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益
(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上海 200093)
從世界范圍內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分布來看,歐洲低成本航空公司約占全球45%,美洲航空公司約占25%,亞洲航空公司占20%左右[1]。從這一系列數據中可以看出,亞太地區(qū)低成本航空的發(fā)展和起步晚于歐美地區(qū)。特別是在我國,航空運輸行業(yè)已經進入了一個高速發(fā)展的階段,民航的發(fā)展與經濟增長日益密切,自民航局放開新航空公司準入審批以來,大批量航空公司涌入,行業(yè)競爭也日趨激烈,航空企業(yè)也迎來了更大的市場挑戰(zhàn)。但與此同時,隨著鐵路和公路運輸的持續(xù)建設,強烈沖擊著民航運輸企業(yè)。一些大型國有航空單位對市場價格競爭的敏感性較低,低成本戰(zhàn)略沒有得到有效地貫徹執(zhí)行,這使得民航企業(yè)在面臨機遇的同時也需要應對諸多挑戰(zhàn)。我國的航空公司要想應對國外航空公司的沖擊與挑戰(zhàn),就要真正挖掘我國航空市場的發(fā)展?jié)摿Γ仨毘浞终J識低成本航空的優(yōu)勢,制定切實可行的低成本發(fā)展戰(zhàn)略,提高我國航空市場的競爭能力。
在航空公司經營管理過程中發(fā)生的成本費用,75%左右的成本屬于固定成本,可見,固定成本在航空公司的成本構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固定成本主要是航空公司購買、租賃、維護和折舊的費用[2],同時,也包括機組執(zhí)行年度飛行任務所需的費用,這一部分費用主要就包括機組人員的固定工資、工程管理的費用等。
可變運營成本主要就是指航空公司在短期內支付的與飛行相關的成本。主要包括飛機飛行的燃油費用、機組成員除固定工資之外的補貼或者是獎金福利以及機場使用或者是經停的費用,同時還包括乘客服務等其他費用。在可變運營成本中,燃料費用和除固定工資以外的勞動力補貼費用是可變運營成本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兩個部分,然而航空燃料價格是難以準確預測和不可控制的,因此,需要有效地節(jié)省和降低勞動力成本[3]。
航空業(yè)在經營管理過程中,也會產生間接的經營成本。間接性的運營成本主要是指與航線計劃或所推出的服務產品有關、需在中期或長期支付的費用。主要包括部分航站及地面的使用費、乘客保險費、向第三方履行代理機構支付的傭金及降低機票價格及折扣促銷產生的成本等[4]。
航空企業(yè)之所以要采取低成本戰(zhàn)略,其根本原因在于能夠有效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目前,我國民航市場競爭主體日益增多,并出現了不少廉價航空公司打出價格戰(zhàn),抓住旅客的消費心理,盡可能壓低機票價格,將目標群體對準中低收入者和以短途旅游度假為主的旅客群體。此外,航空公司所提供的服務在本質上并無多大差別,航空公司之間存在著可以相互替代的關系,任何一個航空公司都不能完全形成市場壟斷。因此,價格就成為航空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的主要手段[5]。但如果一味降低機票價格以吸引乘客,就有可能造成收益與成本的不平衡,長期來看也難以支付高昂的固定運營成本費用。所以航空公司有必要采取低成本的運營策略,盡可能地節(jié)約成本,增加利潤空間。
實施低成本戰(zhàn)略,提高航空公司的競爭力,首先要從管理層面入手,對其進行全方位、超強度的低成本管理。一是優(yōu)化和調整航空公司的管理結構和管理模式。減少管理人員,并根據航空公司規(guī)模和機組任務的實際需要適當調整飛行員、空服員和相關機組服務人員,減少管理人員所占比例。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可以減少不必要的人工費用開支;二是實現人力資源效益最大化。進一步加強對乘務員的培訓。例如,在對乘務員進行培訓時,不僅要讓他們掌握在飛行過程中為乘客提供服務的業(yè)務知識,還要對他們進行起飛前的檢查、起飛后的銷售以及降落后的清潔和清潔工作,并通過一定的安全訓練和醫(yī)療訓練,使他們擔負起在飛機上擔任保安的責任。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減少機組人員的數量,有效地降低了人力成本;三是提高旅客周轉率。在航空公司經營管理中,固定運營成本占很大比例,而飛機購置支出費用的占比最大。因此,為了盡可能降低航空公司的固定成本,航空公司可以采用相同的機型,通過二手購買或租賃的方式來控制成本。同時,也可以考慮中短途航線的高頻率飛行,盡可能減少飛機的使用數量,從而降低飛機采購的成本;四是減少航空公司部分間接運營成本。加強對機票銷售渠道的控制。以往在機票銷售過程中,往往是委托第三方旅社機構或票務APP進行機票銷售,航空公司需要向第三方合作平臺或票務機構支付部分傭金,而在實施低成本戰(zhàn)略的過程中,可以用網絡直銷的方式來代替此間接票務APP,航空公司可以推出自己的APP,或直接使用支付寶、微信小程序等軟件進行直接售票,這樣既方便了機票的直接管理,又能降低間接運營成本。
燃油成本在航空公司可變運營成本中所占比例為30%~40%左右,而燃油價格的非控制性,進一步加劇了可變成本的不穩(wěn)定性。為此航空公司應采取一定的節(jié)能措施,盡量降低燃油成本,同時也能更好地保護環(huán)境。為了最大限度地節(jié)省燃料,航空公司一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機型,盡量選擇能耗低的飛機,綜合考慮飛行時間和飛行里程,選用耗油少、載重大的機型;二是要求飛機在飛行過程中,通過采用一定的技術手段,合理規(guī)劃飛行路線,并控制好飛行高度和速度,盡量降低燃油消耗。要使飛機合理配重,盡量降低內部設備的重量;三是合理利用各地區(qū)石油價格差異,在低油價地區(qū)多加油量,在不超過飛機配重和確保飛行安全的前提下,采用飛機帶油。
此外,為了實現低成本運營,還需要不斷優(yōu)化機隊組成結構,結合航空公司目標定位人群,對內部設施進行優(yōu)化調整。一方面,從機隊構成上看,大中小型飛機的搭配組合要恰當,要結合航空公司的市場定位,如果航空公司多承擔中長程運輸任務,就增加中長程飛機數量。相反,如果航空公司多從事短程飛行,就盡量減少小飛機數量,盡量避免飛機閑置;另一方面,從內部設施配置上,結合航空公司定位的目標人群考慮,如果主要旅客是普通旅客,則要減少內部頭等艙的數量和豪華配置,多數配置設置為經濟艙和商務舒適性配置,避免資源浪費。
航空業(yè)低成本戰(zhàn)略的核心和要義,在于不斷降低成本的同時,通過商業(yè)模式的創(chuàng)新增加其他方面的收益,從而達到收支平衡,實現盈利的目的。一開始,低成本策略會提供很大的價格優(yōu)惠,乘客可以買到非常便宜的機票,這樣有助于航空公司更好地打開市場。與此同時,為了彌補機票價格上的損失,航空公司應該開展更為多樣化的業(yè)務,從增加的服務項目中獲取豐厚的利潤。例如,在飛機上為乘客提供的餐飲不再是免費的,可以在飛機上設立快餐店或售票處,供乘客消費。同樣,飛機上提供的垃圾袋也不再免費,這樣既能增加一部分收入,又能達到節(jié)約和環(huán)保的目的。除了這些,還可以利用飛機上的視頻屏幕做一些游戲廣告或做理財廣告,增加一部分廣告收入。此外,航空公司還可以與某些地區(qū)的酒店或租車公司合作,建立綜合預訂網站,只要有綜合一體化的預訂服務,航空公司就可以收取一定的利潤分成。在實施低成本戰(zhàn)略的同時,通過這種多樣化的業(yè)務探索和創(chuàng)新,可以提高航空公司的利潤,從而更好地建立和維持低成本戰(zhàn)略。
航空公司要通過實施低成本戰(zhàn)略來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就必須要從管理、運營和業(yè)務創(chuàng)新這幾個角度入手,改變傳統(tǒng)的管理和服務模式,以更低的成本來獲取更大的利潤空間,掌握市場競爭中的主動權,實現自身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