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亞平 徐瓊芳 謝麗玲 李祖祥 劉美紅 張文軍 何婷 萬玲芝
摘? 要:針對《中國傳統(tǒng)康復技術》的傳統(tǒng)教學現(xiàn)狀,應用智慧職教的云課堂,實施“課前預習、課中實施、課后提升”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中國傳統(tǒng)康復技術》混合式教學的實踐應用,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愿意接受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教學思考中,提出混合式教學模式對教學平臺的要求更高,對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求更高,對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求更高。
關鍵詞:云課堂? 混合式教學模式? 中國傳統(tǒng)康復技術? 教學現(xiàn)狀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1(a)-0024-04
A Practical Study of Blended Teaching Models Based on Cloud Classes
——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 Course as an Example
JIAN Yaping? XU Qiongfang? XIE Liling? LI Zuxiang? LIU Meihong? ZHANG Wenjun? He Ting
WAN Lingzhi
(Yo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ongzhou, Hunan Province, 425100?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statu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 the cloud classroom of intelligent college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pplied to implement the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mode of "preview before class, implementation in class and promotion after class". The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of Hybrid Teaching of “Chinese traditional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 the survey results show that most students are willing to accept this new teaching model, blended teaching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hance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train students' team cooperation ability, and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 the teaching thinking, the hybrid teaching mode has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teaching platform,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main role of students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leading role of teachers.
Key Word: Cloud classroom; Hybrid teaching mode; Chinese traditional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status
隨著“互聯(lián)網+”教育的興起,“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改變了教學模式,其中混合式教學模式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教學模式之一。2017年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職業(yè)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指導意見》提出促進“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廣泛應用,自主、泛在、個性化的學習普遍開展”。
混合式教學[1]較好地結合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和網絡教學的優(yōu)勢,選擇適當?shù)男畔⒔虒W工具,結合教學實際對課程進行重組改造,大力開展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教學或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規(guī)模限制性課程)教學,從而實施學生線上自主學習與線下教師面授有機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既能發(fā)揮教師教學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
1? 《中國傳統(tǒng)康復技術》教學現(xiàn)狀
《中國傳統(tǒng)康復技術》是論述傳統(tǒng)康復的基礎理論、操作方法及其在臨床實踐中的綜合運用的一門臨床學科,它主要包括經絡、腧穴、針灸、推拿及其他康復方法、臨床疾病的康復治療等,是康復治療技術專業(yè)的一門核心課程?!吨袊鴤鹘y(tǒng)康復技術》的傳統(tǒng)教學采取教師講授,學生聽課為主的授課方式,教師是在固定地點短時間以一對多、面對面近距離的方式傳播知識,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參與的教學模式,缺點是課堂上學生普遍缺乏主動參與的激情,課堂的信息容量有限[2]。從2017年開始該院與智慧職教平臺合作,大力開發(fā)教學資源并推廣智慧職教云平臺的應用,康復教學團隊在《中國傳統(tǒng)康復技術》課程教學進行了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
2? 《中國傳統(tǒng)康復技術》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課程資源建設
現(xiàn)在的大學生是在信息時代下成長的一代人,他們的學習具有視覺化、視像化的特點,所以混合式教學模式學的課程資源建設必須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特點。該院開發(fā)了校級醫(yī)學技術專業(yè)群資源庫,《中國傳統(tǒng)康復技術》已經立項為校級精品在線課程,教學團隊對中國傳統(tǒng)康復技術課程進行了重組,重構了課程知識樹,依托知識樹設計各項目的相應教學資源,開發(fā)文本、圖片、視頻3類素材為主的顆?;虒W資源,文本類資源如課程標準、學習指南、教學課件、習題題庫、電子教案、情景案例、實訓指導等,圖片類資源如教學圖片、思維導圖等,視頻類資源分為操作視頻、3D動畫、微課視頻等。在實際教學中教學團隊取長補短,引用了智慧職教內針灸推拿傳承與創(chuàng)新、康復治療技術兩個國家級資源庫的相應資源,進行基于SPOC理念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3? 《中國傳統(tǒng)康復技術》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案例
現(xiàn)以《中國傳統(tǒng)康復技術》課程中的刮痧技術授課為例,展示基于SPOC理念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實施過程。實現(xiàn)“課前預習、課中實施、課后提升”(見圖1)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互動,具體教學實施如下。
3.1 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主要采取線上教學。對于教師而言,首先在職教云平臺建課,將校級資源庫中的《中國傳統(tǒng)康復技術課程》導入云課堂,根據(jù)教學任務和教學授課計劃,結合智慧職教相關教學資源,對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進行遴選及應用,建設課程成功后,構建教學班級,通知學生選課。
教師在刮痧技術課堂教學之前,確定該次課的教學目標為:(1)掌握刮痧的基本手法和不同部位的刮痧操作。(2)熟悉刮痧的適應癥和禁忌證。(3)了解刮痧技術的注意事項。(4)能進行不同部位的刮痧操作,能安排合適的刮痧康復治療環(huán)境。教學重點為刮痧方法及刮痧要領,教學難點為不同部位的刮痧操作方法。
教師提前2天發(fā)布刮痧技術的學習任務單,向學生推送刮痧技術的學習視頻和PPT,給學生進行分組,布置課前測試題,通過平臺查看測試結果和分析,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課前學習情況,確定課堂教學中的側重點。對于學生而言,先提前2天在云課堂上面了解該次課堂學習的學習目標,領取學習任務單,在線學習刮痧技術的PPT及相關視頻,完成課前測試,在小組內進行交流討論,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小組作業(yè),每個組準備一個部位的刮痧操作圖片,準備好課堂發(fā)言及成果展示。
3.2 課中實施
課中實施是混合式教學模式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在實體課堂開展師生面對面的教學活動,教師可以采用情景案例法、任務驅動法、講授法、討論法,并結合云課堂的簽到、投屏、頭腦風暴、在線測試等功能實現(xiàn)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課堂上,教師先進行案例導入,導入頸型頸椎病的臨床案例來促使學生思考頸肩部刮痧治療,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利用投屏打開云課堂上傳的PPT,對刮痧療法中的重點難點進行講授,并針對學生課前測試部分讓學生展開線上討論、投票、頭腦風暴等教學互動,投屏展示小組成果或者學生的代表作業(yè),對作業(yè)進行點評和分析,強調知識點和技能點的講授,對“刮痧方法”“刮痧要領”“不同部位的刮痧操作方法”這些教學的重難點內容進行重點講授,讓學生分4組進行分析討論不同部位的刮痧操作,在課堂上以圖片加組長發(fā)言形式匯報小組成果,教師對4個小組的成果進行點評,指出優(yōu)點及不足,加深學生對不同部位的刮痧操作和這個教學難點的理解。利用云課堂進行刮痧的適應癥和禁忌證、注意事項的隨堂測試。課程結束前教師播放情景案例頸型頸椎病患者的頸肩部刮痧操作視頻,總結刮痧的基本手法、不同部位的刮痧操作等重點內容,并布置課后小組作業(yè):云課堂里面上傳面部刮痧操作的微視頻。
3.3 課后提升
課后主要是鞏固提升階段,教師要及時根據(jù)課堂教學中的情況,提供一些針對性強的學習資源,如不同部位刮痧操作的視頻、刮痧操作的考核標準、刮痧治療的臨床案例等資源,對學生提交的小組作業(yè)進行評價,并準備下一次課堂教學的資源上傳及學習任務發(fā)布。學生在課后要及時提交小組作業(yè),對老師提供的拓展性資源進行自學,完成知識的內化和提升,學生還需要做好課后自評及小組互評,在云課堂對老師的授課情況進行測評,同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下一次課堂教學布置的學習任務。
4? 《中國傳統(tǒng)康復技術》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
教學團隊設計了“基于云課堂的《中國傳統(tǒng)康復技術》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效果”的調查問卷,向改專業(yè)的2017級(3)康復1班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52份,收回52份。調查結果表明:80%以上的學生都愿意接受混合式教學的課前預習、課堂教學及課后提升及評價,88.5%的學生推薦混合式教學的繼續(xù)應用。大部分學生認為混合式教學在《中國傳統(tǒng)康復技術》教學的應用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在課前學習能主動查閱中醫(yī)學基礎、經絡腧穴、臨床疾病概論等相關課程資料,遇到疑難問題能做到小組內生生交流及師生互動交流,混合式教學中小組協(xié)同作業(yè)及成果匯報,可以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3]。
5? 《中國傳統(tǒng)康復技術》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思考
5.1 混合式教學模式對教學平臺的要求更高
鑒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線上、線下教學的需要,對開課平臺的要求更高,首先,智慧職教的云課堂APP的課程平臺欄目或者項目的設計應該簡潔明了,方便學生操作登錄及學習[4]。其次,云課堂的功能要全面,要集合學生學習、教師教學、教務監(jiān)管多功能于一體,在職教云的后臺可以及時統(tǒng)計有關數(shù)據(jù),便于對學習或教學情況的評價及利用。
5.2 混合式教學模式對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求更高
學生大都利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等移動終端進入云課堂進行學習,由于網絡信息過于繁雜,學生會不自覺地進行與學習無關的休閑娛樂活動,比如在課前預習階段,部分學生不能按時完成自主學習任務,跟不上老師規(guī)定的教學進度,從而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在小組協(xié)作過程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個別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缺乏參加小組合作的積極性,就會影響小組成果,導致小組其他學生產生怨言,所以混合式教學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自制力,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學習進度的監(jiān)管,對小組長或積極性高的學生給予必要的激勵措施,并增加過程性評價在總體評價的比重,從而激發(fā)學生在學習中發(fā)揮更好的主體作用。
5.3 混合式教學對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求更高
相較于傳統(tǒng)課堂,混合式教學中對教師的教學能力要求更高。在混合式教學中,一方面,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和掌控者[5],前期要精心進行教學設計,針對學生課前預習,診斷學情,在課堂上要具備掌控課堂進度、組織課堂討論、根據(jù)課堂實際情況靈活引導課堂走向,課后還要做好多元化評估工作,并對課堂教學進行及時反思和提升。另一方面,教師要開發(fā)課程教學資源,重構課程結構,要求教師一定要掌握微課、PPT、思維導圖等顆?;Y源的制作,具備相應的信息素養(yǎng),熟練運用云課堂或直播工具開展教學。
參考文獻
[1] 李雯雯,李小玲,趙蔭環(huán).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國內醫(yī)學教育中的研究現(xiàn)狀[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19,33(5):518-522.
[2] 李衛(wèi)民,劉啟.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康復評定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2):16-19.
[3] 李躍兵.基于雨課堂的運動學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研究[J].中醫(yī)教育,2019,38(4):54-56.
[4] 譚永平.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實施策略[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8(32):5-9.
[5] 胡蔓蔓,曹海波,董玉泉,等.基于混合式教學的課崗融合式翻轉課堂研究與實踐[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8(1):27-29.
[6] 鄭麗莉.混合式學習模式在醫(yī)學教育中應用的問題和策略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