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小琴
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很重要的一部分。個性化的作文教學,不僅能夠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還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點,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對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相關的策略進行研究探討。
關鍵詞:實踐經驗;作文策略;教學模式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不僅能夠體現(xiàn)學生的自我表達和語言組織能力,還能夠展現(xiàn)出學生的個性化要求,同時作文的分值在語文的整體分數(shù)中所占的比例較高,因此老師對于作文教學還比較重視。然而部分老師為了取得高分,出現(xiàn)了讓學生背誦課文、生搬硬套的作文教學方法,這嚴重影響了學生個性化自我發(fā)揮和表達的能力。在新課改開展之后,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當代小學生的學習需求,而個性化的作文教學不僅能夠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還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點,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下面就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相關的策略展開研究探討。
一、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的問題和不足
(一)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比例不協(xié)調
小學語文作文個性化教學雖然有一些被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但是還是有很多問題存在。首先,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的比例不夠協(xié)調。大多數(shù)的語文教師會將理論知識放在第一位,沒有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而且,大多數(shù)教師是根據(jù)教學大綱來進行語文的教學活動,在作文的學習上經常生搬硬套。其次,教師沒有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使得學生對作文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導致學習的氣氛越來越差。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雖然理論知識是作文寫作的基礎,但是生活體驗、學習狀態(tài)、學習興趣以及溝通交流也是寫作文的重要因素。
(二)模板式寫作過于死板
個性化的作文教學主要體現(xiàn)于學生的個性化特點,需要通過作文來體現(xiàn)自身的獨特性,表達自己不同的看法,彰顯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化思想特點。然而現(xiàn)如今大多數(shù)教師在對學生的作文教學中會使用套模板的方式進行講解,通過各個作文的類型分析讓學生按照規(guī)定的“范文”進行學習。如很多老師在學生考試前都會發(fā)放相關類型的作文讓學生進行背誦默寫,并對作文的寫作格式、寫作例子、寫作方向進行強制性的規(guī)定,導致學生無法在考試的過程中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限制了學生再創(chuàng)造的能力。
(三)作文教學技巧單一,無法實現(xiàn)個性化指導
由于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不成熟,智力思維水平也處于發(fā)展階段,生活的經歷不豐富,對于世界的認知程度不高,對學習和吸收知識的能力也不相同,因此如果教師使用千篇一律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技巧,很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學生只會根據(jù)老師的要求去寫作,根本不清楚寫作的方法和目的,久而久之,只會出現(xiàn)大量的句子堆積的現(xiàn)象,作文沒有想象力,也沒有邏輯思維能力,只是低水平的模仿寫作,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個性化寫作需求。
二、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基于個性化作文的策略
(一)加強作文寫作的理論和實踐的協(xié)調性
教師在進行作文寫作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對相關的理論知識進行指導和教學,同時還要結合相關的實踐經驗進行融會貫通,使得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相結合,才能夠真正達到作文寫作的個性化要求。將小學語文寫作的教學方法與個性化進行結合,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生的寫作體驗,也就是寫作的真實感受,需要小學生在寫作時增強作文的真實性,充分利用真情實感是掌握基本寫作技巧的首要目標,以情感人是小學生寫作文最重要的情感體驗。
(二)鼓勵學生,提升學生自信心
在學生的寫作過程中會出現(xiàn)很多意想不到的寫作方向和思維點,有的老師看到“另類”的作文內容就會不假思索地“一棍子打死”,并未將學生的個性化進行分析和理解,這種行為很容易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學生對作文頓時失去熱情,無法再真正投入寫作。由于每個學生的作文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在語言表達上雖然存在著問題,但是他的作文思想觀念很新穎;有的學生在表達方面的修辭十分到位,但是他的思想觀念和想法不夠有創(chuàng)意。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看到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作文中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地方要及時進行表揚,以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增強學生對作文寫作的興趣和熱情,從而不斷鼓勵學生真正投入寫作。
(三)豐富作文寫作個性化的教學模式
老師要根據(jù)小學生自身的身心特點,來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變學生寫作技巧,通過個性化訓練幫助他們建立個性化的寫作思維方式,不斷進行指導和豐富他們的寫作內容。首先,老師可以選擇一些范圍廣、空間大的寫作題目,從而讓學生從更廣闊的范圍來搜集寫作的素材,不斷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激發(fā)自身的個性化思維,同時再結合教師的合理指導,讓學生在一個輕松舒適的范圍內完成自身的思維向文字表達轉換的過程,從而做到將自身所想轉化為文字表達。老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戶外的觀察活動,例如對戶外動物的觀察、對于景色的觀察,從而讓學生通過自身體驗進行作文寫作,有利于學生真情實感的流露。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能夠不斷提升和改善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個性化的作文教學能夠充分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出來,首先教師要做到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體驗相結合進行作文寫作,促進學生情感表達,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夠做到真情流露。其次,老師應當適當去表揚和鼓勵學生,找到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和不足,將鼓勵和教育相結合,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最后,老師應當利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技巧進行個性化教學,不僅能夠讓水平不同的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特點,還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提升學生作文寫作表達能力的同時體現(xiàn)自身個性化特點。
參考文獻:
王勇忠.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方法的創(chuàng)新實踐[J].學周刊,2020(9):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