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海永幼兒園 張宇卓
陶行知先生非常關注學前教育的問題,指出“生活即教育”的教學思想,受到廣大師生的喜愛。但當前的教學普及度不夠高,部分鄉(xiāng)村沒有建立幼兒園,又存在著很多弊端。《鄉(xiāng)村幼稚園創(chuàng)設宣言書》明確指出,幼兒的學習思想不夠成熟,面對很多生活問題時不知道怎樣去解決。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畢竟有很多教學經驗,要把辦學思想付諸實踐活動,帶動鄉(xiāng)村幼教思想向前發(fā)展,循序漸進地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
幼兒園的教育是最關鍵的,也是最重要的。如果幼兒在年幼時得不到良好的培養(yǎng),就容易養(yǎng)成不良的學習習慣,遇到困難時也不知道如何解決。學前教育不單單只是為了培養(yǎng)個人的素質,更重要的是提升幼兒的道德品質,保證學前教育的落實過程。隨著中西文化的不斷交融和擴展,各種各樣的教學形式層出不窮,但仍然存在著“富貴病、外國病和花錢病”等問題,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更不利于國家的發(fā)展。陶行知先生認為,教育與生活需求關系密切,我們需要滿足幼兒的生活需求,就要關注幼兒的生活空間,注重鄉(xiāng)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內涵。國家發(fā)展的根據(jù)地是農村,教育機構可以將幼稚園建在農村,這對推廣素質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在設置幼兒園課程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元素或者社會現(xiàn)象,給幼兒提供有價值的學習資源,豐富他們的學習生活。比如“故事、歌謠、語言、游戲”等,都可以引用到日常教育中,引導幼兒向社會邁進。幼兒年齡較小,我們不能給他們施加過多的學習壓力,而要組織其進行各種文化活動,培養(yǎng)幼兒“勤動手、勤動腦、手腦結合”的學習習慣,使他們的生活能力得到培養(yǎng)。特別是農村幼稚園的教育非常薄弱,很多教學資源得不到完全的普及。為了避免教學疏漏,當前的幼兒學校要倡導陶行知先生的教學理念,加入“愛家鄉(xiāng)、愛農村、愛農民”的教學活動,真正讓教育走向社會。
幼兒的教育大都是基礎的知識點,這對于活潑好動的小孩子來說,難免會少些新意。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農村資源開展教學活動,制定出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趨勢的教學計劃,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比如在《建設美麗水鄉(xiāng)》這一教學活動中,每個幼兒都可以出主意,把古鎮(zhèn)的風景匯集成冊子,記錄自己家鄉(xiāng)的美麗風景。教師也可以加入網(wǎng)絡素材,把幼兒的想象內容制成PPT,鼓勵幼兒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心。在日常的生活中,幼兒可以走家串戶,收集水稻、小麥、高粱、玉米等農作物,觀察其特性,真正發(fā)揮出“生活即教育”的教學優(yōu)勢,創(chuàng)設立體化的育人環(huán)境。有的小朋友喜歡動手制作手工和繪畫,教師就可以引入一些生活化的題材,給幼兒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比如“大閘蟹、螺絲、蝦、魚、蠶寶寶、蝌蚪”等,這些都是鄉(xiāng)村資源,將其引入課堂活動中,能提升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展現(xiàn)家鄉(xiāng)資源的特色。有的幼兒動手能力強,會用竹塊做成快板,用稻草、樹葉制作簡單的樂器等。只要是幼兒喜愛的學習資源,教師都可以為幼兒提供,并創(chuàng)設農村特色專用活動室,培養(yǎng)他們對農村生活的熱愛之情。幼兒階段的孩子思維較為活躍,但仍然有部分幼兒存在心理問題。想要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就要多和他們溝通交流,從日常的小事出發(fā),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比如“穿衣、吃飯、上洗手間、睡覺”等,這些都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可以從這些細節(jié)中看出幼兒的性格特點。教師要做好引導作用,讓幼兒知道怎么做才是最正確的,幫助他們認識到生活和學習之間的聯(lián)系。
“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個特點,給幼兒創(chuàng)設角色游戲,保證學前教育與生活相互融合。比如《制作扇子》的活動,組織幼兒動手制作水墨扇子與彩繪扇子,引導幼兒用農作物桿編包包。如果幼兒感興趣,還可以到鄉(xiāng)下體驗生活樂趣,感受農村服飾、扇子、包包、圍巾等,尋找創(chuàng)作靈感。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邀請家長參與到校園活動中,開展親子制作大比拼,讓幼兒感受到家鄉(xiāng)資源的豐富,自覺地投入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幼兒對于課堂教學感到枯燥和乏味,教師可以組織“親子游”“農家樂”等新穎的活動,帶著幼兒去田間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風光,感受現(xiàn)代化農業(yè)的勞作過程。運氣好還可以遇到農民伯伯在“松土、播種、澆水、除草”,極大地豐富了幼兒的學習生活,師生共同體驗和享受勞動成果的愜意。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很多幼兒從沒有到過“自留地”“種植園”,不懂得種植的樂趣。教師就可以利用園內資源,組織幼兒親自動手種植各種農作物,并體驗勞動的快樂。當幼兒意識到生活的樂趣,便能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面對每日的學習和生活,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感。
總而言之,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能夠使幼兒態(tài)度和習慣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讓幼兒成為社會上優(yōu)秀的人才。教師需要糾正幼兒的不良生活習慣,并鼓勵他們自主建立學習框架,跟隨教師的學習和引導。陶行知先生認為做好幼兒生活教育非常重要,想要培養(yǎng)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就要從小抓起,保證教育思想的實施策略,使幼兒可以健康全面地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教學”,循序漸進地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推動幼兒教學的發(fā)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