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守紅
摘 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推行,更重視小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而音樂學科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能夠涵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戲劇是中外文化中的精粹,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入戲劇元素有助于提高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程度,提升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結合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分析戲劇融入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一些見解,希望能夠提出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戲劇;小學音樂教學;實踐探索
我國的戲曲發(fā)展有著長遠的歷史,古希臘戲劇發(fā)展亦是絢爛奪目,在小學音樂課堂中融入戲劇元素,是中西文化的碰撞,有助于小學生了解中外文化,感受戲劇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細胞。下面對小學音樂課堂引入戲劇元素的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一、培養(yǎng)自身修養(yǎng),進行示范教學
“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入戲劇元素,教師必須要有相應的文化素養(yǎng),對戲劇文化有足夠的了解和把握,才能夠感染學生、打動學生,在教學中傳承戲劇精華。因此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己對中外戲劇發(fā)展的了解程度,利用互聯(lián)網等多種手段找尋關于戲劇文化發(fā)展淵源的資料,不斷提高自身戲劇文化水平,感受中華戲曲的魅力和西方戲劇發(fā)展的璀璨。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進行示范性教學,為學生表演中西方戲劇的不同之處,以中國戲曲為例,在介紹某種系統(tǒng)時,可以通過清唱和戲曲動作的搭配,為學生展現(xiàn)中國戲曲的優(yōu)美之處。通過親身示范教學感染學生,讓學生更好、更深刻地認識戲劇文化。
例如,在為學生介紹中國國粹戲劇“京劇”時,在課前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查閱相關資料,掌握經濟發(fā)展的形成過程、發(fā)展歷史、細分派系以及著名作品等,在上課時自信地為學生講述關于京劇的文化知識,并詳細講述相關的戲劇“生旦凈末丑”的不同,學生能夠感受到戲劇的魅力。還可以節(jié)選戲劇中著名的一段,為學生進行表演,為學生展現(xiàn)京劇的魅力,以濃郁的戲劇文化氛圍感染學生,讓學生慢慢對戲劇文化的學習感興趣,在不知不覺中涵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二、講述戲劇故事,幫助學生理解
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還不成熟,思維相對發(fā)散,在課堂中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因此音樂教師要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要把握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才能夠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在音樂教學中融入戲劇元素,能夠打破傳統(tǒng)模式的音樂教學,讓學生感受戲劇文化,慢慢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學習注意力和學習興趣。以中國的戲曲為例,不少戲曲都是通過真實的歷史事件或者歷史人物演變而來的,比如《穆桂英掛帥》《木蘭歸園》《游園驚夢》等,在講述戲劇故事的同時,需要考慮到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以更為簡單的方式進行講述,幫助學生理解。
比如,《昭君出塞》是湖南戲劇名目之一,在音樂課堂中幫助學生了解戲劇文化史,可以講述關于這個戲曲的故事——在我國古代漢朝的時候,王昭君是宮中的女子,當皇帝在宮女中選取妃子的時候,需要根據畫像來選擇,沒有現(xiàn)在發(fā)達的微信視頻、照片,只能通過畫家的圖畫來選擇。于是這個畫家就要參加選秀的女子送金錢,但是王昭君沒有同意,于是就將王昭君畫得非常丑陋。匈奴王來求親時,王昭君主動和親,漢元帝才發(fā)現(xiàn)這個美女竟然是畫像中的“丑陋女子”,于是懲罰了那個畫家。通過這樣生動簡潔的故事,幫助學生了解戲曲中的內容,吸引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中華戲曲的熱愛之情。
三、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
21世紀是互聯(lián)網的時代,在網絡上可以找尋到各種各樣的教學資源,而教師也要與時俱進,為了更好地創(chuàng)設音樂課堂,應當善于利用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入戲劇元素,我們可以利用網絡來找尋中外戲劇的經典片段,可以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為大家播放,既可以營造輕松、歡樂的音樂課堂氛圍,同時還能夠加深學生對戲劇文化的了解程度。
例如,可以在網絡上找尋關于西方戲劇的片段,其中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最為著名,中國的《牡丹亭》也頗具影響力,節(jié)選出最經典的片段為學生播放,然后讓學生在情境之中感受中西方戲劇的不同之處??梢宰寣W生按照音樂小組來討論,分析“中西方戲劇的不同點都有哪些”“喜歡中國戲曲還是西方戲劇”等等,鼓勵學生積極踴躍地發(fā)言并講述自己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在真實的情境之中感受到中西方戲劇文化的差異和特點,使中西方文化在課堂中碰撞,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四、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教師需要在課堂中采取適當的教學方式,將戲劇文化引入到音樂課堂之中,以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對戲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在課堂中要對中西方戲劇文化進行闡釋,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化涵養(yǎng)。當然,由于筆者時間、精力有限,在本論文的研究中還有一些不足之處,希望廣大教育同仁加以斧正。
參考文獻:
[1]劉依婷.戲劇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戲劇之家,2019(27):216.
[2]霍文佳.戲劇元素在小學低年級音樂課堂中的運用與實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4):5.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