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松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提供素材
師:動物園要聚會了,我們?nèi)タ纯础D憧吹搅耸裁矗?/p>
生1:我看到了竹筍、桃子、榛子。
你們觀察得真仔細。老師帶來三個小組分食物的情況,你認為哪個小組分的結(jié)果公平?
生:第二組。
師:為什么這一組是公平的?
生:因為每個人分得一樣多。
師:他說什么?誰聽見了?(生重復(fù)每個人分得一樣多)你能幫一組調(diào)整一下,讓每個組員都滿意嗎?
生:把最后一盤竹筍拿走一個。
師:這樣每份同樣多了嗎?
生:同樣多了。
師:三組怎樣調(diào)整?
生:把第4個盤子里的榛子給最后一個人一個。
師:你看這三個組分得的結(jié)果,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每個組員分得一樣多。
師:經(jīng)過大家的調(diào)整,一組每一份都是2,每份分得同樣多;二組每一份都是3,每份分得同樣多;三組也是每份同樣多。三個小組,每個組不管分了幾份,每份分得同樣多。像這種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分法我們叫做什么?你知道,你說(平均分)。對,就叫平均分。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平均分的問題。
師:誰能舉個生活中平均分的例子?
生1:我有6個蘋果,把它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3個。
師:你能再說一遍嗎?他說得真好,你能像他一樣舉個例子嗎?
生2:媽媽有8塊糖,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人分2塊。
生3:有10個桃子,每人分5個,平均分給2個人。
師:這樣也是?(平均分)
師:我也來舉個例子吧。有2只小貓,6條小魚,想要平均分給它們倆,誰來分?你是怎樣分的?
生:依次分,給第一只小貓1條,再給第二只小貓1條。然后再按這個順序分,直到把魚分完為止。
師:你能把剛才按照平均分分魚的過程說一遍嗎?
生:有6條小魚,平均分給2只小貓,每人分3條。
師:誰還能再說一遍?(生說)
師:再看這張呢?是平均分嗎?(不是)
師:怎么辦?
生1:把右邊小豬的西瓜拿走一個。
生2:切開一個西瓜,一人一半。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大家認識了平均分,知道每份分得同樣多就是平均分。小猴子也來分桃子了,請看這兒,誰來讀?
生:有3只小猴子,要分12個桃子,平均每只小猴子分幾個桃子?
師:怎么才能平均分呢?(每只小猴分4個)
師:那么是怎么分的呢?想不想幫它們分一分?我們每個小組都有12個磁扣,就代表12個桃子。在小黑板上把不同的分法擺出來。別著急,先來看一下溫馨提示:
1.小組交流,借助學(xué)具演示不同的分法。
2.上臺展示分法并講解,感受分法的多樣化。
活動完就坐好。你們組先來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怎么分的。
預(yù)設(shè)一:一個一個地分,分給3只小猴,每只小猴4個小磁扣。為什么這樣分呢?
師:分完了你能說一說你們一共有多少個小磁扣?平均分給三只小猴,每只小猴幾個嗎?
分析:他們是一個一個地分的,分完一輪還要接著分。12個小磁扣分完了,每只小猴都有4個小磁扣。
師:哪一組還有不同的分法?
預(yù)設(shè)二:我們是兩個兩個地分,分給3只小猴,每只小猴4個小磁扣。
預(yù)設(shè)三:三個三個地分,再一個一個地分,分成3份,每份是4個。
提問:他們開始是三個三個地分,怎么后來改成一個一個地分了?
最后還剩下3個,所以一只小猴1個,直到分完12個桃子。
預(yù)設(shè)四:學(xué)生四個四個地分,分給3只小猴,每只小猴4個。
追問:怎么想到四個四個地分?(通過乘法口訣,三四十二。)
師:你最喜歡哪種分法?(第一種)
師:為什么?(分得快)
師:怎樣想到的?哪句口訣?(三四十二)
三、鞏固練習(xí),應(yīng)用新知
師:老師還給大家?guī)砹?6根棒棒糖,想把它平均分給2個同學(xué),每人分幾塊?(每人分8塊)
師:你是怎么一下就想到了?
生:二八十六。
師:還有不同的分法嗎?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在小黑板上把你們想到的分法畫出來吧。
小組討論并畫出不同分法,展示不同分法。
生1:分給2個同學(xué),每人分8塊。
生2:分給4個同學(xué),每人分4塊。
生3:分給8個同學(xué),每人分2塊。
師:平均分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老師也收集一些關(guān)于平均分的現(xiàn)象:拔河比賽時每隊人數(shù)同樣多,球場平均分為左右兩個半場,利用這個分酒器可以把酒分得同樣多。
四、當(dāng)堂檢測,暢談收獲
師:現(xiàn)在請大家完成當(dāng)堂檢測,并同桌互查。孩子們,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生暢談收獲。
師:我們一起學(xué)習(xí)了平均分,同學(xué)們出色的表現(xiàn)也給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課下用你善于發(fā)現(xiàn)的小眼睛,多多發(fā)現(xiàn)我們生活中的平均分好嗎?
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