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
(大連外國語大學體育教研部 遼寧 大連 116044)
體育課已然成為學校課程必不可少的一項,它對于我們的身體健康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進行體育鍛煉時,它實際上也是讓學生增強自身素質和抵抗力的一種方式,使身體越來越健康。健康的身體是做一切事情的前提,是我們一生都要堅持的。體育課的開展對于學生非常有必要。在終身體育目標下,乒乓球課程的改革使學生能樂在其中,有所收獲。
在體育課的教學之前,首先要明確課堂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類似于班級導航的東西,它對于整個課堂的開展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一節(jié)課的成與敗全在教學目標上。其中學生們的觀念和態(tài)度決定著教學目標是否能順利進行。學生從小就接觸乒乓球,都會玩,對乒乓球課程還是很感興趣的,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怎樣將學生能夠更好地打好乒乓球。講課時要分為幾個部分,部分的內容應該怎樣設計,是教師在上課之前所要思考的。學生面對一貫的教學模式會不感興趣,這時候教師就需要轉變教學理念,擺脫以前枯燥無味的教學思路。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需要根據(jù)教學目標設計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例如,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組與組之間進行乒乓球比賽。明確目標,我們才能有所進步。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教師的教學觀念也在發(fā)生變化,在過去,教師過重看中成績,認為學生的體育課程分數(shù)達到就行了,不去注重學生打乒乓球的姿勢是否正確,下課后也沒有和學生有交流只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任務?,F(xiàn)在,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在上課時可以進行趣味問答,知識競賽,還可以通過交流互動的方式來進行體育課堂的開展。一方面能夠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另一方面也能夠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上更好的提高自身的運動能力。與此同時,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培養(yǎng)。在此過程中,教師也要更好地正視自己的身份。盡可能的與學生成為朋友,當學生有問題的時候,也能夠積極地進行解答,一起討論,與學生一起切磋球技,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加深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在不斷地切磋和理解中增進關系,以便在糾正學生動作的時候能夠得到學生的認同和改正。教師可以組織一起研討交流,討論如何能更好得教學,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研究性學習,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乒乓球選手進行調查了解,了解他們的發(fā)球技巧,在班上與同學進行分享心得,教師可以旁邊進行指導,解決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學生還可以在老師的組織下去參加乒乓球比賽,增進自己的打球技能。
在開展乒乓球教學課程時要更加重視實踐,往往學到的理論基礎都需要通過實踐來檢驗。課本教材只是授課的基礎,為了告訴教師上課要分哪些板塊,每個板塊需要講哪些內容,為教師提供課程目標和課程要求。但是僅僅依附于課本是遠遠不夠的,原因在于每一個學生對于羽毛球的了解和練習史各不相同,需要老師了解和針對性授課,這樣能節(jié)約學生的時間和精力。在上課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具體安排。比如,在上課時,學生對哪一部分相對掌握的不好,教師就可以專注于這一方面進行具體的描述和講解。如果學生在課堂上情緒不高的話,教師可以改變教學方式,通過一些小游戲使學生活躍起來。如果課程要求的教學內容學生達不到,教師也不應該強制學生來進行。通常情況下學生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所以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合理的設計。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一樣,教材中的要求只是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設計的,具有有限性。教師要將關于乒乓球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增強自己的專業(yè)技能,設計一套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能夠學習到打好乒乓球的技巧,如何發(fā)球,如何站位才能更好的瞄準目標,如何控制出球的角度和力度,如何對過來的球進行防守等等一些問題教師都要一點一點的給同學們講解。要注意實戰(zhàn),多給學生練習的時間,不能紙上談兵,學生在實戰(zhàn)中就會找到適合自己的作戰(zhàn)策略,通過不斷的練習來完成教材上的內容。很多體育教師在上課時只會將這節(jié)課的任務介紹一下,將內容大致給同學們講一下,最后總結一下,然后結束這一堂課。一節(jié)課下來教師會覺得無所事事,有的老師最多會提問幾個問題,學生一節(jié)課也會覺得很無聊。這種教學模式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乒乓球水平顯然不適用。教師要對學生保持耐心,細心的解答同學們的問題,上課時可以詢問同學們是否有問題,可以進行一對一教學,有想法的同學可以在班上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在教學過程中,要想使整體的課程能夠更好的開展,就需要使課堂氛圍活躍起來,營造更好的范圍來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在營造氛圍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的思維上發(fā)生一定的改變,對其素質的培養(yǎng)來說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有問題的話,先不要急于否認,這說明學生在認真的思考,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支持和鼓勵。如果學生的觀念有偏差,要耐心幫助學生糾正觀念,不能夠完全的強制學生去接受。要逐漸的引導學生去學習,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對于乒乓球的學習興致大大提高。久而久之學生才敢于質疑權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乒乓球水平。讓學生明白不管干什么事情,如果要把它做好,都需要不斷的堅持,不能半途而廢。當學生對一些基本的技巧都掌握時,可以讓他們嘗試雙打,這樣不僅使他們的球技得以進步,還能培養(yǎng)他們之間的默契程度,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這樣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會大大提高。
為了能更好的將乒乓球課程融入學生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首先,教師應該要知道學生的具體情況,知道學生哪方面掌握的好,哪方面掌握的不好,對學生有個大致的了解這樣才能因材施教。要給學生足夠的接受和學習的時間,不能一味的追求課程進程而忽略學生的感受。技巧是能力訓練的核心。如果要提高學生的乒乓球球技,首先要激發(fā)學生對乒乓球的興趣,在上課時,教師可以設置小游戲,將學生學過的舊知識與將學的新知識聯(lián)系起來激發(fā)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課堂上多多設置小任務,讓同學們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問題,并盡量自己解決,可以分成小組,學生之間看看對方有沒有出現(xiàn)問題,這樣同齡之間思維不斷碰撞,學生的乒乓球技能就會不斷提升。在課下,教師多建議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切磋,把乒乓球當成課外娛樂的一種方式,學生一方面球技得以提升,另一方面在運動過程中也能夠放松心情,進一步的使同學之間的交往更加密切。學生之間也能夠彼此交流想法,將自己的收獲與他人分享。教師要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如果不獨立思考,學習是肯定學不好的。人生就是要不斷的思考,思考可以讓我們思維更加活躍,學習能力提高。練習乒乓球時,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思考自己打球過程中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教師在上課時要使學生保持思維活躍的狀態(tài)。在室內上課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有關乒乓球的小視頻的方法吸引學生的興趣,近期活躍起來的微課能夠將知識點細化,而且視頻很短,不用擔心學生會厭煩。在看完小視頻之后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乒乓球的技巧問題,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會很活躍,以這樣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體育創(chuàng)新能力。
老師的動作固然規(guī)范,但是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可能效果并不明顯。而且課堂時間有限,個性化訓練也只能落實到分組調整。在這簡短教導的時間里每一個學生分配到的時間很少,老師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去一遍一遍糾正每個學生的錯誤。而錯誤如果不多次糾正,多次練習時沒有效果的。所以,除了專業(yè)老師的指導以外,還需要學生們自己鉆研適合自己的姿勢和練習方法,以及糾正自己的錯誤手法。課堂應該安排大部分的時間讓學生有時間自我研習,這樣的話,老師只需在一旁觀察誰的姿勢需要糾正就可以了。舉個例子,一堂羽毛球課堂總共有40分鐘,為了防止學生出現(xiàn)拉傷和扭傷的情況,需要有5分鐘時間熱身,慢跑或者做熱身操。剩下的35分鐘有5分鐘是老師示范動作,還有5分鐘是老師帶領大家做動作,最后的20分鐘時間都應該用于學生自己練習以及老師指點。老師指點的時候為了防止遺漏任何一個自己的學生,可以讓學生練習時橫向排開,這樣指點的時候從左走到右走完就算是全部指點了一遍。當然這個過程還需要學生的自我反思,回味自己的動作和老師的指點哪里對不上,自己還有哪些要領沒有掌握。
有的時候人在奮發(fā)上進的時候需要外界刺激一下,學生們也是這樣。在略微枯燥的羽毛球學習、訓練、學習、訓練這個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中,磨滅了很多學生剛開始學習時的熱情,而且很多學生沒有好好復習之前學過的動作導致最終考試的時候還需要老師多次強調。這時就需要在開始學習到期末考試這個過程設立多個小測試,每次測試都要包含所有學過的內容,在測試完畢之后,需要對沒有達到最低要求的同學進行手勢糾正,最好不占用下課時間,糾正完之后給這些同學分配班里程度拔尖的羽毛球同學,一對一或一對多輔導一周之后再由老師審視結果。這樣既能增加同學之間的友誼,還能讓羽毛球頓悟能力不高的同學通過不斷練習和糾正來提升自己。
小測試不能太難,要根據(jù)整個班級情況而定,必要的時候可以分組測試,給原本就優(yōu)秀的羽毛球同學一個高一點的要求,次之的則要求低一點,以此類推,一定要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定目標,切記不能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個別學生有特殊情況可以私下溝通。若是有同學跟不上班級進度,可能持拍動作都沒有掌握,則老師可以課下幫助同學。通過觀察同學的動作給予相應的技巧指點,以及讓同學多看講解羽毛球基礎的視頻,在頭腦中構思一整套動作之后再練習。這樣的練習將會更有效果而且效率很高。比如說,我在揮拍擊球過程中,發(fā)球時機沒有把握好,而且球拍握法不對,這時老師就可以給我提出兩點要求:一是觀看微課堂中兩種握拍手勢,并在頭腦中多次回憶,不會再輕易忘掉;二是在拋球擊球的過程中減少反射弧,快速擊球。
終身體育視角下的高職院校乒乓球課程改革,其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自身情況不斷改變教學方法,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以學生為主體。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對乒乓球的學習熱情,從而提升學生的乒乓球水平。這樣不僅使學生的體育技能有所進步,還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德智體美勞學生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