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量詞是東亞等地區(qū)一些語言的顯赫特征,量詞的地域性分布也引起了許多學者的研究興趣。對量詞的研究,往往設定于量詞系統(tǒng)已形成的語境下,學者們從認知、生成、功能、類型等視角對量詞展開了大量研究,卻很少追溯量詞起源問題。因此,歸納出量詞型語言中量詞的類型學成因需考慮以下三個方面:(1)單復數標記與量詞能否共現問題;(2)序數詞和基數詞派生關系的問題;(3)語法化的問題,認為對于量詞產生類型學動因的研究,仍需實證與理論研究有機結合,類型學與其他語言學分支的有機結合。
關鍵詞:量詞 復數標記 序數詞 基數詞 語法化 類型學
1.量詞型語言分布的普遍性
呂叔湘[1]指出量詞的基本功能是計量,可以使不可計數的事物具有可計數性。當可以計數的事物不是計數時,也得加上量詞,如一“群”人,一“屋子”人,這樣用的詞在各種語言中都存在,包括英語。由于量詞本身具有的附屬性語義特征,量詞又成為了對名詞進行語義分類的一種語言形式,呈現為漢語和一批亞洲語言具有的類化量詞。這些語言中的個體量詞和單位量詞具有的語法特點基本一致,共同構成“量詞”這個大類,在這個層面上,量詞也被稱為分類詞或類別詞(Classifier)。對于分類詞的分類問題,各學者意見不一。黃伯榮和廖旭東[2]將現代漢語中量詞總分為物量詞(名量詞)和動量詞兩個大類,再將物量詞細分為借用物量詞和專用物量詞,動量詞細分為借用動量詞和專用動量詞。
Greenberg的類型學著作在對不同語系的30種語言的15種語法進行統(tǒng)計時并沒有考慮量詞這個因素,直到量詞被Haspelmath, Dryer,Gil和Comrie[3]作為類型學里的一個重要參數,學者們才正式展開對量詞的類型學研究,他們發(fā)現量詞在全球范圍內呈現出驚人的世界性分布:以東南亞為中心,越向外量詞語言逐漸變少,量詞的使用也逐漸變少。分布在這些地區(qū)的語言被稱為量詞型語言,漢藏語系語言為其中代表之一。
2.量詞的類型學成因
關于量詞的研究,往往設定于量詞系統(tǒng)已形成的語境下,學者們從認知、生成、功能、類型等對量詞從詞匯、句法、語用等展開了大量研究,卻很少追溯量詞的起源問題。漢語界不乏關于漢語量詞起源的研究,所提出的理論也不少,但卻得不到支持。量詞的產生和分布都呈現出世界性的特征,筆者篩選了量詞研究中的熱點問題及難點問題,并試圖將這些分散研究的成果歸納為量詞產生的類型學動因。
2.1復數與量詞能否共現的問題
量詞的類型學研究發(fā)現,量詞范疇與數范疇在語言中表現為互補關系,具有量詞范疇的語言往往會缺失數范疇,而有數范疇的語言往往會缺失量詞范疇。儲澤祥以“三個同志”和復數標記“們”不能共現的現象為例,從三個方面探討了某些語言中數范疇與量范疇不可共現的原因,與之觀點類似的,Gil[3]226在世界語言結構地圖集中指出:英語和其他語言中名詞的可數性差異造成了許多語法上的差異:可數性高的名詞在數量結構中可以直接與數詞搭配,而可數性低的名詞在數量結構中一般不可以直接與數詞搭配,有許多語言,名詞沒有單復數形態(tài)之分,在數量結構中也必須加上量詞另一種語法元素才能和數詞搭配。
根據“數+名”結構中是否需要加入量詞,Gil[3]226將世界范圍內的語言分為三大類:量詞強制型語言,量詞可選型語言和量詞缺失型語言。大致可以得出Gil也在一定程度上認為單復數與量詞不能共存,有名詞單復數變化的語言則缺失量詞。
那么是否就可以認為存在復數標記的語言中就不能同時存在量詞呢?一些學者并不完全同意以上觀點。
伍雅清和胡明先[4]發(fā)現漢語、日語和韓語中既有量詞系統(tǒng),也有復數標記,而且復數標記和量詞可以同現。漢語屬于量詞型語言,數量結構中必須使用量詞,基本的數量結構有“數+量+名”和“名+數+量”兩種。復數標記“們”與量詞同時出現需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之一:一是量詞出現在名詞后;二是量詞出現在代詞后。反之句子將不合乎語法,如例(2)所示:
(2)a.你對她們四個(員工)很嚴格 b.員工們四個 c.*四個她們 d.*四個員工們
針對以上情況,伍雅清和胡明先列出了漢、日、韓三種語言的復數標記情況,他們發(fā)現漢語數量結構中不使用格助詞,而日語、韓語中都有;復數標記和量詞在漢語、日語、韓語中都存在可以共現共現且合乎語法的情況。對此,伍雅清和吳明先給出的解釋是:復數標記與量詞都可以將名詞切分為可以計數單位,但二者將名詞切分為可計數單位的實現方式不同,復數標記的非個體化切分與量詞個體化切分能兼容時,量詞與復數標記才可能共現。因此,復數標記與量詞并非不能共現,沒有復數標記與具有量詞系統(tǒng)并不互為蘊涵條件,復數標記與量詞的關系仍需進一步研究。
2.2序數詞和基數詞與量詞派生關系的問題
漢語等量詞型語言中的數量結構有時會出現“數量合一”,如“你倆”和“數量混沌”,如“半天”“雙喜臨門”的“數量扭結”現象,漢語、朝鮮語等語言中的數量結構有時可省略數詞“一”,有時可省略量詞,數詞和量詞有緊密聯系,于是我們大膽猜測量詞的產生很可能與數系統(tǒng)的完備性有關。
量詞的出現一定程度上違反了語言經濟性原則,使得語言系統(tǒng)中又增加了一個詞類、句法系統(tǒng)中多了一個成分:但量詞的出現也符合經濟性的原則,表現在量詞既可以指稱個體,也可以指稱類別,簡化了計數系統(tǒng),使得“數+量+名”結構中的數詞選擇范圍變小,更容易認知。
因此若要追溯量詞的成因,數詞也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口。數系統(tǒng)由基數詞與序數詞構成,由于許多基數詞和序數詞在很多語言中都存在一定的派生關系,故只集中討論基數詞、序數詞與量詞的派生關系。Stolz和Veselinova[3]218在《世界語言結構地圖集》)中排除了基數詞通過非形態(tài)手段(比如詞序)派生出序數詞的可能性,對世界范圍內語言數字系統(tǒng)中的一到十進行考察,列出了世界語言基數詞和序數詞派生關系的八分真值表,并以這八個真值為標準描述了共321種語言的序數詞在世界范圍內的分布情況。
通過查閱資料和對照量詞的世界性分布情況,有以下發(fā)現:
(1)真值1代表的語言沒有量詞,基本語序不明;
(2)真值2、4、6代表的語言無量詞,為SOV型語言;
(3)真值3代表的語言無量詞,為VSO語序;
(5)真值5代表的語言中量詞和復數標記共現,為SOV型語言;
(7)真值7代表的語言沒有量詞,為SVO型語言;
(8)真值8的代表語言越南語有豐富的量詞,為SVO型語言。
由此可以推斷,以上真值表的語言中只有序數詞和基數詞沒有派生關系的語言有量詞。序數詞和基數詞沒有派生關系的還有漢語、韓語和日語,三者恰巧都是量詞型語言,是否可以認為序數詞和基數詞沒有派生關系的語言中會有量詞呢?
2.3語法化的問題
人類語言存在語法化的普遍現象,許多學者提出了人類語言語法化的具有一致性的傾向,Bisang在前人基礎上提出了東亞和東南亞語言語法化的類型學特征:第一,即使在高度抽象的語法概念(如時態(tài)或有定)的情況下,也缺乏強制范疇和語用意義優(yōu)先;第二,存在強制性句法規(guī)則即詞序規(guī)則;第三,形式和意義共同進化不存在或者有限。
量詞正是語法化特征中提及的語法詞的一種,發(fā)達的個體量詞是漢藏語系的語法特征之一,也是其顯赫范疇之一。不少學者從語法化問題入手探究量詞范疇的成因,也為歷時語法的發(fā)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Graig[5]通過句法化階段觀察Jacaltec(危地馬拉的瑪雅語言)的量詞系統(tǒng)逐漸演變?yōu)檎Z法系統(tǒng)的過程,發(fā)現了Jacaltec中的量詞系統(tǒng)作為名詞衍生的新類雖然成型不久,卻在句法上充當主題凸顯限定詞和追蹤同指的回指代詞。Her經研究Tai-Kadai和Sinitic,推測Sinitic的量詞更有可能是單一起源,并進一步提出假設:亞洲和太平洋范圍內的語言中,先由一種語言自主產生量詞,其他語言再以語言接觸的方式也獲得量詞特征,形成量詞。
與注重語言類型與地理關系的研究不同,漢語量詞的語法化研究主要集中在語義、音韻上:金福芬和陳國華討論了漢語量詞的語義演變,證實了量詞的根本功能是個體指代而不是分類功能,也證實了量詞是漢語的固有范疇,非外來范疇;蔣穎也提到漢語量詞產生的動因之一是語法化;孫宏開反駁了單音節(jié)數詞的語言容易產生和發(fā)展量詞的觀點,認為韻律特征并非量詞的產生與發(fā)展的影響因素。
語法化受語用因素、心理因素、語言接觸因素和語言內部結構因素的制約,從這些因素深入研究將會對語言學研究作出不小的貢獻。
3.結論
本文整理了量詞研究中的三個熱點問題,并試圖以類型學的觀點來將其整合為量詞產生的原因,做出以下總結:
(1)復數標記與量詞在特定條件下可以共現,但一些研究對復數標記的界定不明確,未說明究竟是形態(tài)上的復數標記還是語義上的復數標記可以與量詞共現;
(2)由于數量結構有時會無法區(qū)分數詞和量詞,數詞和量詞有著緊密的聯系,我們大膽猜測量詞的產生很有可能與基數詞序數詞的派生關系有關;
(3)量詞受內外因制約而產生,是語法化的產物。
對于量詞產生類型學動因的研究,仍需實證與理論研究有機結合,類型學與其他語言學分支的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呂叔湘,李臨定等.《現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2]黃伯榮,廖序東主編.《現代漢語(下)增訂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Haspelmath M, Dryer M S, Gil D et al. The World Atlas of Language Structure [Z].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4]伍雅清,胡明先.復數標記與量詞同現現象的研究[J].語言科學,2013,12(4):349-356.
[5]CRAIG C G. Jacaltec noun classifiers: A study in grammaticalization [J]. Lingua,1986,70(4): 241-284.
(作者介紹:王瑩,中國海洋大學碩士生在讀,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