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黃元御診治痔病學術思想探析

      2020-12-20 16:15:28陳淑玲單蘇圓
      福建中醫(yī)藥 2020年2期
      關鍵詞:黃元御痔病學術思想

      陳淑玲,單蘇圓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福建 福州350004)

      黃元御是清代著名醫(yī)家,主要代表作有《四圣心源》《長沙藥解》《傷寒懸解》等,其中《四圣心源》作為黃氏晚年代表作之一,對后世醫(yī)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筆者研讀黃元御《四圣心源·痔漏根源》,發(fā)現(xiàn)其學術思想秉承《黃帝內經》《蘭室秘藏》等經典古籍,對痔病起病根源、發(fā)生發(fā)展等具有深刻的認識,選方用藥緊扣病機。 筆者以為黃元御論治痔病頗有特色,故不揣淺陋,特將黃氏診治痔病學術思想闡述如下。

      1 詳審病機,不離中寒下熱

      “痔病者,手太陽之病也”[1]138,手之三陽,自手走頭,黃元御認為手三陽之走頭者,清陽之上升也,手三陽病則下陷而不升。 火本炎上,手太陽病則丙火下陷,是以小腸有熱。 五臟六腑,病則傳其所勝,以丙火而化庚金,是以移熱于大腸。 魄門處大腸之末,丙火傳金,陷于至下之地,是以痔生于肛也,正如《素問·氣厥論》所云:“小腸移熱于大腸,為必慮瘕,為沉痔。 ”

      “然病在于二腸,而究其根原,實因于脾”[1]138,因飲食不節(jié),損傷脾胃,脾氣困敗,水谷不能消化,下到二腸,變?yōu)樾估?,泄則脾與二腸俱陷,丙火陷于肛門,這是痔病所產生的原因。 黃元御還進一步強調痔病雖熱在肛門,但與脾、小腸等臟腑虛弱,寒濕困阻亦緊密相關, 因為脾與小腸不虛則不陷也,即“脾陷之根,因于土濕,土濕之由,原于水寒”[1]52,是以脾氣虧虛,水濕不化,濕性趨下,故小腸相火不升,郁陷而反下熱,移熱于大腸,故熱在魄門而不在腸胃也,因而黃元御提出:“此病一成,凡遇中氣寒郁,則火陷而痔發(fā),無論其平日,即其痔發(fā)肛熱之時,皆其寒濕內作之會,而醫(yī)工不知也”[1]138。 因此,黃元御根據痔病中寒下熱的病機,喜用桂枝、干姜溫中散寒,茯苓、甘草培土燥濕,黃連、牡丹皮清熱散瘀,升麻升陽舉陷,赤石脂澀腸止瀉等。

      2 兼顧肝肺,協(xié)調氣血升降

      “氣統(tǒng)于肺,而肺氣之降者,胃土之右轉也;血藏于肝,而肝血之升者,脾土之左旋也”[1]40。 黃元御認為凡經絡臟腑之氣,都要受統(tǒng)于肺,凡經絡臟腑之血,都要由肝臟所調節(jié)。 而肺氣肝血的升降,又皆受脾胃氣機升降的影響,即脾升則肝升,胃降則肺降,因此胃氣一降,諸氣皆降,脾氣一升,則諸血皆升也。 所以,一旦寒濕困遏中焦,則脾土不升,胃土不降,中氣升降失常。 胃土不降,則肺氣上滯而氣不下行,脾氣不升,則肝氣下郁而血不上行。 可見,痔疾雖有內痔外痔之分, 而起病原因多因為寒濕內陷,導致氣機升降失常,氣機滯塞,血行瘀陷,肛周血脈瘀滯則為痔。 便時費力努責,或每遇勞累,或進食生冷等,則肛門下墜,甚則痔瘡脫垂,便后需用手回納等[2];痔病日久化熱,便時肛門灼熱,甚至淋漓下血,血色深紅,稍進食辛辣則病楚加劇等[3-4]。 對此,黃元御善用陳皮、杏仁理肺氣之滯,干姜、桂枝溫脾而達肝血,芍藥、牡丹皮散瘀而清熱,總以恢復中氣升降為要,兼顧肝肺,協(xié)調氣血升降[5]。

      3 方藥舉隅

      黃元御在《四圣心源·痔漏根源》載“茯苓石脂湯”一方,以治痔病腫痛下血,方由干姜(二錢)、甘草(二錢)、茯苓(三錢)、桂枝(三錢)、丹皮(三錢)、芍藥(四錢)、赤石脂(三錢)、升麻(一錢)組成,方后附言:“肛熱加黃連,木燥加阿膠”[1]139。 黃元御認為桂枝善入肝家而行血分,走經絡而達營郁,善去濕寒,最調木氣,可升清陽脫陷,降濁陰沖逆;干姜暖脾胃而溫手足,善調陰陽,提脫陷,降沖逆。故桂枝、干姜相伍,加以茯苓、甘草培土燥濕,可溫中散寒、燥濕降逆。 升麻升陽舉陷、清熱解毒,黃氏謂其善消腫痛而排膿血,芍藥、牡丹皮、黃連散瘀而清下熱,故契合痔病“脾寒土濕、熱陷肛門”之病機。 通過分析黃元御的處方用藥,發(fā)現(xiàn)其思路與《黃帝內經》“肝氣左升、肺氣右降”的學術思想相合。 通過肝升肺降,不但可以幫助恢復中焦氣機的升降,同時也可以加強行氣活血之效。 而中氣升降的機能,也可以幫助肝血的溫升、肺氣的肅降,充分闡明了中氣如軸、四維如輪、軸運輪行、輪行軸靈的道理,運動軸的旋轉去帶動輪的升降,運動輪的升降去輔助軸的旋轉,此用藥之理執(zhí)簡馭繁,甚切實用[6]。

      4 結 語

      黃元御對“痔病”的理解,源于對《黃帝內經》《蘭室秘藏》等經典古籍的理解和認知,從而深入剖析了“中氣升降”與臟腑氣血的關系,認為痔病之疾,多因脾氣虧虛,寒濕困阻,中氣升降失常,導致小腸相火不升,反陷為熱,熱移魄門所致,故治以培土燥濕、溫中清下之法,并兼顧肝肺之氣血升降。 黃元御治痔思想,與李東垣在痔病的診療中所強調的“足陽明為中州之土,若陽衰,亦殞殺萬物,故曰萬物生于土,而歸于土者”[7]的論述一致,均認為“中陽受損”是痔病最根本的原因,所以始終強調要顧護脾胃。

      綜上,黃元御論治痔病的學術思想,不但拓寬和豐富了痔病的診治思路,有助于提高痔病的臨床療效,而且強調了脾胃陽氣、氣機升降對該病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性,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值得后學認真學習及發(fā)展創(chuàng)新。

      猜你喜歡
      黃元御痔病學術思想
      承受委屈的醫(yī)學家
      黃元御“一氣周流”理論在針灸臨床中的應用
      《張道一學術思想研究》簡介
      淺析寧夏回族成人痔病中醫(yī)辨證分型及相關危險因素
      不附和名醫(yī)
      曹雪芹的殺卿之筆
      痔病中醫(yī)護理路徑在臨床中的應用研究
      陳陽春研究員學術思想略論
      方慎盦及其學術思想考略
      韓寶醫(yī)師用中醫(yī)“治未病”思想防治痔病的經驗*
      从化市| 桃园县| 沅江市| 江津市| 延寿县| 砚山县| 图们市| 沾益县| 潜山县| 佛坪县| 鄂托克前旗| 阿荣旗| 内黄县| 绵竹市| 庆城县| 永和县| 尉氏县| 克拉玛依市| 韶山市| 个旧市| 顺义区| 苏尼特左旗| 舟山市| 漯河市| 浦县| 来宾市| 威远县| 太仆寺旗| 方山县| 盐山县| 洛南县| 昆山市| 扬中市| 乌审旗| 和田县| 辉县市| 甘孜| 鹤庆县| 于都县| 石台县| 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