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震
(江陰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江蘇 江陰 214421)
ACHF的病情危重,進展快,發(fā)病機制為:心臟功能性或是結(jié)構(gòu)性疾病導致射血功能或心室充盈功能損傷,減少心排出量,難以滿足組織代謝需求,最終引發(fā)心力衰竭。其病理表現(xiàn)為血液灌注量減少、體循環(huán)或肺循環(huán)淤血等,致殘率與死亡率極高[1]。臨床多使用呋塞米治療該病,其使用年限較長,療效肯定,但安全性欠佳。為此,臨床建議采取托拉塞米治療,其屬于吡啶磺酰脲類袢利尿劑,是ACHF的新型藥物。本研究選取50例ACHF患者,用于分析托拉塞米的療效。
研究主體為2017年1月-2020年5月間來院治療的50例ACHF患者。納入標準:曾有慢性心力衰竭(簡稱CHF)病史,近4周出現(xiàn)水腫和呼吸困難等典型癥狀;NYHA分級后,心功能為Ⅲ至Ⅳ級;對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心臟疾??;合并感染或外傷;伴有免疫性疾??;對研究藥物過敏;存在意識或精神類障礙。根據(jù)硬幣法分組后,A組26例,男患15例,女患11例;年齡范圍介于 42-76歲,平均(51.06±0.72)歲;病程范圍介于2-6年,平均(3.68±0.17)年。B組24例,男患14例,女患10例;年齡范圍介于40-77歲,平均(51.15±0.36)歲;病程范圍介于1-7年,平均(3.95±0.30)年。經(jīng)假設(shè)檢驗并無差異 (P>0.05)。
兩組均行抗心律失常與強心藥物治療,嚴格控制血糖與血壓,必要時加螺內(nèi)酯或是地高辛等藥物。A組行托拉塞米治療:將20 mg的托拉塞米溶入20 ml的氯化鈉溶液(0.9%)中,每日靜脈滴注1次,1個療程為5-7 d。B組行呋塞米治療:選擇呋塞米注射液,每次劑量為20 mg,行靜脈注射治療,必要時可每隔2 h加用1次,每日的最高劑量應(yīng)低于1 g。待病情基本穩(wěn)定,口服呋塞米片,每次劑量為 20 mg,每日1次。若癥狀明顯則加量至每次40 mg,每日 1次,1個療程為5-7 d。
經(jīng)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簡稱LVEDD)與舒張末期后壁厚度(簡稱LVPWT)、舒張末期室間隔厚度(簡稱IVST)等心室肥厚相關(guān)指標。觀察感冒樣癥狀、低氯、惡心、低鈉和口渴等不良反應(yīng)。
顯著療效:體征與癥狀明顯好轉(zhuǎn),心功能升高2級;初見療效:體征與癥狀好轉(zhuǎn),心功能升高1級;未見療效:體征與癥狀無變化,心功能未改善[2]。
數(shù)據(jù)處理經(jīng)由SPSS21.0軟件完成,計量數(shù)據(jù)表達是[±s],經(jīng)t值對比與檢驗,計數(shù)數(shù)據(jù)表達是[%],經(jīng)x2值對比與檢驗,假設(shè)校驗有意義的標準為P值不足0.05。
A組26例
B組24例
A組顯著療效16例(61.54%),初見療效8例(30.77%),未見療效2例(7.69%),總有效率為92.31%(24/26);B組顯著療效12例(50.00%),初見療效5例(20.83%),未見療效7例(29.17%),總有效率為70.83%(17/24)(x2=3.899,P=0.048)。
A組的LVEDD為(49.21±2.68)mm,B組為(52.16±2.73)mm(t=3.854,P=0.000);A組的LVPWT為(10.25±1.31)mm,B組為(12.64±1.38)mm(t=6.282,P=0.000);A組的IVST為(10.15±1.21)mm, B組為(11.72±1.32)mm(t=4.388,P=0.000)。
A組出現(xiàn)1例(3.85%)感冒樣癥狀,1例(3.85%)惡心,1例(3.85%)口渴,不良反應(yīng)率為11.54%(3/26);B組出現(xiàn)2例(8.33%)感冒樣癥狀,1例(4.17%)低氯, 3例(12.50%)惡心,1例(4.17%)低鈉,2例(8.33%)口渴,不良反應(yīng)率為37.50%(9/24)(x2=4.612,P=0.032)。
ACHF的致病因素為冠心病、心肌病和心臟瓣膜病等,癥狀為心功能異常、四肢乏力、體液潴留和呼吸困難等。臨床多使用利尿劑和袢利尿劑治療該病,均有抗心力衰竭作用。有數(shù)據(jù)顯示,利尿劑對濾過鈉的增加幅度為5%-11%,而袢利尿劑對其增加幅度為20%-26%,因此臨床建議使用袢利尿劑治療該病。此外,心肌代謝重構(gòu)等醫(yī)學理論提出ACHF是代謝紊亂疾病,病因是心肌細胞缺氧與缺血,誘發(fā)脂代謝與糖代謝紊亂,最終損傷心肌細胞[3]?;谝陨辖Y(jié)論,托拉塞米成為該病的理想藥物,其作為髓袢利尿劑,可降低心臟負荷,發(fā)揮強效利尿作用。并能增加前列腺素E2與血漿前列環(huán)素的實際濃度,有效擴張血管,抑制血管過度收縮,可避免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簡稱RAAS)被過度激活,能夠迅速控制病情。更有研究顯示,該藥能夠改善治療預后,減少急性發(fā)作次數(shù),遠期療效理想。藥代動力學顯示,靜脈滴注托拉塞米10 min后,便可發(fā)揮藥效,其起效速度顯著優(yōu)于其他利尿劑,適用于急性期患者。且藥效持續(xù)時長為5-8 h,可穩(wěn)定血藥濃度,不對血壓或心率等體征造成明顯干擾。更為重要的是,托拉塞米能夠抑制血清鉀的過度排泄過程,不影響尿酸、血清鎂和葡萄糖等物質(zhì)代謝,可用于心室肥厚或是伴有代謝類疾病患者的臨床治療,適用范圍廣泛。但患者有個體差異,治療期間需嚴格監(jiān)測體征,及時發(fā)現(xiàn)異常并上報,避免不良事件。
結(jié)果中,A組的總有效率(92.31%)較B組(70.83%)高,A組的心室肥厚相關(guān)指標優(yōu)于B組;A組的不良反應(yīng)率(11.54%)較B組(37.50%)低(P<0.05)。說明托拉塞米可消除臨床癥狀與體征,改善心功能,抑制心室肥厚進展。此外,經(jīng)托拉塞米治療后,常見的不良反應(yīng)為惡心、感冒樣癥狀和口渴等,均為輕微反應(yīng),無低氯或低鈉等嚴重副作用,說明其安全性好??傊欣卓勺鳛锳CHF的理想藥物,其療效確切,實用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