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宇傳
(廣東省雷州市東里鎮(zhèn)土頭小學 廣東湛江 524200)
寫作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寫作練習及積累,讓學生能夠有效提升自身寫作能力。寫作練習是寫作學習的初始階段,這個階段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積累寫作素材。由此可以看出,小學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寫作練習,有效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為學生今后寫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學生練習寫作過程中存在一個通病——寫作過于形式化。教師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在平時閱讀中遇到比較優(yōu)美的詞句記錄下來,以便日后寫作能夠運用,但并沒有讓學生理解其含義,從而學生并不能很好地運用這些詞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是在單純地記錄背誦,并沒有真正掌握其內(nèi)涵,不能靈活運用到寫作之中[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想要讓學生寫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就是要有效指導學生運用科學合理的寫作手法進行寫作。寫作能力的提升,寫作手法是非常重要的步驟,寫作并不是靠感覺,其具備一定的寫作技巧。教師在為學生制定寫作教學計劃時,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寫作技巧訓練,讓學生能夠通過后天努力來提升寫作能力。在傳統(tǒng)教學中,寫作教學通常都是老師為學生命題,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然后老師給出一定的評價。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學生雖然有著寫作的絕對自由,但在發(fā)揮過程中還是會存在一些問題,教師在教學中如果不能及時指導,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一些思維方面的偏差,從而影響寫作效果,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關(guān)注學生的寫作情況,為學生及時指出寫作方面的問題,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及寫作能力[2]。
例如,教學小學語文寫作練習中的《續(xù)寫故事》這部分內(nèi)容時,這一單元教學中,多數(shù)都是故事,在每篇文章后都有讓學生想一想課文中的故事還會怎樣的問題,為學生的寫作練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效抓住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學習其寫作手法以及寫作技巧。在《續(xù)寫故事》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思考同學們會為李曉明小朋友準備什么樣的生日,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充分鍛煉思維能力,活躍學生思維,鼓勵學生寫出不一樣的作品。在學生寫作過程中及時指導學生的寫作技巧,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并讓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在小學寫作教學中,很多學生都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不知道該怎么寫,寫什么,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平時積累的素材比較少,寫作知識庫不充足。人們常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就是說,學生在平時讀書讀多了,對寫作知識也就掌握得多了,這樣的情況下寫作就會變得輕松,其寫作能力及寫作的高度也就會比別人更優(yōu)秀。由此能夠看出,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等活動,提升學生的知識儲存,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3]。
例如,教師在教學《寫日記》這部分內(nèi)容時,日記是讓學生記錄下自己的日常生活,以此提升寫作能力及寫作技巧,但讓學生長期寫日記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厭煩心理。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寫日記的同時多閱讀一些課外讀物,把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句子或者閱讀后的感想記錄下來,在提升寫作能力的同時,也能夠有效積累寫作素材,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教師在教導學生寫作時,可以增加課堂互動,運用不一樣的學習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教師在學生寫作前要做一定的寫作指導,為學生提供寫作主題,讓學生發(fā)揮想象進行寫作訓練,有效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創(chuàng)作,讓學生有效運用所學知識、詞匯提升寫作能力,把要表達的內(nèi)容用精美的語句表達出來,提升作品的質(zhì)量,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就自然能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教學習作練習中的《這兒真美》這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小組成員自行討論要寫什么地方,通過討論確定寫作方向、寫作內(nèi)容,讓學生描繪出這個地方的美麗景色,在學生寫作完成之后自己評選出一兩篇優(yōu)秀的文章進行班級展示,這樣的自由寫作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寫作之中,把優(yōu)秀作品展示出來讓其他學生學習其寫作方式,可共同提升寫作能力。
總的來說,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有重要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效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寫作手法,通過課外閱讀來積累寫作素材,讓學生自由發(fā)揮,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寫作練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