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興元
聞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講演》是演講名篇,很早就入選了中學語文課本。文章寫的是遭到國民黨暗殺的愛國人士李公樸先生的追悼會上,反動派特務無理取鬧,擾亂會場,聞一多先生忍無可忍,拍案而起,做了一次驚世駭俗的即興演講。聞一多先生滿腔義憤,痛斥了反動派的無恥罪行和卑劣行徑,號召人民群眾站起來,勇敢地與國民黨反動派作斗爭。會后,聞一多先生也被國民黨反動派暗殺。斯人已逝,生前的一腔正義化作一篇時代絕唱而傳誦千古。我輩后人,每讀此篇,無不為其熱烈的情感、鏗鏘有力的語言所感染,那分明就是一篇戰(zhàn)斗檄文,先生滿腔愛國熱忱化作了一個個用鮮血寫就的文字,俯仰于句逗間,讓人激情澎湃,感慨萬千。
筆者教授《最后一次講演》已多次,每一次教學都能體會到不同的感覺,尤其是鏗鏘有力飽含感情的語言,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能感受到先生強烈的愛憎之情。對同志,如春日暖陽,熱情似火,而對敵人,每一句話就是一把匕首,刺骨穿心,冷峻如鐵,體現(xiàn)出了演講語言的戰(zhàn)斗性和鼓動性,是演講類文章中不可多得的名篇,其語言的藝術性值得我們后輩學習。
一、巧妙的人稱變換
演講稿是最富有感情的文體,演講者要表達自己強烈的感情,要做到愛憎分明必須使用恰當?shù)娜朔Q。對自己尊重的人和抒發(fā)贊美之情要用“您”,對自己憎惡的人和表達憎惡之情一般要用到“你、你們”等。聞一多先生在講演中使用人稱的不斷變換,對表達講演者的思想感情起到了有力的配合作用。本文使用了七種人稱代詞:我們、我、你們、你、他們、他、大家。這七種人稱在不同的語句中有著不同的內(nèi)涵,有時是友,有時是敵,每一個人稱都準確表達著先生的情感。其中用“我、我們”“我們驕傲一點說……”,“我們有這個信心!”表現(xiàn)出聞一多先生與群眾的親密團結,目標一致的戰(zhàn)斗感情;用“你”和“你們”,顯示出聞一多先生的毫無畏懼,有質問,有痛斥,也有宣判,有追憶,也有控訴,這些感情的噴涌,都借助人稱的轉換得到了完美的釋放。在講演中三次運用了“大家”這個不定指代詞,但用得靈活、準確。如“大家曉得”一句中的“大家”指的是追悼會上的青年學生和來賓,“大家都有一支筆”中的“大家”既指的是敢于和國民黨作斗爭的文人,又指失掉良心的中國人,人稱的不斷變化,表達了聞一多先生愛憎分明的感情和堅定的階級立場。
二、借助大量感嘆句抒發(fā)愛憎之情
感嘆句一般用來抒發(fā)感情,表達自己的感情和觀點,更多的時候用來表達作者強烈的情緒。語法上常借助嘆詞、助詞,并配合使用驚嘆號,來表達作者愛憎之情或某種情緒。聞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講演》全文用“!”高達44次,有表達對李公樸先生贊美之情的,如“也是昆明人的光榮!”,有表達對敵人痛斥的,如“你站出來!是好漢的站出來!你出來講!”這些感嘆句,似匕首標槍,直刺敵人心臟,有的如號角嘹亮,激勵人們前仆后繼。感嘆句的大量使用,把講演者的思想感情充分展示給聽眾,從而達到了感情分明、強烈的效果,具有極強的感召力和戰(zhàn)斗力。
三、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揭露敵人的罪惡
對比是一種修辭手法,是把兩個相對或者相反的事物,或者把一個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共同列舉出來,相互比較。反襯是利用與主要形象相反、相異的次要形象,從反面襯托主要形象。聞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講演》多次用到對比和反襯,來表現(xiàn)自己強烈的愛增感情。如“這是某集團的無恥,恰是李先生的光榮!”文章也大量使用反復的修辭手法,來傳達先生對敵人強烈的憤恨和蔑視,如“無恥啊!無恥??!”“你們想想,你們還有幾天?你們完了,快完了!”再是運用反問句、設問句怒斥反動派,揭露敵人,表達憤怒感情。反問、設問修辭的使用,能激發(fā)聽眾的思想,引起聽眾的感情共鳴,達到演講的效果。
四、“吝嗇”用詞,惜墨如金
《最后一次講演》中許多句子之所以短促有力,是因為省略了不少詞語,從而更好地反映出聞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怒斥反動派的那種激昂情緒。試想,倘若將下面括號里的話加人A、B、C等句中,豈不是累贅嗎?
文章很多地方,有時潑墨如水,有時惜墨如金,當省略處,則力求干凈、有力,決不添枝加葉直至精到酷似用詞“吝音”的程度。
五、運用褒義詞和貶義詞傳達愛憎之情
聞一多先生用光榮等褒義詞熱情贊美李公樸先生和昆明青年為爭取民主和平而英勇獻身的革命精神,評價他們的行為,表達自己對李公樸先生的崇敬之情。而對特務則是憤怒地控訴,無情地揭露,卑劣無恥、暗殺瘋狂、末日、挑按離間、蠻橫等貶義詞痛斥敵人。褒貶詞語互相對照,增強了語言的表達效果,加強了思想感情的表達作用。褒的正確,貶的痛快,長人民志氣,滅敵人威風。
六、語言明白如話,通俗易懂而又深刻有力
演講更多的要使用口語,讓聽眾一聽即懂?!蹲詈笠淮沃v演》中“為什么要打殺,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來打來殺,而偷偷摸摸來暗殺!”“為什么”是特指問,一語擊中敵人要害。接著用“而且”表遞進,引出否定式陳述,指出敵人的“做賊心虛”,色厲內(nèi)荏。再通過“而”表選擇,換用肯定陳述,將敵人的卑劣、無恥揭露無遺。又如:“特務們!你們想想,你們還有幾天?你們完了,快完了!”兼用呼告、反問,結合感嘆句,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大長了革命者的威風,大滅了反動派的氣焰,令人拍手稱快。在普普通通的語句中,卻有著刺向敵人的刺刀和擲向敵人的炸彈,表達了作者豐富的感情。
正是作者講演中注意語言的選擇運用,無論是講道理還是擺事實,字里行間都滲透震撼人心的、能引起讀者(聽眾)情感共鳴的激情,極大地增強了本文的戰(zhàn)斗力和感染力,使聞一多先生爐火純青的文字造詣與堅貞氣節(jié)、高尚情操一同光耀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