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陶淵明四言詩探究

      2021-01-03 14:26:55朱葉靜
      文學教育 2021年12期
      關鍵詞:魏晉陶淵明

      朱葉靜

      內容摘要:四言詩在魏晉時復興回潮,陶淵明四言詩上承《詩經(jīng)》和漢魏傳統(tǒng),不僅在思想內容上獨創(chuàng)田園題材,并且表現(xiàn)出濃厚的抒情色彩,還在藝術表現(xiàn)上將篇幅精短化,表現(xiàn)出詩經(jīng)體四言的特色,彰顯了詩人平淡清遠的生活情趣和對自然人生的哲學感悟,成為魏晉四言詩最后的總結,但詩人對四言詩的改變創(chuàng)新亦無法挽回四言詩衰微的命運。

      關鍵詞:魏晉 陶淵明 四言詩

      四言詩作為我國最早的一種詩歌樣式,在我國古代詩歌發(fā)展史上有重要地位。東晉陶淵明的四言詩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又有所創(chuàng)新,據(jù)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所錄,陶淵明共存詩125首,其中四言詩9首,后人多贊其五言詩對詩歌史的杰出貢獻而忽略了其四言詩的特色與價值意義。陶淵明作為魏晉最后一位大詩人,四言五言兼善,其四言詩雖僅存九首,但其詩作上承《詩經(jīng)》及漢魏四言詩傳統(tǒng),又處處流露個人風格,不僅將四言詩從東晉玄言之風中解放出來,一掃典雅沉悶詩風,更賦予四言詩新的生機。本文將研究重點落在陶詩和魏晉四言詩發(fā)展流變的整體系統(tǒng)上,從而聚焦這一特定時期四言詩的發(fā)展,由此探索陶淵明四言詩的特征、價值和文學史意義。

      一.陶淵明四言詩的題材內容

      就題材而言,四言詩歌功頌德和政教美刺的傳統(tǒng)自《詩經(jīng)》以來便為各代所繼承,秦漢時受儒學影響,四言詩只能在諷喻王政和歌頌神明的一面發(fā)展。至魏晉,詩人們對四言詩傳統(tǒng)題材加以改造,創(chuàng)作了抒寫時事、贈答、公宴、酬唱、山水、應詔、紀游、玄言等題材的詩作,但文人們始終秉持“雅音之韻,四言為正”的創(chuàng)作觀點,少有四言言情之作,因此除曹操四言詩抒情述志,慷慨任氣,嵇康四言詩抒情抒懷,峻切清遠外,鮮有佳作。陶淵明四言詩在題材上可分為田園、抒懷、酬唱和戒子四類,上承魏晉贈答酬唱傳統(tǒng)之風時創(chuàng)造性地將田園題材引入詩歌,同時在其詩作中融入《詩經(jīng)》抒情傳統(tǒng),表達詩人對自然、社會、人生的哲理性感悟,從而使四言詩重現(xiàn)抒情特色。

      1.田園詩?!秳褶r(nóng)》中的田園色彩是先人與時人所未涉及到的題材,而勸農(nóng)之理亦是詩人新創(chuàng),此詩雖為陶淵明四言詩中說理色彩最重的一篇,但其所談之理并非當時東晉所盛行的莊老玄理,而是農(nóng)事為重之理。詩人由先人重農(nóng)說起,論述農(nóng)耕之淵源,后例舉賢達尤勤于農(nóng)事以此勉勵眾人,最后借孔子和董仲舒之故暗諷不稼不穡的君子。詩中第三章所敘古代士與女競相耕作的美好農(nóng)耕生活和清新自然的田園風光,是詩人為四言詩亦是為后世詩歌所帶來一股田園新風,大大拓寬了詩歌的表現(xiàn)領域,從中我們亦能窺見詩人躬耕南畝的閑適以及其想象中的精神家園。在陶淵明之前,《詩經(jīng)》中也有一些農(nóng)事詩,但多將農(nóng)事與祭祀相聯(lián)系,從而少有田園的情趣而更多對神靈的敬畏之情,陶淵明則跳脫出宗教氛圍,跳脫出儒家恥言稼穡的傳統(tǒng)觀念,以士人和農(nóng)人的雙重身份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理解。明張自烈認為此詩:“當與《伐檀》一詩并讀,非止課農(nóng),此意須言外得之?!?/p>

      2.抒懷詩。抒懷多是抒發(fā)因時代政治而生的慷慨悲涼之情和人生憂患意識,陶淵明的不同之處在于他將人生的情感體驗進行藝術概括,從而將其提升到哲理層面,使詩中的情景理高度融合。《停云》中直抒對知己“豈無他人,念子實多”的孤獨懷念與感溢之情,《榮木》中“人生若寄,憔悴有時”是對時間流逝而志不獲騁的慨嘆。最具代表性的《時運》小序中所抒為游春之樂,其中郊外的明朗平和之景,水邊的浩渺平靜之態(tài),居所的清靜以及詩人的酒琴書之樂,無不彰顯了詩人人格的清高淡遠及其所追求的平和閑遠的完美境界。詩中:“山滌余靄,余暖微霄。有風自南,翼彼新苗?!鼻逍潞嗊h的兩句便將人們帶入詩人愜意悠然的自然生活場景中,不禁“揮茲一觴,陶然自樂”。詩人在寄情自然中忘卻世情,渴望在紛亂的世事中維持個人的純和,以此尋求生命的意義,他所表達的既是個人感悟又是一種普遍的情感體驗,遙承《詩三百》抒情傳統(tǒng)之際又打上了深刻的個人印記。

      3.贈答詩。贈答酬唱這一主題在兩晉詩壇大量出現(xiàn),尤其是西晉,文人們因循儒家“詩教”頌美原則,在與他人交流唱和之中彼此稱頌,潤色鴻業(yè),歌功頌德,以此尋求社會的認同,得以邀名獲譽。陶淵明的三首贈答酬唱詩繼承了漢魏西晉以來的贈答詩傳統(tǒng),但又保留了他個人的抒情特色?!顿涢L沙公》一詩是寫詩人與同族長沙公偶遇相識,臨別贈詩一事。詩中詩人表達了“同源分流,人易世疏”這一時間飛逝、同族陌路的人生感慨,對曾祖的敬仰懷思,對家族的歸屬認同以及對與現(xiàn)任長沙公相離別的眷戀深情。詩人以簡短的四章娓娓道來,篇幅簡潔,然其中蘊含的情感卻真摯動人,清人馬墣認為此詩:“情真語樸,非他手所能?!薄冻甓〔裆!芬辉娛翘諟Y明四言詩中最簡短的一首,僅十四句,詩中既展現(xiàn)了詩人閑居出游,縱情飲酒的生活情趣,也表達了對丁縣令能施以良治的期望,稱頌之際亦有個人生活之趣?!洞瘕媴④姟芬辉妱t是陶淵明酬唱詩中最具抒情特色的一首,亦是唯一一首四言五言同題詩。四言全詩共六章,首章先敘隱居之樂,“有琴有書,載彈再詠”,“朝為灌園,夕偃蓬廬”。第二、三章寫與龐參軍交游之誼,二人飲酒賦詩,相處甚樂,后三章寫與友人相別恨遠的眷戀真情。詩中并未鋪陳對友人的頌美之詞,反而處處可見兩人日常相處的小細節(jié),處處流露詩人隱居的悠游自在,詩人亦化用《詩經(jīng)·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意境來渲染離別的依依不舍,相較于西晉時酬唱詩自有個人獨特的抒情色彩。

      4.戒子詩。戒子詩是自漢初韋孟《諷諫詩》以來的又一傳統(tǒng)題材,以述祖戒子為主要內容,因此常以雅頌體形式出現(xiàn),語言肅穆雅潤,承襲儒家“美刺”詩教傳統(tǒng)。陶淵明《命子》一詩上承這一傳統(tǒng),然其個人的抒情特色仍能在此詩中尋得蹤跡。此詩是詩人四言詩中篇幅最長的一首,共十章,八十句。前六章敘述家世,表達對先祖功德的稱頌,語言恭謹,頗似雅頌體的凝重端莊,七、八兩章表達自己“寡陋”無成的無奈以及獲子的喜悅,后兩章則表達了對兒子的期望與訓誡。如此看來,似乎與一般戒子詩并無差異,但詩人的特色在于自然真實,他在描寫獲子、念子、得子、命子的情感狀態(tài)和心理活動時,無一不顯得惟妙惟肖,語言亦是歡快,如“我誠念哉,呱聞爾泣”,生動而逼真。而在表現(xiàn)對兒子成才的期望時,詩人又幽默地從最普通的父親角度出發(fā)對兒子道:“夙興夜寐,愿爾斯才。爾之不才,亦已焉哉。”這種自然灑脫又幽默的態(tài)度正是詩人本色,顯露出他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哲學,正如陳祚明所評:“前半序述安雅,后半抒寫淋漓,安雅為四古常格,其淋漓處筆騰墨飛,非漢、魏以來所能擬似?!薄傲芾臁敝幷窃娙瞬煌谒说奈烀恼軐W態(tài)度和父親對兒子最平淡而又真切的深情,余韻動人。

      總體而言,陶淵明四言詩在內容上最動人之處正是其濃厚的個人抒情特色,他的真情感悟在玄言飄忽的兩晉顯得尤為珍貴,正如明許學夷在《詩源辯體》中所論:“陶靖節(jié)四言,章法雖本風雅,而語自己出,初不欲范古求工耳。然他人規(guī)規(guī)幕仿,而性情反窒,靖節(jié)無一語盜襲,而性情溢出矣?!?但其對四言詩抒情體的回歸并非主流,魏晉文人心中仍是“四言正體”、“五言流調”的觀念,而這也是對兩種詩體審美取向和表達功能的不同選擇。

      二.陶淵明四言詩的藝術特色

      《詩經(jīng)》時代,單音詞占主流,詩歌依靠重言疊韻和整齊而富于變化的句式展現(xiàn)詩歌的音樂美。但漢魏以來,雙音詞大量出現(xiàn),四言句式逐漸實字化,無法構成詩經(jīng)體的詩行結構,為了尋求新的句序,詩人們只能加強兩句四言間的聯(lián)系,增加對偶和排比句或者用分章的形式解決長篇無序的問題,從而導致四言詩向雅頌體靠攏,更適合歌功頌德。發(fā)展至東晉,晉人雅正為上的詩學觀念使實字四言體式愈發(fā)凝固僵化,陶淵明發(fā)現(xiàn)了這一問題,并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積極探索,他的四言詩在篇章結構和字法句法方面在繼承《詩經(jīng)》以及漢魏四言詩傳統(tǒng)基礎之上又有所創(chuàng)新。

      1.篇章結構

      首先,詩人將詩章篇幅精短化,將四言詩從魏晉的冗長巨制中解放出來。陶淵明九首四言詩中除《命子》一篇較長共80句,《答龐參軍》《勸農(nóng)》為48句,《酬丁柴?!穬H14句外,其他詩均為32句,與嵇康《贈兄秀才入軍詩》十八章144句、陸云《答兄平原詩》242句等動輒上百句的鴻篇巨制相比,陶淵明四言詩句式的簡約是其詩形式上的特色,后人亦對其這一特點贊譽有加,鐘嶸稱之為“文體省靜,殆無長語”,許學夷贊其:“靖節(jié)詩不為冗語,唯意盡便了,故集中長篇甚少?!?/p>

      此外,陶淵明仿效《詩小序》,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詩前小序,除《勸農(nóng)》《命子》《歸鳥》和《酬丁柴?!吠猓溆嘣娋行⌒?。王國瓔贊其:“各序長短齊一,每句四言,剪裁勻稱,則非有意經(jīng)營,實難以臻至。惟予人的印象,雖經(jīng)營卻不著痕跡,顯得簡凈自然,仿佛‘無意’而為者?!毙⌒虻莱鲎髟娭?,未讀詩之時便可進入詩人所鋪墊的情緒之中。與此同時,《停云》、《時運》《榮木》《歸鳥》多沿用《國風》中復沓聊章形式,詩人亦借此改造魏晉四言的多章結構,正如四首詩皆為每首四章,每章八句,而《榮木》第一章“采采榮木,結根于茲”和第二章“采采榮木,于茲托根”的起興與《卷耳》中“采采卷耳”相似,而《停云》中前兩章以“靄靄停云,濛濛時雨”起興?!稓w鳥》則是每章都以“翼翼歸鳥”起興發(fā)端,以歸鳥作比,托物言情,此詩雖取效《詩經(jīng)》手法,但陶淵明在詩作中卻仍添加了濃厚的自然抒情意味,詩人以“翼翼”寫出歸鳥之姿,無拘無束,悠然翱翔,以“雖無昔侶”、“悠然其懷”表現(xiàn)詩人所向往的淡泊而富有詩意的生活,富有生活情趣,故其詩體式雖承《詩經(jīng)》,然其中自然之趣是詩人獨有。

      2.字法句法

      陶淵明不僅大量運用詩經(jīng)的典型句式,還運用詩經(jīng)構句的語法原理以新語詞改造了舊句式,并借用其句法結構表現(xiàn)田園生活中清新的感受和哲理的思考。正如葛曉音先生所言:“無論是煉詞的精粹還是意境的清雅,都可說是魏晉四言對偶的最高水平。”如《停云》中“平路伊阻”、“搔首延佇”,《時運》中“薄言東郊”等句皆是詩經(jīng)中典型句式。又如《時運》中“乃漱乃濯”、“載欣載矚”中“乃”和“載”這兩個虛詞的使用,不僅調和聲調、湊足韻律,且給人以聯(lián)想,表現(xiàn)出一種景致悠然的狀態(tài)。而“有風自南,翼彼新苗”的“翼”字將新苗在風中翩翩之態(tài)寫活了,表現(xiàn)出春的生機?!吧綔煊囔\,宇曖微霄”中活用動詞“滌”、“曖”亦是陶淵明運用新詞的范例。而詩人的創(chuàng)新之處還在于他將詩經(jīng)用詞構句原理和魏晉四言對偶的構造巧妙結合,創(chuàng)造出如“花藥分列,林竹翳如。清琴橫床,濁酒半壺”、“晨風清興,好音時交”等佳句。

      三.陶淵明四言詩特色的成因

      陶淵明四言詩在思想內容和藝術表現(xiàn)上都不同于同時代任何詩人,由前文分析可見,其詩篇幅簡短,語言清新自然,創(chuàng)造性地融入田園題材并表現(xiàn)出濃厚的抒情特色,使其在四言詩史上占據(jù)重要地位,令后世詩人仰慕不已,但在欣賞之余也不禁令人沉思為何只有陶淵明一人在當時脫穎而出,未被玄言之風所籠罩,不僅未被玄言之風籠罩,反而使四言詩呈現(xiàn)出最后燦爛輝煌。

      1.生活環(huán)境:重實踐,尚真情

      回顧陶淵明生平,他出生于沒落仕宦家庭,少時接受儒家教育,熟讀六經(jīng),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等職,最后做了八十多天彭澤縣令后棄職而去,歸隱田園,他出仕時間前后僅十年,從三十八歲起便躬耕田畝二十余年,直至終老,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由此可見,陶淵明的個人生活情趣,人格力量和執(zhí)著于人生的實行踐履的精神。他自己選擇逃離東晉士人群體,選擇靠近生活,靠近自然,靠近自己的精神家園,因此在平淡簡遠的田園生活中,詩人既能以農(nóng)人身份講述田家生活,又能以文人的審美眼光捕捉那些農(nóng)家情趣,其詩也表現(xiàn)出清新淡遠的風格,抒發(fā)著詩人獨特的情感和感悟,特立于魏晉詩壇。

      反觀兩晉,西晉四言詩雖在司馬氏崇儒的社會環(huán)境下復興,但杰作幾無,原因便是西晉文人“儒玄結合,柔順文明”的人格模式,他們謹身守禮,謙柔自牧,于是贈答詩、公宴詩盛行,文人們扮演著潤色鴻業(yè)的角色,自然無法在詩中肆意抒發(fā)真情,詩便也失去了動人的靈魂,正如錢志熙先生所說:“東晉士人群有較高的審美、語言方面的修養(yǎng),但其中缺乏詩性成分?!碧諟Y明的重情源于其對真實人生的追求,對人類感情本質的理解與自覺體驗,他不同于玄言詩人們主張去情遠事,相反他以徇事重情為根本。其詩雖顯平淡和諧,但其中蘊含的卻是對人生種種境界體味后的真情與深情。

      2.陶淵明個性:質性自然

      陶淵明生性自然,一生追求自然,其詩的自然風格亦是詩歌史上獨特的存在,自然二字是其詩亦為其人。雖然自魏晉以來,文人對自然境界有所追求,也在創(chuàng)作中有所體現(xiàn),阮籍、嵇康等人在詩中也有宣揚自然思想的部分,玄言詩亦標榜自然,詩風清虛恬淡,但兩者都只是形似,未能真正進入自然境界。陶淵明則不然,他作詩在于自娛,在于自我抒發(fā)和自我愉悅,更接近“在心言志,發(fā)言為詩”,更能任其本性作詩,與其他深受傳統(tǒng)儒家詩教觀念所影響的詩人相比,他的作詩目的更顯自然,亦少受了許多限制和束縛,因此,其詩愈顯真實赤誠。詩人秉持“稱心而言,人亦易足” 的態(tài)度,將心之所想,不虛美、不隱惡,皆入詩作,亦有不少自嘲打趣之作,質樸真實,境界純凈,不工而工,正是自然之美的最高境界。陶淵明從情感本質出發(fā)去體會人生,以自然為創(chuàng)作形式將自己的所思所感訴諸筆墨,創(chuàng)造出一個美好的詩歌領域的桃花源,令詩人自己暫離時代的玄風和政治紛爭,也為后世詩人提供了一個體會文學的情感本質的機會。

      3.詩歌體式發(fā)展規(guī)律

      陶淵明四言詩作為魏晉四言詩的總結亦是詩歌體式內部發(fā)展的結果,前文已提到魏晉諸人對四言詩體式方面的諸多改造,但卻反而將四言詩的活力耗盡,使原本“文約意廣”的四言漸漸變得“文繁意少”,因此,陶淵明回歸詩經(jīng)體四言詩是時代的必然,亦是四言詩最后的嘗試。晉宋之后,文人們不再談玄論道,不再以頌美為主,而是追求以情為重,四言詩因此失去了兩晉時促使其復興的社會環(huán)境,而其本身又不能承載詩人們噴薄而出的情感,故只能漸逝于歷史舞臺。正如葛曉音先生所言:“由于四言體裁的形成與其以單音詞為主的特殊時代語言密不可分,當語言結構變化之后,為適應舊語匯而形成的典型句式必然不能適應新語匯之需要,這也就表明四言已難再表達出詩人內心的情感,四言向五言的過渡轉變也成了必然,這種體裁的變化導致陶淵明四言詩以后只有李白幾首較好的四言外,四言體就無以為繼了。”

      參考文獻

      1.(晉)陶淵明著,逯欽立校注:《陶淵明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版。

      2.(梁)鐘嶸,周振甫譯注:《詩品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版。

      3.(明)許學夷:《詩源辯體》卷六,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版。

      4.程俊英譯注:《詩經(jīng)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

      5.錢志熙:《魏晉詩歌藝術原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6.龔望:《陶淵明集評議》,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7.葛曉音:《四言體的形成及其與辭賦的關系》,《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第6期。

      8.王國瓔:《陶淵明四言詩之承傳與開拓》,《國學研究》,1999年第6期。

      (作者單位: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

      猜你喜歡
      魏晉陶淵明
      你好,陶淵明
      魏晉士人的“身名俱泰”論
      原道(2020年2期)2020-12-21 05:47:10
      魏晉清談探析
      河北畫報(2020年10期)2020-11-26 07:21:16
      沒落期|魏晉南北朝至唐代
      藝術品鑒(2020年6期)2020-08-11 09:36:28
      素心人陶淵明
      特別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20
      陶淵明:永恒話題與多元解讀
      《陶淵明 飲酒》
      中華詩詞(2017年5期)2017-11-08 08:48:02
      陶淵明的隔世情懷
      不為五斗米折腰
      魏晉風流,縱是靜坐也繁華……
      火花(2015年7期)2015-02-27 07:44:01
      休宁县| 伊吾县| 闽清县| 新乐市| 南投县| 临汾市| 无棣县| 弥勒县| 桂平市| 万年县| 新密市| 洪江市| 普安县| 马尔康县| 太白县| 大渡口区| 湄潭县| 双桥区| 镇江市| 大庆市| 偏关县| 奉化市| 巴林右旗| 徐水县| 亚东县| 潮州市| 临朐县| 闸北区| 五家渠市| 神农架林区| 邵阳县| 珲春市| 桐城市| 大名县| 邵东县| 深州市| 康定县| 东港市| 屯昌县| 安图县| 太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