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武
摘? ? 要? ?將心理咨詢會談技術中的傾聽、開放式提問、內(nèi)容反應和情感反應等應用在初中班主任談話中,可提高談話的有效性,幫助班主任落實德育工作。
關 鍵 詞??談話;心理咨詢;會談技術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編碼? ?A
文章編號? ?2095-1183(2020)12-00-02
談話作為學校德育最常用的方式之一,是班主任育德能力的重要標志。筆者嘗試把心理咨詢會談技術中的傾聽技術、開放式提問、內(nèi)容反映技術和情感反應技術應用到初中師生談話中,以期提高學校德育的有效性。下面以對小劉同學的輔導為例進行說明。
一、傾聽技術
傾聽技術要求做到接納對方、認真地聽、適當?shù)貐⑴c。接納對方要求教師拋棄自己的觀念和情感態(tài)度,無條件、完全地接納學生的全部。教師傾聽過程要認真,梳理學生表達內(nèi)容的邏輯關系和前因后果。必要時,適當參與學生的表達,給予簡單的回應。如“我在聽,你繼續(xù)”“是的”“我明白你的意思,請繼續(xù)”等。傾聽是教師獲取相關信息的途徑,能拉進與學生的心理距離,贏得學生信任。這就為影響和轉變學生作好了鋪墊。
剛入初中的小劉同學是一個熱情開朗、學習認真、同學關系融洽的模范生。但是到了初二,她性情突變,作業(yè)馬虎,課堂走神,和同學也開始鬧矛盾。毫無疑問,她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困難。
我找小劉同學來辦公室談話。在二十多分鐘的傾訴里,她聲淚俱下地述說了二胎弟弟給她家庭地位帶來的沖擊。時間雖長,但傾聽過程中,我接納她糟糕的學習態(tài)度和低落的情緒,不批評指責。同時,我也努力梳理事情發(fā)展的經(jīng)過,為后面指出情緒失落與放棄學習之間不合理的關聯(lián)做好準備。適當?shù)臅r候,我告訴她“我理解,這對你來說,的確太難了”,表示我在參與她痛苦的經(jīng)歷。如此,她感受到被尊重,我也贏得她更多的信任。
需要注意的是,傾聽需以學生信任老師,愿意傾訴為前提。教師要保護學生打開心扉的意愿,不對其作道德或正確性的判斷,如“你這么小就想談戀愛,思想真齷齪”“你拿別人的東西,你就是小偷”等是萬萬不能說的。談話的主題要明確清晰,否則學生容易無所適從。
二、開放式提問
開放式提問的主要特點是沒有固定答案,學生也無法用簡單的一兩個詞回答,便于教師收集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事件發(fā)生的經(jīng)過、原因等相關信息。教師提問時應本著中立、平等的原則,提出的問題不帶有傾向性和感情色彩。例如,當小劉同學提到父母不愛自己時。筆者問道:“能不能說說平時你和父母相處的小事?”提到父母偏愛弟弟的時候,筆者問道:“你對弟弟的看法是什么?不喜歡他什么,喜歡他什么?”這有利于促進學生自我剖析、自主發(fā)現(xiàn)。
使用開放式提問,安全舒適的環(huán)境和適當?shù)膯栴}表述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在人多嘈雜的環(huán)境,學生會有所顧慮或感到不舒服,產(chǎn)生被詢問、被窺視、被剖析的感覺。如果我和小劉的對話安排在教室走廊,或者教師眾多的辦公室,她肯定會不自在。所以我借用了安靜的物理實驗室。此外,如果提問的語氣咄咄逼人,用詞過于簡單,學生就會回避深層的自我剖析。
三、內(nèi)容反應技術
內(nèi)容反應技術,也稱為“釋義”或“說明”。教師需要把學生陳述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整理,用簡明扼要的語言進行重復,幫助學生梳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從而達到加強理解和促進溝通的目的。小劉同學在談到和母親相處時說:“只要有好吃好玩的,媽媽都讓弟弟先挑選。我陪弟弟時,只要他哭了,媽媽就會認為是我欺負了他,明顯偏袒弟弟。我真的無法忍受,她還是我親媽媽嗎?”筆者的內(nèi)容反應是:“你的意思是媽媽偏愛弟弟,讓你無法忍受,甚至你會懷疑她不是親生母親,是嗎?”筆者的內(nèi)容反應讓學生感到教師是理解自己的感受的,就會對自己進行進一步的剖析和探索,說:“也不是不可以禮讓弟弟,不是真的懷疑她不是我的親生母親。只是她的偏心和不尊重事實,讓我覺得委屈啊。”借助教師的內(nèi)容反應,學生重新組合了母親的偏心與自己的抱怨之間的關系。談話內(nèi)容從母女關系緊張轉化為對尊重的渴望。
使用內(nèi)容反應技術,首先,需要教師掌握充分的信息。如果信息過少,多次出現(xiàn)內(nèi)容反應不準確,學生會感覺教師不理解自己。其次,要在內(nèi)容反應準確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加入“錯誤”反應,以便學生找出自己不正確歸因,提高自我認識。
四、情感反應技術
情感反應技術,要求教師對學生在傾訴過程中流露的瞬時情緒、情感進行概括、綜合與整理,用自己的話反饋給學生,以此表示自己對學生的理解,從而促進學生更多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與小劉同學的交談中,她分享了自己曾經(jīng)的種種幸福,又訴說了弟弟到來后的種種委屈。說到傷心之處,她簌簌地留下了眼淚。筆者給予感情反應:“對于十幾歲的孩子來說,這件事是很殘忍的。你此刻感到很難過很委屈,對不對?”得到回應后,筆者繼續(xù)說:“如果你覺得難過,就哭一會兒吧。”在學生放聲大哭以后,筆者開始引導:“雖然你對父母很生氣,但也很希望讓父母感到滿意,對不對?”以引導學生思考,困難之中支撐繼續(xù)前行的力量是什么。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不再沉浸在失寵的悲傷中,而是從思考中獲得力量,開始改變自己。談話中,教師及時提供情感反應,有利于師生建立情感的聯(lián)結,學生也更易于接受教師的引導。
教師情感反應需要選擇恰當?shù)臅r機。學生真正打開自己的感情大門時,才可以進行感情反應。否則,會顯得生硬不自然。教師必須持有愛心,真正地體諒學生的各種情緒情感,給予對方安慰和支持。
除上述技術以外,其他的心理咨詢會談技術在初中師生談話中同樣有很大的幫助。如面質(zhì)技術,可以指出學生的陳述中的自我矛盾之處,有利于促進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自我開放技術,通過向學生開放自己的態(tài)度、評價、有關經(jīng)歷、體驗,可以充分地激發(fā)學生的共鳴,建立師生的情感鏈接;非語言行為的應用,如目光的注視、面部表情、身體語言等,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信號和指引。
綜上可見,心理咨詢技術和初中班主任談話有很多契合之處。如何借助專業(yè)的心理咨詢技術,掌握師生談話的技能,提升師生談話的能力,初中班主任需要更多的探究。
(作者單位:廣州市天河區(qū)匯景實驗學校
廣東廣州? 510645)
責任編輯? 徐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