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6796名考生成績全部達到??凭€以上,本科上線5317人,其中重點本科上線2039人,11名學生被北大、清華錄取。這樣的“高考奇跡”,與會澤縣的經濟社會發(fā)展程度形成強烈對比。會澤位于云南省東北部,106.8萬人中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4.17萬,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屬于全國52個未摘帽貧困縣之一。
2020年高考錄取結果揭曉后,會澤縣茚旺高中畢業(yè)生有9人被清華、北大錄取,其中6人集中在理A班。這個班的42人全部被“985”“211”高校錄取,被稱為貧困縣的“最牛高考班”。這個班能夠取得如此成績,令人驚嘆和不解。與“最牛高考班”的牛氣相比,班主任鄒美靈溫文爾雅,有謙謙君子之風。鄒美靈認為,關鍵就在一個“苦”字。在茚旺高中,學生早上六點半起床,到晚上十一點半熄燈睡覺。鄒美靈數年如一日,每天上午6點半以前到校,晚上11點半以后離校,在這期間都待在學校里,給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鄒美靈的堅持讓他在學生中樹立起威信。
不少教師認為,會澤縣教育隊伍的特點是“專業(yè)的人做專業(yè)的事”,從縣教育體育局的局長、科長,到各學校的校長等,都當過十幾二十年的老師,非常了解教學的問題在哪里、老師們需要什么。此外,“不掐尖”是當地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識。記者了解到,十多年來會澤教育部門一直對高中嚴格實施劃片招錄,讓各所高中齊頭并進。盡管各所高中成績都不錯,但會澤縣內沒有“超級中學”,連規(guī)模上萬人的中學都沒有,當地教育工作者對“超級中學”普遍持否定態(tài)度。更重要的是,這對貧困地區(qū)的農村家庭子女尤其重要,教育資源的均衡意味著機會公平。
(摘自《新華每日電訊》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