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勇,汝 梅,戴忠華,郭 敏,李永華,田 慧,趙立春,奉建芳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廣西 南寧 530200)
中藥資源是國家重要的戰(zhàn)略性資源,對中醫(yī)藥產業(yè)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的開展對摸清中藥資源家底、促進中藥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1]。中藥資源普查工作的開展,對中藥資源學的教學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提供了充足的實踐機會[2]。中藥資源的調查是中藥資源學課程中實踐性最強的內容[3],我們前期開展了理論教學研究[4],而實踐教學研究較少。因此,通過開展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讓中藥學專業(yè)學生參與其中,充分發(fā)揮中藥學專業(yè)學生在資源普查工作中的作用,在中藥資源普查過程中使學生綜合能力、自身實踐技能和意志品質得到培訓和鍛煉。本文介紹了中藥資源普查對中藥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作用,對今后中藥學專業(yè)實踐教學方案的修訂具有重要作用。
依據國家中藥資源普查的文件要求,首先組建技術依托單位中藥資源普查隊,通過面試和綜合技能考核挑選學生普查隊員,然后按照國家中藥資源普查的規(guī)范全面培訓學生的中藥資源調查相關的基本內容和普查技術手段,包括中藥資源普查代表區(qū)域的劃分、樣線的選擇、樣地的選擇、樣方的設置,藥用植物標本的采集、壓制、裝訂、鑒定,數據的統(tǒng)計、調查結果的撰寫等。
通過理論講解中藥資源普查的意義和普查技術內容,使學生了解中藥資源普查主要工作內容包括野外調查、傳統(tǒng)知識調查及后續(xù)數據錄入分析等工作。讓學生接觸中藥資源普查儀器設備(例如相機、軌跡儀、標本夾等),并進行儀器設備使用技能培訓,通過普查工具實物接觸,加深學生對課堂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野外調查是實踐技能培養(yǎng)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學生參與中藥資源普查野外工作的首要目的是保證安全,所以參加野外中藥資源普查工作的學生必須要先買保險以防萬一。因為在野外調查過程中,會面臨蚊蟲、馬蜂、蛇和螞蟥等其他方面的威脅,所以安全第一,同時也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參與中藥資源普查的學生認識了樣地劃分類型:林地、灌叢和草地,在尋找樣地過程中學會使用GPS定位經緯度以及記錄軌跡。通過參與野外調查,學生經過野外樣地的選擇、拉樣方、物種調查、拍照、記錄、采樣等實踐環(huán)節(jié),以及到達樣地范圍,依據調查樣地的要求,學生學會了樣地選擇、調查路徑選擇、拉樣方(大樣方、中樣方和小樣方)、藥用植物種類調查、樣品采集以及記錄。
藥用植物品種的采集是開展普查工作的首要任務,在標本采集過程中不僅需要原植物標本,還需要識別相對應的植物莖葉、花果等植物器官特征,學生在野外標本采集過程中尤其喜歡拍照,如種群拍照、個體拍照、藥用植物器官拍照(尤其是花和果實),通過選擇角度、光線和藥用植物部位,拍攝出合格的照片,既提升了學生的拍攝技能,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野外采集標本之后,接著就是內業(yè)整理工作,臘葉標本的壓制、裝訂以及數據庫的輸入是一件非常煩瑣的事情。學生在野外采集標本的時候,通過外形(花、葉、果實、種子)觀察判斷科屬,對于判斷不出的植物名稱,在帶教教師指導下,首先進行形態(tài)學鑒定,并輔助綜合運用形色軟件和花伴侶軟件進行識別,并在帶教教師親自鑒定下,最終確定藥用植物名稱。
在標本采集之前,首先拍攝植物照片,然后采集植物標本,修剪后壓制,壓制標本過程中葉片正反面以及其他器官的擺放位置非常重要,尤其對于花較大以及果實較大的標本,需要烘干壓制,標本壓制過程中需要翻制,在標本壓制的基礎上進行標本縫制。學會中藥資源普查系統(tǒng)軟件使用的基礎上,然后進行普查數據的錄入和圖片的上傳。
在全國中藥資源第四次普查時期,我校師生有幸參加了廣西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通過帶領中藥學專業(yè)學生參與普查,學生親身感受到野外調查的艱辛和內業(yè)整理工作的煩瑣,深刻理解了中藥資源普查的技術性和重要性。通過參與中藥資源普查,全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中藥資源調查綜合能力,鍛煉了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豐富了學生的中藥學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研能力。因此,今后要不斷摸索實踐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好中藥資源普查,不斷提升中藥資源學的實踐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