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鵬思
(吉林大學附屬中學,吉林 長春 130000)
在教育改革持續(xù)深化的時代背景下,要求初中語文教學必須不斷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特別是要在應用有較強科學性和效能性的教學方法方面加大力度,努力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和水平。情境教學法作為一種已經被驗證過具有較強科學性的教學方法,可以廣泛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當中,既有利于進一步優(yōu)化和完善初中語文教學體系,同時也能夠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實現(xiàn)更大的突破。從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情況來看,盡管很多教師對此有一定的認識,而且在應用的過程中也進行了設計,但仍然存在很多制約因素,直接導致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無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需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認真加以優(yōu)化。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對其應用價值有更深刻的理解之外,也需要構建更加科學和完善的應用體系,努力推動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實現(xiàn)更大突破。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適應形勢發(fā)展需要,大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并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是教師必須高度重視的重大問題。作為一種科學的教學方法,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可以使初中語文教學改革實現(xiàn)更大的突破。對此,教師應當有清醒的認識,同時還要發(fā)揮自身的積極作用,推動情境教學法科學應用。
應用情境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這其中至關重要的就是教師在應用情境教學法的過程中需要創(chuàng)設科學、有效的教學情境,進而能夠使教學活動更有效地開展。如將“生活化教育思想”與情境教學法進行融合,由于生活情境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通過將其融入到初中語文教學當中,能夠使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不僅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更容易,而且也由于生活環(huán)境是學生熟悉的內容和場景,學生的認識和理解都比較到位,必然會使初中語文教學更加輕松、更富有成效。比如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和喜愛的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可以使學生由表及里地認識問題,進而使教學活動更加深入地實施,同時也能夠提高教學質量,隨著學生理解能力的不斷提升,語文教學也將變得越來越容易。
應用情境教學法有利于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形勢發(fā)展需要,迫切需要落實“核心素質觀”,同時還要切實有效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能夠更多地參與到“教”與“學”中來。在應用情境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元化的方法,除了生活情境教學法之外,教師也可以采取將“問題教學法”與“情境教學法”進行結合,推動問題情境教學法的有效組織與實施。如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有的教師科學開展問題情境設置,而且一步一步將問題引向深入,使學生閱讀理解與分析意識得到了加強,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會顯著提升。
應用情境教學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文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等方面內容。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當中,對于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具有一定的基礎性、引發(fā)和支撐性作用。如有的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在確定主題的過程中,更加重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將閱讀與作文進行了有效結合,科學創(chuàng)設具有多元化的情境,使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閱讀理解,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啟發(fā),而且也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從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的整體開展情況來看,盡管很多教師對情境教學法有一定的認識,同時也將其融入到初中語文教學當中,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最主要的就是在應用情境教學法方面還存在重視不足的問題,直接導致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受到了較大的影響。有的教師不注重對情境教學法的應用進行深入的研究,在創(chuàng)設情境方面相對比較薄弱,特別不注重構建有效的情境創(chuàng)設載體,生活情境、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缺乏對學生生活知識、生活常識認識、理解、經歷的調查研究,生活情境創(chuàng)設的針對性不強。如有的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不注重運用生活、形象的方式再現(xiàn)閱讀內容,而且對閱讀的中心思想缺乏有效的挖掘,必然會導致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不強,無法起到很好的作用。
作為一種教學方法,要想使情境教學法更有效地發(fā)揮作用,必須與其他教學方法進行融合,但一些教師在這方面還存在一些不到位的方面。有的教師不注重將游戲化教學與情境教學法進行有效結合,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強,而且在落實“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方面也相對比較薄弱,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未得到充分調動。有的教師不注重將情境教學法與探究式教學進行有效結合,在培養(yǎng)學生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方面還沒有進行科學設計。有的教師則不注重將情境教學法與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有效結合,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方面缺乏趣味性和引導性,而且問題的設計過難,學生很多時候都無所適從。從總體上來看,教師在應用情境教學法方面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各種教學方法缺乏融合導致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效果不佳。
在應用情境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特別是要在應用模式方面進行優(yōu)化,但個別教師在這方面還不夠到位。有的教師不注重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情境教學法當中,如在運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方面還沒有引起高度重視,即使運用多媒體技術也普遍傾向于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問題情境、游戲情境的拓展性、融合性、互動性不足,同樣無法有效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情境教學法應用模式缺乏創(chuàng)新,也表現(xiàn)為個別教師不注重發(fā)揮教師與學生“兩個主體”的作用,在組織實施的過程中缺乏對學生的有效引導,啟發(fā)式、引導式、互動式情境相對較少。情境教學法應用模式創(chuàng)新不足,也表現(xiàn)為在組織與實施的過程中不注重強化教師的引導、教導和指導,在解決學生學習難題方面不夠到位,這也是應用情境教學法的制約因素之一,需要引起重視。
教師應當切實加大對情境教學法應用的學習與研究,了解和掌握科學應用情境教學法的有效措施,并將其有效融入到初中語文教學當中。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當將其作為一條主線進行科學設計和系統(tǒng)安排,著眼于有效落實“核心素質觀”,以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根本出發(fā)點,進一步優(yōu)化和完善情境教學法應用體系。如在開展“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能夠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認識古詩詞所表達的思想,教師可以從“古人對話”的角度科學設置情境,并引導學生模仿古人進行對話,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對于“古詩詞”教學內容涉及的文化、地理、歷史等知識進行深入的講解。強化情境教學法應用意識,也需要教師不斷豐富和完善情境教學法應用機制,如在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了解的人、事、物等組織實施,通過對學生的生活特點和生活規(guī)律進行科學設計和安排,強化對學生的吸引力。在強化情境教學法應用意識方面,需要教師對情境教學法進行深入的學習和研究,特別是要就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應用情境進行科學設計,同時還要進一步強化情境教學法的科學化和規(guī)范性,如加強對學生調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喜好,并有針對性地應用情境教學法。
將情境教學法有效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當中,還要在促進情境教學法融合應用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使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更具有效能性、融合性和互動性。要將情境教學法與問題教學法進行有效結合,科學設計問題情境,并且在問題情境設計方面具有引導性和啟發(fā)性,通過將問題一步一步引向深入,學生一步一步分析問題,最終能夠得出結論,學生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受,教學效果極佳。如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很多學生普遍存在“淺閱讀”甚至“不閱讀”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當對閱讀教學內容進行分解,在此基礎上逐步地引向深入,并通過游戲化、娛樂化的方式進行設計,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一堂課很快就會結束,學生最后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具有“疊加”效應。促進情境教學法融合應用,還要將“認識、學習、體驗”作為重要的融合方法。如在開展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放寬主題范圍,更加重視閱讀理解與作文的結合,使學生能夠從自身理解的角度寫作,教師則需要進行一定的指導和服務,可以培養(yǎng)學生更強的寫作能力。為了能夠使情境教學法更具有融合性,教師需要對情境教學法進行深入的研究,而且還要以情境教學法為基礎,不斷拓展教學領域和范圍。如在開展具體的教學方面,教師可以將其與“對分課堂”進行有效融合,前半段對基礎知識進行講解,后半段則通過設置“問題情境”的方式劃分小組進行討論,最后收集討論結果,教師再進行綜合講解,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也有利于使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更具有拓展性。
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能夠使教學有效性更強,教師需要進一步強化情境教學法應用模式創(chuàng)新,努力使其更具有科學性和效能性。對此,應當切實優(yōu)化和完善情境教學法應用方式,突出情境教學法應用的綜合功能。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創(chuàng)新情境教學法應用理念,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情境教學法的應用進行綜合設計,如在開展“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PPT科學設置情境,同時還要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多媒體PPT,既要通過音頻、視頻、Flash等對古詩詞內容進行演示化、趣味化、融合性設計,也要運用“思維導圖”對相關內容進行拓展。推動情境教學法應用創(chuàng)新,還要進一步強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在“提問”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多設計一些有針對性和特色化的教學情境,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專門設計一些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問題,教師則要創(chuàng)設科學的“二次追問”甚至“三次追問”情境,通過不斷對被提問學生的激勵,能夠使他們回答問題的意識更強。創(chuàng)新是進步的靈魂。在應用情境教學法的過程中,也需要對應用載體進行創(chuàng)新,除了要運用信息技術之外,也需要切實發(fā)揮“教具”的功能與作用。如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通過演講、歌舞、朗誦,以及運用與之相關的生活用品等開展課堂教學,等到吸引學生注意力之后,教師再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入的講解,并使其更具有趣味性。這對于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撐作用,教師應當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作為一種科學的教學方法,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理解能力,也有利于優(yōu)化和完善教學體系,更有利于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對此,教師應當將情境教學法作為一條主線廣泛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當中。既要深刻認識到應用情境教學法的重要性,同時也要堅持問題導向,著眼于解決情境教學法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運用科學的方法和策略,重點在強化情境教學法應用意識、促進情境教學法融合應用、推動情境教學法應用創(chuàng)新等諸多方面加大力度,努力使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取得更好成效,持續(xù)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