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合龍 趙艷平
(魯西骨科醫(yī)院手足外科 , 山東 聊城 252000 )
在工作及生活中,由于碰撞、切割、擠壓、牽拉等操作,致使指伸肌腱止點斷裂比較常見,臨床上對于指伸肌腱止點處的撕脫斷裂,及部分伴有較小撕脫骨塊的伸肌腱止點斷裂,臨床上治療方法很多,如夾板或支具固定等保守治療[1],肌腱與末節(jié)指骨縫合固定[2],帶髕骨韌帶重建法[3],利用Prolene線捆扎固定加用克氏針輔助固定方法[4],微型骨錨及鋼絲固定重建伸肌腱[5],以及其他縫合方法[6]等。本院手足外科對2017年3月-2019年1月期間21例Ⅰ區(qū)指伸肌腱損傷的患者采取經(jīng)皮肌腱鎖邊縫合法重建指伸肌腱止點手術治療, 并跟蹤隨訪, 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本組共21例21指,選擇標準為Ⅰ區(qū)指伸肌腱損傷的Ⅰ型和Ⅳ型,并Ⅳ型中骨折塊較小伴有伸肌腱止點撕脫斷裂,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齡3-47歲,平均年齡34歲。示指5 例,中指7例,環(huán)指3例,小指 6 例。X線片檢查示7例伴有撕脫骨塊,其中9例開放損傷急癥行手術治療,12例閉合損傷中,1周內手術治療7例,3周內3例,2個月內1例,半年內1例。后期全部病人均跟蹤隨訪,時間3個月-1年,平均8個月。
2 手術方法: 均選擇臂叢神經(jīng)阻滯麻醉。術中取手指DIP背側行Z形切口, 如有創(chuàng)口則可延長切口充分暴露肌腱斷端,肌腱清創(chuàng)不宜有明顯缺損。遠指間關節(jié)給予用直徑1.0 mm克氏針固定于平伸位或稍背伸位, 使斷裂指伸肌腱斷端靠攏; 以 4/0雙股尼龍?zhí)拙€先在伸肌腱止點以遠的側背部皮膚上縫線并打結鎖住,縫線打結處可放置預置小紗布塊,防止壓迫皮膚,然后經(jīng)遠端皮膚進針,在肌腱斷端近端約0.3 cm處自深層向背側穿出,止點伴有撕脫骨塊的,可緊貼小骨塊近端出針,末節(jié)指骨基底背側可輕微去除少許骨質,使接觸面粗糙,利于骨腱愈合,牽拉肌腱向末節(jié)指骨基底肌腱止點處靠近,使伸肌腱止點緊貼骨面,縫針向近端肌腱邊緣行鎖邊縫合2針,在肌腱斷端近端約1cm處縫針橫行穿過肌腱,再對側再鎖邊縫合2針,再距斷端約0.3cm處自肌腱背側向深層穿出,如有小骨塊的在小骨塊近端背側面穿出,再自遠端指側背方皮膚上穿出,再縫合1針,拉緊肌腱縫線打結,打結處可放置小紗布塊,腱周組織可以用4/0可吸收線修復3-4針,止血徹底, 關閉切口。
3 術后處理:術后早期不需要再行石膏或支具固定,手術后約6周拔出固定克氏針,手指開始主動屈伸活動鍛煉,夜間佩戴手指支具保護2周,再逐漸加強被動功能鍛煉。其中有11例患者來院由康復醫(yī)師行功能鍛煉,10例患者自行功能鍛煉,從后期隨訪來看,康復醫(yī)師行功能鍛煉的患者指關節(jié)功能要優(yōu)于自行鍛煉患者。
4 結果:患指功能評定以Dargan功能評定[7]方法,本組 21例, 末節(jié)手指功能均得到恢復,經(jīng)評定優(yōu)15例, 良 6例。優(yōu)良率達到100%。21例中其中有2例皮膚外縫線打結處早期有輕微皮膚壓痕,皮膚顏色稍發(fā)暗,未見明顯發(fā)黑壞死,后期均自行恢復。
由于碰撞、切割、擠壓、牽拉等操作,致使指伸肌腱止點斷裂在臨床中比較常見,并經(jīng)常伴有末節(jié)指骨背側撕脫骨塊,它是由于手指伸直時屈肌腱強力收縮或近指間關節(jié)伸直時外力作用于指末端而引起。由于DIP關節(jié)掌側皮膚、厚實的掌板及屈肌腱的屈指肌力使遠指間關節(jié)具有較強的屈曲趨向,而背側指伸肌腱終腱菲薄,力量薄弱,因此伸肌腱的輕微松弛即易出現(xiàn)錘狀指畸形,喪失伸展功能。所以在治療上以恢復遠指間關節(jié)伸屈肌力的平衡及伸肌腱長度為目的,即在伸肌腱止點愈合前要有穩(wěn)定、持續(xù)的過伸力量[8]。閉合外固定所采取的保守治療固定效果易丟失,傷后肌腱易回縮,使肌腱斷端不能恢復其原來連續(xù)性, 只達到瘢痕愈合,導致伸肌腱延長,伸指力量減弱; 手術治療可恢復肌腱的原來連續(xù)性,修復后強度良好,肌腱易愈合, 防止伸肌腱疤痕愈合延長,減少外固定時間及外固定所帶來的并發(fā)癥。因此在治療上應盡量采取手術來治療伸肌腱止點斷裂[2]。
此手術方式的優(yōu)點: 經(jīng)皮肌腱鎖邊縫合簡單易行、費用低、基層醫(yī)院易于推廣,因肌腱邊緣縫合時行鎖邊,肌腱不易撕脫,再次斷裂,并較細小的克氏針固定DIP平伸位或稍背伸位,能夠使DIP得到可靠的固定,對經(jīng)皮的縫線可減少對皮膚的剪切力,減少縫線周圍皮膚的壞死,確保肌腱斷端的愈合,而不會出現(xiàn)伸肌腱松弛。6周后可早期拔出克氏針,指導下早期主動功能鍛煉,利于關節(jié)功能的早期恢復,避免僵硬。夜間支具的佩戴可早期防止肌腱的再次斷裂。該手術的缺點:傷口拆線時需注意勿把皮外縫合肌腱的縫線拆除;皮外縫線打結處易出現(xiàn)局部皮膚血運障礙,但在縫線打結處放置小紗布塊,可減少皮膚的壓迫;克氏針易損傷關節(jié)軟骨,但因選擇的克氏針較細,損傷并不明顯,經(jīng)過后期的功能康復鍛煉,關節(jié)活動均良好。但這些缺點仍需我們不斷的摸索與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