大學音樂教育中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38(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