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太極拳術語翻譯研究

      2020-12-20 02:06:48
      關鍵詞:詞條音譯術語

      秦 琴

      (河南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太極拳作為中國文化的優(yōu)秀代表,既蘊涵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營養(yǎng),又具有高層次的文化精神境界,是中國文化向外推廣的重要內容。太極拳術語翻譯作為太極拳翻譯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向外介紹與推廣太極拳的重要橋梁。太極拳翻譯就是如何用一種語言準確表達另一種完全陌生的語言和文化,要解決的關鍵問題首先是術語的翻譯。翻譯界對術語的討論歷史久遠、涉及面廣,從佛經(jīng)術語翻譯、明清基督教傳教士的宗教翻譯到科學技術的專業(yè)術語翻譯,術語是中西翻譯理論與實踐的重要部分[1]??v觀術語翻譯研究,很多學者總結了其存在的主要問題:術語混亂[2]、譯學術語不規(guī)范和標準化問題等等[3-4]。太極拳術語翻譯作為術語翻譯的一部分,同樣也面臨這些問題,一是由于其自身不規(guī)范,不同門派之間差異性導致其術語不統(tǒng)一,如楊式太極拳稱“白鶴亮翅”,而陳式太極拳稱“白鵝亮翅”;二是太極拳典籍文獻的版本情況相當復雜,在整理清代所流傳的太極拳譜,一直是以手抄為主的,其內容也不盡相同,加上輾轉傳抄,文字舛誤幾不可讀[5]。

      自從20世紀40年代,太極拳已經(jīng)走出國門,國內學者積極探索太極拳翻譯研究,前人的研究多集中于太極拳術語的翻譯,而且探討的是“怎樣譯”以及直譯與意譯或翻譯標準問題。筆者試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礎上,根據(jù)描寫翻譯學的方法對太極拳術語進行全面總結,發(fā)現(xiàn)其翻譯規(guī)律及翻譯特點,彌補目前太極拳術語研究存在相對闕如的缺憾,以期推動太極拳術語翻譯領域的研究。

      一、太極拳術語劃分及特點

      中國的漢字最善于表達形、音、義的文字,歷經(jīng)四五千年的發(fā)展,信息豐富、言簡意賅。知識的傳播和科學的普及不允許絲毫的含糊和錯漏,鑒于此,全面、客觀地對待太極拳術語,有助于加強對太極拳文獻的理解。

      (一)太極拳術語劃分

      文字的創(chuàng)造與使用往往反映出相關文化背景的影響,由于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浸潤,太極拳術語具有許多不同于一般文章體裁的特點,如:普通詞匯專業(yè)化、多元性和意象化等。對太極拳術語進行科學的劃分,我們才可以尋找最佳的翻譯方法,提高翻譯實踐的能力。下面我們來看太極拳術語的劃分。

      1.太極拳拳架術語

      拳架是太極拳各種動作的名稱或描寫。人在與生物的共存中,受飛禽走獸的生活習性和勇猛靈巧的動作、威武雄壯的體態(tài)所啟示,創(chuàng)造了各種強身壯骨的運動。太極拳創(chuàng)始人根據(jù)動物的形態(tài)和動作創(chuàng)造了太極拳拳架,如:“懶扎衣”“金雞獨立”“高探馬”等。太極拳拳架分象形、取意兩種。象形是模仿動物和人物的形態(tài)為主,兼有技擊動作,例如:“野馬分鬃”“玉女穿梭”等;取意則是以仿效動物的搏擊特長為主,兼有形象動作。例如:“摟膝拗步”“云手”等。

      2.太極拳拳理術語

      拳理主要闡述太極拳的演用機理,如立勢行拳、運氣發(fā)勁、盤招使手、攻守走變等,使其拳出之有依,立之有據(jù)。流傳有序地拳種有拳理、拳論、拳訣、拳經(jīng)等,均屬此[6]。太極拳的創(chuàng)編,有幾大理論支柱:一是易經(jīng)的太極陰陽五行學說;二是宋以來的三大哲學思潮;三是中醫(yī)的導引、吐納、經(jīng)絡學說;四是傳統(tǒng)的兵學,如《孫子兵法》、戚繼光《紀效新書》等[7]。太極拳拳理術語基于幾大理論支柱應運而生,內容豐富,包羅萬象,如:“八卦”“體用”“捋”“虛實”等。

      (二)太極拳術語特點

      《易經(jīng)》云:“立象盡意”,也就成了“意象”說的導源[8]。受老莊體道之“象”的影響,“觀物取象”,其“象”有賴于取法天地萬物。意象的生成,恰好是《易傳》的“觀物取象”與王弼“象生于意”的綜合。古人往往通過圖像或生活中的語言方式進行表達,取“象”以作為表達事物變化的主要手段。而太極拳也深受其“象”范疇的影響,如陳式太極拳中“纏絲勁”。螺旋纏絲運動是陳式太極拳獨特的運動方法,由此而培養(yǎng)的纏絲勁是陳式太極拳獨有的太極內功。拳架中如“轉身擺蓮”“白蛇吐信”“玉女穿梭”“彎弓射虎”等,無不體現(xiàn)用圖像表達情感的傳統(tǒng)。不僅拳架名中蘊含豐富的意象,太極拳拳理中也有意象描寫。例如:王宗岳《太極拳論》云:“立如平準,活似車輪。”武禹襄《十三勢行功心解》亦云:“邁步如臨淵,運勁如抽絲,蓄勁如張弓,發(fā)勁如放箭。”通過意象可以幫助人們喚起對這種相似性的基本感覺,啟發(fā)人們對太極拳要領進行直覺把握,幫助習拳者更好理解其動作。

      二、太極拳術語翻譯解析

      本文研究的文本分兩類,一類是太極拳著作的英譯本,如:MasteringYangStyleTaijiquan[9]124(對應傅鐘文《楊式太極拳85式》)。另一類是中外學者用英語寫成的有關太極拳的原創(chuàng)著作,如:TaijiquanClassics(Barbara Davis)[10]129,TaiChiQuan(Yang Jwing-Ming)[11]770等。翻譯研究通常不研究原創(chuàng)作品,但本文研究的是太極拳術語翻譯,原創(chuàng)著作雖不是翻譯,但其中的所有太極拳術語都是通過翻譯而來。筆者通過國家圖書館、網(wǎng)絡搜集到100本英文太極拳書籍,從中發(fā)現(xiàn)太極拳英譯本多在美國出版。通過對這100本譯本的閱讀與篩選,筆者發(fā)現(xiàn)涉及太極拳拳架的有45本。下面我們來看譯本的翻譯情況。

      (一)太極拳拳架術語翻譯解析

      筆者基于45本涉及太極拳拳架的譯文,創(chuàng)建了太極拳拳架翻譯語料庫。通過列出所有太極拳拳架共253個,發(fā)現(xiàn)其術語多用意象,如動物意象:白鶴亮翅、金雞獨立;人像:玉女穿梭、金鋼搗碓;天象:云手、上步七星、旋風腳、退步七星;花:雙擺蓮、轉身擺蓮、轉身單擺蓮、轉身雙擺蓮;山脈:雙峰貫耳、抱頭推山、右分手雙峰貫耳;其他物體:手揮琵琶、扇通背、單鞭、海底針、斜單鞭、當頭炮等。其中動物類意象術語48個,占太極拳拳架含有意象術語(共98個)的48%,比例較大。除意象外,還有動作描寫,如:“進步栽捶”中的“進步”。根據(jù)其術語特點,太極拳拳架術語可分為下面4類:第1類是意象術語,太極拳拳架中屬于意象部分的都有具體的形象,雖指動作,但一般沒有動詞,如:雀地龍、海底針等,這類術語共有22個。第2類是意象+動作或動作+意象類,其拳架一般通過一個意象加上一個動詞來表示,如:白鶴亮翅、手揮琵琶等,“白鶴”“琵琶”是意象,“亮”“揮”是動詞,這類術語共有76個。第3類是動作描寫類,這類不含意象,是對動作的解釋,如:下勢、左蹬腳,這類術語共有150個。第4類是指令類,即對太極拳拳架的說明,只有5個,預備式、起勢、收勢、炮捶收勢、合太極。

      1.意象類術語翻譯解析

      意象類術語共有22個,在不同版本里出現(xiàn)的譯文共有208個?;谇叭说难芯砍晒P者對意象類術語對應譯文進行觀察,得出翻譯方法有:一是保留意象,太極拳拳架雖指動作,但翻譯時保留具體的形象不譯其動作,如:“斜單鞭”O(jiān)blique Single Whip[9]22,具體的形象在譯文中都得以體現(xiàn)。二是非意象翻譯,不保留具體意象,只解釋拳架動作,如:“云手”Wave Hands[12],意象“云”消失了。三是保留意象+解釋,保留具體意象并解釋說明該拳架動作,如:“海底針”Get the Needle at Bottom of Sea[13]。四是保留意象+音譯,如:“單鞭”The Single Whip Tan Pien[14]。五是非意象+音譯,如:“扇通背”Flashing the Arm (Shan Tong Bei)[15]67。六是保留意象加解釋+音譯,如:“雀地龍”Dragon Crouches on the Ground(QueDiLong)[15]142。七是音譯法,用原術語中發(fā)音相同或近似的語音表示出來,如:“單鞭”Single Bian[16]64。

      在這22個意象類術語對應的208個翻譯詞條中,保留意象的有114個,占總翻譯詞條的55%;非意象翻譯有20個,占總翻譯詞條的10%;保留意象加解釋有38個,占總翻譯詞條的18%;保留意象+音譯有26個,占總翻譯詞條的12%;非意象+音譯有2個,占總翻譯詞條的1%;保留意象加解釋+音譯有6個,占總翻譯詞條的3%;音譯法有2個,占總翻譯詞條的1%。方法1、3、4、6都有保留意象,共有184個,占總翻譯詞條的88%。由此可知,22個意象類術語中譯者選擇的翻譯方法相似,即保留意象。從對文本的分析來看,譯本的選擇傾向于經(jīng)典太極作品,注重表達原文信息。譯者在意象術語翻譯中選擇較多的是保留術語中的意象。

      2.意象+動作類術語翻譯解析

      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太極拳拳架中意象+動作類占意象術語的較大比例。表示意象的有動物、人像、天象、花等,而動物類意象術語占太極拳拳架中含有意象術語的48%,可以說太極拳拳架大多基于動物的形態(tài)、動作,結合太極八法中的掤、捋、擠、按、採、挒、肘、靠等加以提煉形成。由此可知,意象+動作類術語在太極拳拳架的構成中起著重要作用。但這些文化意象在英漢語言中的文化內涵卻并不完全一致,翻譯時既需要保留文化獨有的意象,又要讀者能夠讀懂其拳架內涵。因太極拳拳架中有左金雞獨立、右金雞獨立;左攬雀尾、右攬雀尾,本文研究重點是拳架術語,因此不分左右,統(tǒng)一分為一類,下面我們來看拳架中意象+動作類的翻譯。筆者對76個意象+動作類術語譯文進行觀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譯者在翻譯中使用較多的翻譯方法有:一是保留意象+動作或動作+意象,翻譯時保留具體形象,如:“玉女穿梭”Fair Lady Works at Shuttles[17]。二是譯成非意象,不保留意象,解釋拳架動作,如:“雙峰貫耳”Strike With Both Fists[18]。 三是保留意象+解釋,保留意象以及解釋說明該拳架的動作,如:“上步七星”Step up with Seven Stars Punch[19]。 四是保留意象+動作+音譯,如:“攬雀尾”Grasp the Sparrow’s Tail (Lan Que Wei)[20]。 五是譯成非意象+音譯,如:“手揮琵琶”Play the Guitar (Shou Hui Pi Pa)[11]770。 六是保留意象+解釋+音譯,如:“高探馬”Stand High to Search Out the Horse (Gao Tan Ma)[11]770。 七是音譯+釋義,用原術語中發(fā)音相同或近似的語音表示出來,如:“單鞭下勢”Single Bian Downward[16]147。

      這78個意象+動作類術語對應有599個翻譯詞條。保留意象+動作或動作+意象有460個,占總翻譯詞條的76.8%;譯成非意象有43個,占總翻譯詞條的7.2%;保留意象+解釋有8個,占總翻譯詞條的1.3%;保留意象+動作+音譯有78個,占總翻譯詞條的13%;譯成非意象+音譯有7個,占總翻譯詞條的1.2%;保留意象+解釋+音譯有2個,占總翻譯詞條的0.3%;音譯+釋義有1個,占總翻譯詞條的0.2%。方法1、3、4、6都有保留意象,共548個,占總翻譯詞條的91.4%,由此可知,意象+動作類術語多數(shù)譯者選擇方法類似,即保留意象+動作,但有3個術語譯者選擇各異?!笆謸]琵琶”保留意象18個,非意象15個;“雙峰貫耳”保留意象7個,非意象25個;“轉身擺蓮”保留意象22個,非意象4個。

      3.動作描寫類術語翻譯解析

      動作描寫類術語中常有不同表述但意義一致的,如“翻身撇身捶”與“轉身撇身捶”,“進步搬攔捶”與“上步搬攔捶”,“回身右蹬腳”與“轉身右蹬腳”,因此本文只保留概念對應術語的一個。動作描寫類術語共有152個,現(xiàn)把所有譯文搜集起來,創(chuàng)建動作描寫類術語翻譯語料庫,觀察發(fā)現(xiàn)譯者使用的翻譯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是譯詞,按照原文的字面意思翻譯出來,如:“十字手”Cross Hands[16]147。 二是譯詞+音譯,如:“提手上勢”Lift Hands to the Up Posture(Ti Shou Shang Shi)[11]771。 三是釋義,解釋說明拳架動作,如:“肘底看捶” Observe Fist Under Elbow[9]213。 四是釋義+音譯,如:“撇身捶”Twist Body and Circle the Fist(Pie Shen Chui)[11]771。

      這152個動作類術語對應有706個翻譯詞條,譯詞有290個,占總翻譯詞條的41%;譯詞+音譯43個,占總翻譯詞條的6%;釋義有293個,占總翻譯詞條的42%;釋義+音譯有80個,占總翻譯詞條的11%。整體來看譯者選擇較多的是釋義,即解釋拳架動作。此外,還可以看出同一個術語不同譯者的翻譯結果不盡相同,但個別詞例外,如“摟膝拗步”譯為Brush Knee, Twist Step, 翻譯初期有這樣的譯文,后期再次出現(xiàn),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如果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時期中“一再呈現(xiàn)”,就形成了翻譯規(guī)范,較多譯者選擇跟隨這一特殊的翻譯規(guī)范。

      (二)太極拳拳理術語翻譯解析

      太極拳典籍文獻是我們與過去最好的聯(lián)系,它們是藝術的基礎,為我們提供了練習的標準。本文從國家圖書館及網(wǎng)絡中搜集了100本太極拳書籍,其中涉及太極拳典籍文獻的有16本,通過對太極拳典籍文獻關鍵術語的觀察發(fā)現(xiàn),其拳理術語可分為下面3類:第1類是意象類術語,這類術語中都包含有意象,如:“氣若車輪”“運勁如抽絲”等;第2類是動作類術語,這類是對動作的解釋,如“走”“進步”等;第3類是名詞類術語,這類涉及太極拳概念的名稱,如“太極”“陰陽”等。下面我們來看太極拳拳理的翻譯情況。

      1.太極拳拳理意象類術語翻譯解析

      在14個意象類術語中,有靜態(tài)意象,如“腰如車軸”;有動態(tài)意象,如“形如搏兔之鶻”,都屬于明喻。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16位譯者在意象類術語翻譯中使用較多的方法有: 一是保留意象,如:“氣若車輪”The Ch’i is like a cart wheel[21]111。二是保留意象+動作,如:“神如捕鼠之貓”O(jiān)ne’s spirit is like a cat seizing a rat[9]208。 三是保留意象+音譯,如:“形如搏兔之鶻”[One’s] appearance (xing) is like a falcon (hu) pouncing (bo) on a hare[10]124。四是保留意象+釋義,保留意象以及解釋說明該拳理動作,如:“活似車輪”When you move, your movements should revolve as effortlessly as the turning of a wheel[22]87。 五是譯成非意象+音譯,但不保留意象,解釋動作+音譯,如:“立如平準”Stand like an even(ping) level(zhun)[10]114。六是保留意象+釋義+音譯+譯詞,如:“行氣如九曲珠”Move the qi as though through a pearl carved with a zigzag path( jiu qu zhu, literally, “nine-bend pearl”)[9]208。七是譯成非意象,不保留意象,解釋拳理,如:“立如平準”Keep the body in sensitive poise[23]。

      這14個拳理意象類術語對應有194個翻譯詞條,其中保留意象88個,占總翻譯詞條的45.4%;保留意象+動作63個,占總翻譯詞條的32.5%;保留意象+音譯2個,占總翻譯詞條的1%;保留意象+釋義37個,占總翻譯詞條的19.1%;譯成非意象+音譯1個,占總翻譯詞條的0.5%;保留意象+釋義+音譯+譯詞1個,占總翻譯詞條的0.5%;譯成非意象2個,占總翻譯詞條的1%。方法1、2、3、4、6都有保留意象,共191個,占總翻譯詞條的98.5%。由此可知,譯者對該類術語多選擇保留意象,選擇的翻譯方法相似。但需要注意的是6位譯者對“行氣如九曲珠”這一術語使用的翻譯方法不盡相同,這說明了對那些意義不明確的術語,譯者的理解也不盡相同。

      2.太極拳拳理動詞類術語翻譯解析

      在21個動作描寫類術語的譯文中,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16位譯者在翻譯中使用較多的翻譯方法有:一是譯詞,按照原文的字面意思翻譯出來,如:“屈伸開合”Bending, stretching, opening or closing[24]49。二是譯詞+音譯,如:“擠”Press(ji)[9]213。 三是音譯+譯詞,如:“黏”Nien(adherence)[25]。 四是釋義,解釋說明拳架動作,如:“掤”Ward off[24]21。 五是音譯+釋義,如:“走”Tsou(yielding)[25]32。 六是釋義+音譯,如:“捋”Roll back(lu)[9]208。 七是音譯,如:“隨”Sui[25]69。 八是譯詞+釋義,如:“收”To receive(to join or neutralize)[26]。

      這14個拳理動詞類術語對應有236個翻譯詞條,譯詞有100個,占總翻譯詞條的42.4%;譯詞+音譯有4個,占總翻譯詞條的1.7%;音譯+譯詞友11個,占總翻譯詞條的4.7%;釋義有84個,占總翻譯詞條的35.6%;音譯+釋義有19個,占總翻譯詞條的8.1% ;釋義+音譯有9個,占總翻譯詞條的3.8%;音譯有7個,占總翻譯詞條的2.9%;譯詞+釋義有2個,占總翻譯詞條的0.8%。由此可知譯者選擇較多的是譯詞和釋義,通過進一步觀察發(fā)現(xiàn),一些意義比較明確的術語,如:“擠”“按”“進步”“退步”譯者都選擇譯詞,而一些意義不明確,或者很難找到相對應的詞語時,譯者選擇釋義,如“掤”“捋”“鼓蕩”等。大多數(shù)術語的結果不盡相同,除個別例外,如“左顧”“采”“挒”。

      3.太極拳拳理名詞類術語翻譯解析

      在11個名詞類拳理術語的譯文中,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譯者使用較多的翻譯方法有:一是音譯,用原術語中發(fā)音相同或近似的語音表示出來,如:“陰陽”Yin and yang[21]112。二是譯詞,按照原文的字面意思翻譯出來,如:“體用”Body and function[21]112三是釋義,如:“神明”A wide and far-reaching insight[24]35。四是音譯+釋義,如:“太極”T’ai Chi( the Supreme Ultimate)[24]33。五是音譯+譯詞,如:“氣”Ch’i (breath)[25]63。 六是譯詞+音譯,如:“八卦”Eight diagrams(Pakua)[22]95。七是釋義+音譯,如:“虛實”Substantial(Yang) to insubstantial(Yin)[24]33。

      下面我們來看16位譯者對拳理名詞類術語的選擇, 11個名詞類術語對應有152個翻譯詞條,音譯45個,占總翻譯詞條的29.6%;譯詞23個,占總翻譯詞條的15.1%; 釋義71個,占總翻譯詞條的46.7%;音譯+釋義5個,占總翻譯詞條的3.3%;音譯+譯詞1個,占總翻譯詞條的0.7%;譯詞+音譯4個,占總翻譯詞條的2.6%;釋義+音譯3個,占總翻譯詞條的2%。由此可以看出,拳理名詞性術語中譯者選擇較多的是釋義,如“意”“五行”“虛實”等,而“太極”“陰陽”“氣”譯者大都選擇音譯,通過進一步觀察發(fā)現(xiàn),同一術語譯者使用翻譯策略基本一致,差異性不大。從中說明翻譯時幫助譯者做決定的基礎是“翻譯規(guī)范”,如果在特定社會條件下譯者做出較為穩(wěn)定的選擇就形成了翻譯規(guī)范,規(guī)范反映的是一個群體的共同價值觀和思想[27]。

      三、結 語

      太極拳術語翻譯是太極拳向外推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方面需要太極拳自身術語的規(guī)范與統(tǒng)一,另一方面則需要譯者對太極拳與翻譯都有較深的理論修養(yǎng)。本研究譯本的譯者都有學拳經(jīng)歷,熟悉太極拳內容所指,有助于對原作的理解。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太極拳拳架術語可以分為4類:意象、意象+動作、動作描寫、指令類;拳理術語可分為3類:意象類、動詞類、名詞類。譯者在含有意象的拳架和拳理選擇較多的是保留術語中的意象,動作類的術語選擇較多的是譯詞和釋義,名詞性術語譯者選擇較多的是釋義。本文是對現(xiàn)有太極拳術語翻譯研究的歸納總結,可用以探索其意象術語翻譯法則,進一步推動太極拳翻譯體系建設日趨完善。

      猜你喜歡
      詞條音譯術語
      清末民初音譯元素名規(guī)范方案用字探析
      夏譯漢籍中的音譯誤字
      西夏學(2017年1期)2017-10-24 05:31:38
      2016年4月中國直銷網(wǎng)絡熱門詞條榜
      2016年3月中國直銷網(wǎng)絡熱門詞條榜
      2016年9月中國直銷網(wǎng)絡熱門詞條榜
      新疆地名的音譯轉寫及英譯規(guī)范
      大數(shù)據(jù)相關詞條
      英漢音譯規(guī)律探微*
      有感于幾個術語的定名與應用
      從術語學基本模型的演變看術語學的發(fā)展趨勢
      社旗县| 名山县| 抚顺县| 乌兰察布市| 和硕县| 德保县| 西和县| 万载县| 扶余县| 大连市| 沙河市| 晋宁县| 广安市| 临城县| 修武县| 安顺市| 禹州市| 黄大仙区| 平乡县| 临西县| 连云港市| 平安县| 土默特右旗| 贺州市| 新河县| 义马市| 宁河县| 镇平县| 任丘市| 武安市| 饶阳县| 洛川县| 石门县| 汝城县| 庄河市| 凤城市| 福建省| 南丹县| 阳高县| 当涂县| 聊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