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加高,陳 圣
(紅云紅河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會澤卷煙廠,云南曲靖 654200)
近年來隨著國家局、中煙公司對生產成本的控制越來越重視,逐年降低卷包車間零配件費用,降低零配件耗用成為卷包車間一項重中之重的工作,為確保卷包車間零配件耗用達到上級要求,強化卷包車間成本費用控制,提高零配件耗用管理效率和質量,切實做到零配件控制更有效、更科學運用精益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對降低零配件耗用的精益模式進行探索與實踐。
卷包車間原有的零配件領用制度中規(guī)定了零配件管理考核的方法,明確了零配件的管理責任,但在零配件管理方面缺少零配件領用和更換標準化要求,導致車間零配件領用和更換的隨意性增加,以換代修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使零配件的耗用增大。
卷包車間零配件領用量較多,尤其在月保養(yǎng)、年度維修時段較為突出,單天領用數(shù)據(jù)最多時可達到100 條左右,倉庫管理員輪流值班工作繁忙,不能對領用信息及時的分析和反饋,僅在月末對零配件的總耗量進行匯總,沒有單臺設備單機的零配件耗用量,使得部分設備單機用量出于失控狀態(tài),消耗大量的零配件。
由于車間零配件在管理方面不夠完善,因此決定從零件領用的標準化和精細化著手,改變目前零配件領用的現(xiàn)狀。
(1)零件領用和更換的標準化。為了實現(xiàn)整個零配件管理工作過程的統(tǒng)一協(xié)調運行、提高效率,對零配件領用和更換的數(shù)量、時間、程序、方法等制定統(tǒng)一規(guī)定,做出統(tǒng)一標準,從而降低零配件的消耗量。主要方法是參照現(xiàn)有的技術資料和借鑒目前先進的標準,編制出適合卷包車間的零配件領用和更換標準的技術資料,在卷包車間推廣,減少以換代修、未到時間更換等現(xiàn)象發(fā)生,節(jié)約配件消耗量。
(2)零配件管理的精細化。將對零配件使用的每一個細節(jié)進行分析,把細節(jié)管住,讓每個領用的配件、每個機組的配件使用情況、領用配件的每一個員工都處于一種受控狀態(tài),及時對突出的因素進行糾正。具體做法是運用計算機統(tǒng)計軟件,對零配件的耗用進行實時記錄和分析,并分享給管理者,管理者對零配件使用情況進行監(jiān)控,對存在問題較突出的人員、設備等進行及時管理,以達到精細化控制的目的。
圖1 卷包車間備件領用SOP 流程
(1)零配件領用標準化。為使卷包車間配件領用程序進入標準化,車間組織相關人員對《卷包車間備品備件管理考核辦法》進行修訂,完善備品備件領用管理制度,詳細規(guī)定了對不同備件領用的審批程序、處理方法等。同時制定了相應的考核制度,對違反備品備件領用管理制度的情況進行嚴格考核。
(2)備件更換的標準化。為使備件更換工作標準化,根據(jù)《卷包設備檢維修基準》中關鍵功能受控因素與預防措施分析內容,對卷包車間PROTOS70/ZJ17、GDX1/ZB25、FOCKE350 三種機型制定了零配件更換的標準,將設備的關鍵功能部位的故障預防處理措施進行標準化,并要求修理人員定期對關鍵功能部位進行調校,對出現(xiàn)問題的部件和達到使用壽命的部件進行更換,用預防性維修來減少次生故障,減少零配件耗用。
(3)零配件使用情況精細化管理。為取代原有的EXECL 表格統(tǒng)計方法,快速精準的對備件耗用進行管理,通過與MES 系統(tǒng)的融合,提出了零配件耗用管理的思路,設計零配件管理系統(tǒng),運用電子信息化收集大量零配件耗用數(shù)據(jù),自動形成分析報表,對車間零配件耗用情況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實現(xiàn)了零配件使用數(shù)據(jù)的實時匯總,并能夠實時分析不同機組,不同時間段的零配件使用情況,根據(jù)一定時間段內車間設備零配件的使用情況,對零配件耗用較高的機組采取一定的預防性維修措施,以降低零配件的耗用。
(4)鼓勵修舊利廢減少浪費點。車間將原有的《卷包車間備品備件管理考核辦法》,修訂為《卷包車間備品備件及修舊利廢管理考核辦法》,在原有的管理制度中增加了修舊利廢管理和修舊利廢評價及獎勵辦法,鼓勵修理人員對修理過程中換下的,有修復價值的零部件進行修復,修復完成后經車間領導確認修復有效后,在年底進行評審,對修舊利廢做出突出貢獻的職工進行一定獎勵。
(5)運用QC 工具攻關高成本備件。采用QC 工具,對更換頻繁、價格昂貴的零配件,成立QC 小組進行攻關,對原有配件結構、原理等進行改進,研制一種新型零配件代替原有零配件,以降低備件費用。
(1)備件領用標準化。通過修改《卷包車間備品備件管理考核辦法》后,運用SOP 對零件領用標準化進行管理,繪制了相應的流程圖(圖1),備件領用工作逐漸規(guī)范化。
(2)備件更換的標準化。車間在實施了備件更換標準化管理后,組織相應修理工按標準、按周期對設備進行定期調校,并形成相應記錄,按時匯總至設備技術室,由設備員對定期調校情況進行檢查,對不合格項按照管理制度進行整改或考核。
(3)零配件使用情況精細化管理。通過MES 項目組進行軟件開發(fā)后,經多次調試卷包車間備件耗用自動報表系統(tǒng)建設完成,新的備件報表系統(tǒng)可對單機臺、單機組不同時間段的配件耗用生成柱狀圖(圖2),方便管理人員及時掌握配件的耗用情況,能夠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預防性維修措施。
圖2 卷包車間MES 系統(tǒng)零配件耗用自動生成報表
(4)修舊利廢效果檢查。在實行修舊利廢鼓勵措施以后,得到車間修理人員積極相應,并采取了多種多樣的方式修復損壞配件,初步統(tǒng)計目前已修復的配件總價值約為15 萬元,其中4項已上機使用,設備管理員已對使用效果進行驗證,能夠達到使用要求。
(5)開展QC 攻關效果檢查。車間電氣修理班成立QC 小組對《新型FOCKE350 內框紙接頭檢測的研制》項目進行攻關,新型內框紙檢測初步成形,完成了界面布置、程序編寫、零部件采購、安裝調試等工作后進行上機調試,新型內框紙接接頭檢測研制成功,每年為每臺FOCKE350 包裝機節(jié)約配件費用約1 萬元,并推廣所有FOCKE350 包裝機組上使用。
通過對降低零配件耗用精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借助數(shù)字化、信息化工具,查找原因,找出癥結,識別浪費點,將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加以整頓改善,改變了原有的管理模式,形成新的流程和制度,大大減少了時間、人力、金錢的成本,零配件成本費用得到有效控制,使車間零配件耗用達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