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武平縣第一中學 李丹萍
從高中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多數(shù)教學方式以高考應試為主,同時考慮到考試時間以及分數(shù)比例方面的因素,因此高中寫作更加偏向于議論文。對于“思辨性作文”而言,其主要以邏輯思維為主,同時要求學生在文章中能夠做到論據(jù)合理、邏輯清楚、結(jié)構準確?!八急嫘詫懽鳌苯虒W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文章內(nèi)容方面,部分學生在寫作中難以達到以上要求。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當注重考查方向,采用科學的教育方式改善學生的寫作問題。本文基于當下思辨性寫作教學現(xiàn)狀,通過研究、分析,提出相應建議以供參考。
當前高中生在寫議論文時主要以應試為主,對于不同年級而言,其在寫作方面存在的問題也有一定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高一學生對于議論文接觸較少,思維能力較欠缺,對于文章審題立意以及寫作方式方面有較大問題;而高二、高三年級學生在寫議論文時主要問題體現(xiàn)在文本內(nèi)容方面,內(nèi)容缺少邏輯性,并且在寫作中對于文體把握不夠準確,文章較為單一等。當前“思辨性寫作”教學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教師在課程教學中進行思辨性文章的分析與寫作指導,但教師對學生在學習中的素材積累缺少相應的引導。同時,教師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不夠,導致學生在寫作時容易形成固定思維,且套用寫作模板,難以展現(xiàn)獨立的思維表達。高中生所寫的思辨性作文大同小異,很多學生由于受教學思想的影響,無法進行獨立思考,自主學習,且沒有從實際情況出發(fā)進行思辨作文的寫作,無法使所寫的思辨性作文表達出自己的思想,寫作效果不佳。且由于高中教學任務較多,教師對學生寫作后的點評難以及時反饋給學生,以至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自我思考與改進效率降低。
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素材的積累在寫作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合適的素材能夠提升學生對于文章的結(jié)構把握,豐富學生的習作思維和文章內(nèi)容。對此,在進行思辨性寫作的時候,學生需要提前搜集足夠的素材資料,并在實際寫作過程中靈活使用素材資料,以此豐富作文內(nèi)容,豐富層次結(jié)構。在思辨性作文寫作時,可以利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例子作為素材,從而讓學生在寫作時思路更加開闊,能夠根據(jù)例子展開思辨性的討論,減輕寫作的壓力以及難度,幫助學生在確定寫作主旨之后,能夠以所確定的素材內(nèi)容展開思辨性作文的寫作,表達出思辨性的觀點。但目前高中生對于思辨類文章的了解并不多,學生難以從教材中獲取有用信息,由于該問題的存在,使得學生在寫作思辨性作文的時候,難以靈活地使用所收集到的素材內(nèi)容,在運用素材內(nèi)容進行思辨性作文寫作的時候,無法從思辨性作文的角度出發(fā),容易出現(xiàn)題材跑偏的問題。且教師在教學中主要以講解為主,學生的參與度并不高,學生對于思辨性作文的寫作缺乏足夠的興趣,導致課堂氛圍比較呆板,教學效率不高。且高中生在課外閱讀思辨類文章的時間較少,多數(shù)對于文章深層次內(nèi)容難以理解,導致其在寫作中運用不夠恰當,使文章缺乏邏輯性。
高中“思辨性寫作”需要作者具有較為嚴謹?shù)乃季S,寫作時以邏輯與客觀事實為依據(jù),對于論證問題進行有效的議論,在對所提出的論證問題進行有效的議論之后便可以進行總結(jié),提出自己對于論點問題的觀點。為了能夠讓所寫的思辨性作文更具有邏輯性,在思辨性作文寫作的時候便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維,通過理性思維對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進行科學有效的排序,不斷完善所寫的思辨性作文,讓思辨性作文所表達的含義更加清晰。然而在我國傳統(tǒng)教育以及人文環(huán)境的影響下,大多學生的思維偏于感性,而在這種思維的支配下,平時學習中容易出現(xiàn)理解不深入、不理性的問題,在學習過程當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不加以思考的狀況,教學效果比較差,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無法利用理性思維對所學習的內(nèi)容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并且解決。理性思維的缺乏,體現(xiàn)作文內(nèi)容表達不夠嚴謹、情感過于豐富等問題。在當前我國語文教學環(huán)境中,道德倫理經(jīng)常成為學習的材料,學生在學習中容易形成固化的思維,以道德作為判斷的標準進行寫作。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案例,對于教材中的思辨類文章進行深入研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盡量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學生真正利用思辨性思維進行學習。例如在教材中的《師說》一文,教師在教學中要以文章論證以主要教學方向,將“道理存在即為教師存在”的論點提出,指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論據(jù)有哪些以及文章如何分層,論證該論點。在學生掌握文章大意的前提下,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文章深層次的內(nèi)涵。在課堂中鼓勵學生之間進行思辨性交流,并且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合適的思辨類素材。
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注重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鼓勵學生積極利用理性思維思考問題。在面對繁雜的信息時,能夠利用邏輯思維提高信息辯證能力。良好的思辨能力能夠使學生在看待問題時更加客觀全面,在寫作時能夠把握對于論證的有效性和文章邏輯性。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從寫作角度建立學生的思維,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實事案例,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件事情。例如在學習《出師表》后,針對盡孝盡忠這一論點,從文章中找出合適的論據(jù)進行議論。教師在教學中還應當注意培養(yǎng)學生相關的論證能力與概括總結(jié)能力,對復雜材料進行簡化處理,提取出有效信息,運用對比論證或設喻類比方法把握文章論點。
文章主要針對“思辨性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以上分析,結(jié)合當前對于高中語文學習的課程要求、考試主要考查的方向以及語文教材內(nèi)容,同時兼顧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發(fā)展現(xiàn)狀,針對分析中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提出相應建議,以期對高中思辨性寫作教學有所啟示。