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蕾
摘要:隨著現(xiàn)代化技術以及信息化手段的飛速發(fā)展,高校教育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而其中的校園景觀作為高校的關鍵組成部分,在對其進行設計時更要區(qū)別于普通的城市景觀,應當通過校園景觀來凸顯出高校自身的教育特點,使得學校內部的歷史層次、認為思想、教育理念以及文化沉淀等多個方面,都可以完美貫徹到校園景觀設計中,利用校園設施以及校園建筑等,來進一步陶冶學生的情操,并在物化高校精神的同時,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審美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
關鍵詞:高校教育;校園景觀;教育功效
引言:通常情況下,景觀是指群眾對于地表所塑造出的一種具體產物,同時也屬于一種對于某一特殊文化的感覺以及印象集合體。因此,景觀也被稱為文化景觀,其中還蘊含著十分顯著的審美價值,同時,由于每一所高校在發(fā)展歷史以及教育理念上存在差異,就應當在高校校園景觀設計過程中,將其與普通的城市景觀設計加以區(qū)分,使得高校校園景觀能夠承擔起學校文化、歷史、傳統(tǒng)以及價值取向上的重要任務,在潛移默化之間影響學生的學生態(tài)度以及思想道德,為其日后的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高校校園景觀能夠物化高校精神
高校的校園景觀,其主要是由各類園林以及建筑等共同構建而成的,能夠在設計過程中將各種教育理念以及思想道德融入到景觀之中,并通過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以及設計,在校園景觀中物化表達思想,傳達出更加深厚的文化內涵。而一個良好的校園景觀,能夠為學生帶來一種總體效應,為校園內部的教師以及學生提供積極奮斗的感染力。簡單來說,校園景觀在具體建設上,應當具有著一定的精神感召能力,制造出一種具有著整體性以及穩(wěn)定性的環(huán)境氛圍,進一步形成一種良好的育人氣氛。同時,通過將高校辦學理念與校園景觀設計有效融合的方式,還可以營造出具備著大學理念的學習氛圍,高校自其誕生之日起,就一直被認為是學生精神家園的基本特征,其中蘊含著贊頌以及謳歌等崇高精神熱情,這種精神熱情能夠進一步匯聚成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能夠對學生帶來極大的激勵作用。而大學理想的集中體現(xiàn),則正是在這種精神力量的影響下形成的,這就需要在高校校園景觀的設計過程中,進一步體現(xiàn)出自身的辦學理念以及辦學理念,這種理念主要就是高校在遠景以及方向上的基本原則,是一種大學使命、大學精神以及價值觀等多方面基本思想的概括論述,簡單來說,高校校園景觀的建設無論是在園林景觀以及建筑景觀的設計上,都應當充分發(fā)揮出其中隱藏的教育功能,并通過宏觀角度上的空間布局與總體規(guī)劃,以及微觀層次上的景觀形態(tài)與雕塑等包容與引導,使得高校精神能夠得到物化處理,形成一種無形的高校精神以及辦學理念,為學生帶來更好的精神引導。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校園景觀可以更好的物化高校精神以及辦學理念,在這種積極向上的環(huán)境氛圍中,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意識到高校的精神理念,還能在這種校園景觀的影響下,不斷完善自身的人格,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1]。
二、高校校園景觀可以陶冶學生情操
高校內部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對于陶冶學生自身的情操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校園景觀主要是各種不同功能、不同形式的園林以及建筑所租出,使其能夠以一種隱性的方式來傳達出線管的數據信息。而學生由于自身審美觀念以及個人喜好上的差異,其通常會選擇與自身審美相符的景觀或是信息,這就導致校園景觀在信息的傳遞過程之中產生了變異,進一步體現(xiàn)出了不同個體之間的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審美能力[2]。
(一)增長知識
在高校的教育過程中,其內部的校園景觀也是學生來獲取各種信息,增長自身綜合能力的“外部課堂”,首先是校園內部的建筑以及設施,這部分景觀主要是通過明示亦或是暗喻的方式,來重點突出自身所要表達的內容,例如一段碑文或是一組圖案等,其中都可以傳遞出大量隱晦的信息;其次為校園中的建筑設施,其在設計階段中所采用的都是現(xiàn)代化的新工藝、新材料以及新技術,這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出學生自身的求知欲望以及好奇心,使其能夠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日常的學習生活之中;最后,通過校園內部景觀的宣傳工作、表示以及告示等文字信息,可以向學生更好的介紹相關知識,在講述校園發(fā)展歷史的同時,向學生普及一些具體的地理、歷史以及藝術知識,例如在高校校園景觀中,其在一些綠色植物上都會掛有相應的標識牌,其中的內容會以多種語言來將植物的科、屬以及名稱加以標注,使得學生在鞏固自身知識的同時,更好的了解植物、研究植物。
(二)道德教育
校園景觀所起到的教育作用,直接體現(xiàn)在校園中的各種宣傳欄、閱讀欄以及公益廣告當中,這不僅是高校校園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景觀,也是高校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最為重要的陣地之一,在這些溫馨的語言文字之中,更好的體現(xiàn)出了高校的精神文明,使得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間接受景觀帶來的道德教育。人類在利用自然環(huán)境為自身服務時,不僅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造福人類,還起到了更好的教育作用,進一步提升學生自身的道德水平以及文明水平,在增長知識掌握程度的同時,促進社會的和諧發(fā)展進步。高校在本質上屬于一種教育人的機構,更要充分利用其校園景觀當做教育學生的重點所在,將正確的世界觀、審美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融入到校園景觀的設計以及規(guī)劃過程中讓學生在進入到高校校園時,就能夠全面的感受到校園中蘊含的育人氛圍,不斷提升學生自身的意志品格以及道德準則,建立起一個更加完善的人格[3]。
結論:總而言之,高校內部的校園景觀中擁有著其自身辦學理念以及高校精神的物化特征,能夠形成一種獨有的校園文化以及治學氛圍,學生在這種積極向上的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生活,不僅可以在潛移默化之間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質以及思想境界,還能夠為學生建立起更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同時,這種校園景觀還具有著樹立高校形象以及美化校園環(huán)境的主要功能,使得校園景觀在傳承高校精神的同時,充分發(fā)揮出自身隱藏的教育功能以及教育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曉麟.高校植物景觀調查研究——以天津城建大學為例[J].現(xiàn)代園藝,2020,43(19):25-27+33.
[2]鄭凱.淺談高校校園綠化景觀設計與施工管理[J].種子科技,2020,38(14):56+59.
[3]方怡蕾.高校校園景觀規(guī)劃設計比較與優(yōu)化措施研究[J].四川水泥,2020(07):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