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平
摘 要: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非常注重同學們的閱讀鑒賞能力,而且在高考語文的考查中也加大了閱讀鑒賞能力的考查,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快速閱讀文本并正確解讀鑒賞句段類題目,除了通過大量閱讀提升閱讀理解能力、鑒賞能力外,掌握一定的鑒賞句段類題目的方法技巧,可以讓同學們在緊張而繁重的備考復習中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將如何鑒賞句段類題目做簡單的解讀。
關(guān)鍵詞:語文學習;閱讀鑒賞能力;語文試題;鑒賞句段(方法)
一、人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和語文試卷結(jié)構(gòu)分析
高中階段語文學習教科書分必修和選修兩類,必修共五冊:必修教科書的內(nèi)容分“閱讀鑒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導讀” 4個部分,其中“閱讀鑒賞”是教科書的主體。“閱讀鑒賞”部分所選的課文既有古代詩文名篇,也有中外小說和科普作品。從教材內(nèi)容的編排,我們不難看出,高中階段語文的學習注重全面提高同學們的語文素養(yǎng)(閱讀鑒賞能力)和語文能力(表達交流)。
教學導向高考,同樣高考導向教學。高考語文試題呼應高中語文課程學習,語文試題分閱讀部分和表達部分,閱讀部分有現(xiàn)代文閱讀和古代詩文閱讀。
現(xiàn)代文閱讀包括:論述類文本閱讀、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文學類文本閱讀(小說文本或散文文本)三大塊,共9道題(6道客觀選擇題、3道主觀簡答題)36分;古代詩文閱讀包括:文言文閱讀(3道客觀選擇題、2個翻譯題共19分)、古代詩歌閱讀(1道客觀選擇題、1道主觀簡答題)、名篇名句默寫(4個高中、2個初中新課標要求必背的名句默寫)三大塊,共9道題34分。所以,閱讀部分共計16道題,70分的分值。
表達部分有語言文字運用和寫作兩大塊,其中語言文字運用部分(包括成語考查、語病辨析、語句復位、語段補寫、信息壓縮等)共5道題20分;寫作部分一篇大作文的寫作60分。所以,表達部分共計6道題80分的分值。從試題的編排可以看出,閱讀部分占到絕大多數(shù)比重。
語文試題中現(xiàn)代文閱讀部分的文學類文本閱讀(小說閱讀或者散文閱讀)部分,常見的題型是一道客觀選擇題3分分值和兩道主觀簡答題各6分(共15分分值)。而在主觀簡答題部分有時會出現(xiàn)“賞析文中畫線語句”或“賞析××句的表達效果”這種賞析類的題目。下面我們從三個角度來解讀這類題目的作答思路。
二、畫線句段解讀要領(lǐng)
第一,看賞析句段是否運用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包括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排比、雙關(guān)、反問等),描寫手法(動作、語言、心理、細節(jié)等人物描寫或遠近、俯仰、動靜、點面、白描、渲染等景物描寫),表現(xiàn)手法(襯托、對比、象征、烘托)等。
句段中有表達技巧的賞析要從技巧入手,先點明技巧,再結(jié)合句段內(nèi)容分析表達效果。
例: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以對文化思考見長,描寫自然景物不多,但極富特色,請從藝術(shù)手法的角度,對第二部分寫景內(nèi)容進行鑒賞。
……忽然,天地間開始有些異常,一種隱隱然的騷動,一種還不太響卻一定是非常響的聲音,充斥周際。如 地震前兆,如海嘯將臨,如山崩即至,渾身起一種莫名的緊張又緊張的急于趨附。(烘托)不知是自己走去的還是被它吸引去的,終于陡然一驚,我已站在伏龍觀前,眼前,急流浩蕩,大地震顫。(夸張)即便是站在海邊礁石上,也沒有像這里強烈地感受到水的魅力。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匯,聚匯的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讓人忘記它是切切實實的水,可掬可捧的水。這里的水卻不同,要說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疊疊都靜神煥發(fā),合在一起比賽著飛奔的力量,踴躍著喧囂的生命。(對比)這種比賽又極有規(guī)矩,奔著奔著,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的一下裁割為二,直竄出去,兩股水分別撞到了一道堅壩,立即乖乖地轉(zhuǎn)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堅壩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據(jù)筑壩的指令來一番調(diào)整……就像一大撥翻越各種障礙的馬拉松健兒,(比喻)把最強悍的生命付之于企盼,付之于眾目睽睽??丛瓶挫F看日出各有勝地,要看水,萬不可忘了都江堰。
——余秋雨《都江堰》
解題思路:題干要求鑒賞景物描寫的藝術(shù)手法。同學們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藝術(shù)手法,其知識框架是什么,都包括哪些知識點,這樣才能在題干的暗示下做出準確而全面的解讀。比如,藝術(shù)手法(即表達技巧),包括:①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抒情、描寫、說明;②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借代、反問、互文等;③表現(xiàn)手法:烘托、象征、對比、渲染、用典、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④結(jié)構(gòu)手法:懸念、鋪墊、伏筆、線索、照應、以景結(jié)情、卒章顯志等。具備這些知識才能從不同的角度更好地全面解讀鑒賞題目。
答案:①烘托,以聲音來烘托水之氣勢;②夸張,以大地震顫來突出水勢驚天動地;③對比,通過和大海的對比,突出都江堰的水極富力量和生命力;④比喻,把都江堰的水比作馬拉松健兒,突出都江堰的水既強悍又有規(guī)矩的特點。(任答3點即可)
第二,看賞析句段的造句特點:句式和詞語的特點。
句式是整散句還是長短句。整句指整齊勻稱、句子結(jié)構(gòu)相類似的句式,往往構(gòu)成對偶、排比的修辭格;散句指字數(shù)多少不等,參差錯落的句式。整句與散句結(jié)合,使句式富于變化,表達生動活潑的效果,句式整齊中見變化,語氣氣促中有舒緩,整散相間,使文章語勢激蕩而又意味綿長;長短句就是指結(jié)構(gòu)復雜、詞語較多的句子;短句就是指結(jié)構(gòu)簡單、詞語較少的句子。短句結(jié)構(gòu):主語+謂語+賓語,長句就是在短句的基礎(chǔ)上加上形容詞等。.以短句為主與長句搭配,長短句交錯,使整段句子錯落有致,富有變化,讀起來朗朗上口。
用詞的特點:句段中是否有文言詞、方言口語、書面語或者運用疊詞、精煉的動詞、形容詞,準確的副詞、關(guān)聯(lián)詞等。如果賞析的句段中若沒有表達技巧,就看句段的造句特點,是整散句還是長短句,或者用詞上有精妙之處,便可從造句和用詞上進行賞析。
例:結(jié)合文本,賞析文中畫線句子。
我感到那股笑意從佛陀的曲眉豐腴間蕩漾開來,由佛而人,由人而山,由山而樹。
——薛林榮《西魏的微笑》
解題思路:該畫線的句子中沒有表達技巧,但句式長短交錯,用詞精當,又是文中的收束段落,篇末點題,收尾呼應,升華主題。
答案:①長短句交錯,句式靈活。長短句結(jié)合,節(jié)奏舒緩有致;②用詞精當。“蕩漾”一詞形象生動地描繪出“微笑”帶給麥積山和游客的影響;③以此句做結(jié),收束有力,呼應前文,引人思考,升華主題。
第三,看賞析句段的句子結(jié)構(gòu)。
有些畫線的句段既沒有表達技巧,又沒有句式特點、精妙的用詞,但句段由一個長單句構(gòu)成。該句段可從賞析句子主干和枝葉入手,尤其是枝葉部分,有時枝葉部分就是答題的切入點。
例:結(jié)合上下文,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我多么祈盼那粒桃花源的種子在故鄉(xiāng)的泥土里長成參天大樹。
——李國華《我愿做一棵樹》
解題思路:句子主干:我祈盼種子長成參天大樹。主干沒有更多的深意,謂語動詞“祈盼”即向往、希望;再看枝葉(定語)部分:“那粒桃花源”化用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典故,可從“桃花源”居所的特征和居住在“桃花源”人們的幸福指數(shù)角度做賞析。
答案:①桃花源里的人們過著幸福的生活,桃花源的環(huán)境優(yōu)美,令人向往;②作者希望故鄉(xiāng)的人們能過上桃花源里一般的生活,甚至生活得更好。
以上對小說和散文文本閱讀中常見的賞析句段類題目的解讀方法從三個方面做了簡單的梳理,希望同學們在掌握一定鑒賞方法技巧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上下文語境或者全文的內(nèi)容做 全面準確的解答。通常要求賞析句段的句子往往會涉及到文章的思想情感或主旨,因此,除了賞析技巧外,還要結(jié)合上下文語境或者全文分析句段暗含的思想情感或主旨方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